本
文
摘
要
具有2500年历史的邵阳,文化底蕴深厚,河山毓秀,风光旖旎。“宝庆十二景”享誉中外,源远流长。壬辰年正月,悠悠心情精心搜集、考证多方面资料、图片,加以整理,以还原十二景之本来面目,自娱自乐足矣。
一、双清秋月
双清秋月景区位于市区的邵水之东、资水南岸的砥柱矶上,居高临下,背城面水,因位居资水、邵水两条清流汇合处,故以“双清”命名。该景区是由砥柱矶、高庙潭等自然景观和古寺庙、古亭阁、古碑刻等人文景观组成的综合性风景区。砥柱矶是一座伸入资江中流略如半岛形高峻而陡峭的山峰,危石嶙峋,峭壁高耸,脚下的高庙潭素湍碧波,倒景回清。峰本无名,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湖广巡抚顾嶙见其“当水之冲,甚奇特”,遂题名“砥柱矶”,并赋五律:“昆仑一卷石,飞落碧江唇,静日浮佳气,中流立此身,楼台悬峭景,桃李点芳春,阅尽狂澜色,何须问水神?” 矶上有朱亭,又叫亭外亭,亭上有清末诗人徐小松写的一幅楹联:“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亭侧有高庙,原名康济庙,宋徽宗赵佶曾经题额“康济”。清代皇室敬重关羽,康熙年间更名关帝庙。“双清胜揽”之双清亭为纯木结构,六角重檐,脊饰龙凤,雀替斗拱,绕以明廊,游人可凭栏远眺,小憩怀宜。
双清胜景曾吸引历代墨客骚人揽胜舒情,留下许多墨迹和诗文。如双清亭上有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郡守三不都书“天开图画”,明湖广巡抚赵贤书“双清胜览”,明刑部尚书顾磷亲题“砥柱矶”三字。魏源有诗两首:其一:“屿扼双流合,江涵一郭烟。客来云半槛,影别水多年。溪涨山为岸,春深雨失天。孤亭回首处,反照但苍然。”其二:“重到头将白,前山依旧青。忆曾初夜棹,独钓半江星。刘去桃千树,桓来柳一亭。何期尘外影,重照此潭醒。”园内现存有古代修建碑记十余种,排列成林,最早的为明成化和万历年间的石刻。
自然奇景加上庙宇亭阁,使得双清成为胜览。只是回首过去,好景不常。翻开地方史志,你可以看到,双清景区的庙宇亭阁,在八百多年的历史中,总是屡建屡毁,以至旧时双清亭的准确位置,今日已难确定。为不辜负居十二景之首的“双清秋月”,1956年中秋节,这里经维修后开辟成为“双清公园”对外开放。1979年,经解放后的第二次维修后,于10月1日开始接纳游人。2009年,这里又进行了第三次大的维修。
二、六岭春色
六岭亦名六亭岭,指邵阳旧城内东南隅的天池、铁铸、望仙、六一、八角、麓头(又名栖真)6座山岭。天 池山腰有泉水,四时不涸。铁铸山为古代冶铸地,山下有太平寺,相传为唐代仙人吕洞宾磨镜处。望仙山下有驻鹤祠,麓头岭后有白鹤观和饮鹤池,据传为吕洞宾遗迹。宋代在六岭顶上各建一亭,分别名为绣谷遐观亭、苍雪宝庆十二景寒碧亭、楚望亭(又名望仙亭)、杏冈亭(又名六一亭)、丹井亭、月池亭,后颓圮。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邵州知州刘保于旧址复建,并在六亭之间建镇边楼,提举毛宪撰《镇边楼记》,称赞六亭和镇边楼布局之巧妙。宋理宗赵昀曾为景区题写“江山一览”、“烟雨奇观”两匾额,已不存。站在这些楼阁上,远眺石门、白云诸峰,青翠如画;近俯资、邵二水,泄碧流光。六岭旧有“绣谷遐观”、“苍雪寒碧”、“楚望丹林”、“月池杏冈”等名胜佳景。特别是早春来临,飞阁连桥,往来远眺,竹随雨绿,桃逐风红,细柳轻烟,莺燕啁啾,岭聚葱茏,城收眼底,六岭春色遂成胜景,故称为“六岭春色”。
在以后历代的自然灾害和战争年月里,六岭景观受到严重的破坏。到清道光年间,亭阁全毁。以后,由于居民的聚居生息,城市的建设改造,六岭至今,除八角山,几不复在。民国十年(1921年)邵阳知县朱家缙在八角亭旧址建两层重檐的八角亭。越三年于山顶东北建砖木结构吊脚楼廊,将赵昀御书“烟雨奇观”悬挂其上。民国十六年为纪念孙中山,将此定名为中山公园,改“烟雨奇观”为中山楼。增建亭阁,遍种花木,成为邵阳历史上第一座纪念性园林。1929年于山之西建中山照相馆,山之北建通俗图书馆,抗日战争改民教馆。1938年日军空袭邵阳,山下挖防空洞,山腰战壕蜿蜒,山上八角亭则弹痕累累。是年“七七”,“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以湖南第六区警备司令岳森为首的主祭团率众举行了揭幕式,凭吊英灵。1947年八角亭坍塌。解放后将邵府街水厂在山顶所建高水位水池迁白鹤岭。1955年拆中山楼,利用八角亭址建干部业余学校,至年底学校迁府后街,教学楼拨给市总工会办俱乐部。1958年交市文化馆使用。1986年9月又拨给市少儿图书馆。
三、龙桥铁犀
龙桥铁犀是指以青龙桥和置于桥墩的铁犀为中心的水域、市街所构成的景区。旧志载为宝庆十二景之一。青龙桥是横跨邵水的交通要道,唐代乾宁年间已建木桥,屡毁于水灾。南宋理宗宝庆初(1225-)郡守宋仲锡改木桥为石墩桥,并置两只铁犀牛于中墩上游,“独角铮狞,势如相搏”,以镇水怪。为纪念遥领邵州防御使的赵昀嗣位为理宗皇帝,命名为“跃龙桥”。按八卦方位,此桥在城东“震”方,中国古代神话以震位之神为“青龙”,宋代灭亡之后改名为“青龙桥”。清乾隆间重修东关城楼,此桥位于东关下,亦称东关桥。1978年改名为东风桥。1992年重修再次命名“青龙桥”。
1838年,清道光年间大水,桥上铁犀自身不保,双双沉于河底。1968年因修资江大桥,从河里捞起一只铁犀,它沉于河底已经一百三十年了。资江桥离青龙桥有数百米之远,不知这诚然大物,如何在水下运行。铁犀牛独角狰狞,姿态英伟,可以想象,当年它与它的老伴(仍在江底)虎踞青龙桥旁,雄视江面,水波倒映,雄姿飞动,是多么使行见者意动心骇,惊叹其壮伟。元代诗人鞠志元有句:“百尺青龙跨碧湍,铁犀光映玉栏杆。”
青龙桥为行客必经之地,“龙桥铁犀”也就成了宝庆十二景中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个风景点。出水铁犀现安置在双清公园大门内喷水池中,供游人观赏。它的尖独角角尖已缺折,自身沉入河底,青龙则扬波入海去了。也许正是记住了铁犀的那份思念,如今的青龙桥头,又建起了四座铁犀的雕塑。“龙桥铁犀”的美景,依然展现在闹市之中。
四、洛阳仙洞
洛阳洞原址在东塔岭西山脚下点石庵中,为庵中小山北一石灰岩自然溶洞,景致清幽,“资邵二水汇流其下,石室曲折, *** 冥通不知所底,壁间字痕可读”(见道光《宝庆府志》)。洞旁有洛阳井,水清如镜,长旱不竭。传说唐代有个叫申泰芝的人曾隐居此处,因思念在洛阳的母亲,将此洞取名叫洛阳洞,洞口泉水聚集处取名为洛阳井,故称“仙洞”、“仙井”。点石庵则源于明清,盛于清末民初,后衰毁于抗战后期至解放前夕。鼎盛时期曾是湘中有名的佛教胜地。明宝庆知府谢省有《洛阳洞》诗:“杖履跻攀到九华,不知何处是仙家。落花流水春光老,古木闲去夕照斜。丹鼎何人知岁月,洞门长日锁烟霞。仙纵一去无消息,唯有碧桃春自花。”解放后,在其旧址办起了洛阳洞小学。洛阳洞也因城市扩建,源断水涸,垢存污布,风光荡然。这几年,旧城改造,已将其一举夷平。宝庆十二景之一的“洛阳仙洞”,从此成为传说。
洛阳洞因申泰芝而得名,而申泰芝何许人也?申泰芝,字元之,道士,唐朝洛阳人,与玄宗同生日。曾历览胜地,后来到邵陵佘湖山修炼。唐时崇尚道教,开元中玄宗召申泰芝至京,赐号大国师,住玄真观,常从帝游,后还山居久升仙。申泰芝隐居修炼的佘湖山,是今天邵东县佘田桥镇的那座佘湖山,风景甚美,在他死后,朝廷令邵州为其建庙,岁时祭祀。为便于祭祀,庙就建在州治附近,称佘湖庙,其山乃名为小佘湖山。明车大任诗云:“佘山高百仞,翻爱雪晴时。积素兼天远,凝晖映日奇;千林频送色,万壑顿回姿。欲借阳春意,挥成郢客辞。”诗题还是叫《小佘湖山》,后来逐渐却通称为佘湖山了,直到如今。
五、桃洞流香
桃花洞位于市效城南桃花村,是邵阳市较大的喀斯特地貌岩洞。清道光二十九年所修的《宝庆府志·卷第六十一:疆里记·一》中,详细描绘了洞内的景致: “目顾左右,如水涡,如浪叠,如虎蹲,如夏云奇峰,如老冰垂注,盖石乳凝结也”,“石室宏敞,土维摩数尊,或卧或倚,有石凳、石床。灶顶有圆窦如镜,摄受日光。”洞内有地下暗流。过去洞前多桃树,春天桃花盛开,瓣落水中,经洞内阴河,再由山后溪中流出,故称“桃洞流香”。清宝庆知府傅鸾祥有《桃花洞》诗:“策杖寻幽僻,孤亭落照悬,危峰来远岫,叠磴削寒烟,千岁胡麻绝,三春桃蕊鲜。空留名胜地,何处觅渔船?”桃花洞外有巨石伫立,根茎削瘦,略如蘑菰状烟云。宋景定甲子(1264)邵州郡守麋登书“古云根”三字刻于其上,而得名“云根石”。麋登还写了古篆“洞阳仙境”“桃洞流香”两额刻于洞口。
今日的桃花洞,四周见不到桃树满山,放眼看但见酒家遍地,自然已无野趣可言。而洞中景象,也由今人开发改造:延长洞深,硬化道路,再加上灯光布景,洞门更增修一现代建筑为入口。至此,寻幽探胜之心境,也似难再生。洞外那古人叫“云根石”的巨石仍在,今人已把它当做“高石菩萨”供奉,香火不绝,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尤盛。
六、莲池古香
爱莲池故址在城北路6号市 *** 院内。从前这条巷子,是一条顺城墙南北向的石板巷,一边是城墙,一边是店铺。巷北端有爱莲池,池中有石桥,桥上有君子亭,为古城名胜“莲池古香”。北宋治平四年(1067),鸿儒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来摄邵事,到熙宁四年(1071)升郴州知军,计在邵为官四载,曾于此处辟池种莲,池方形,广十余亩,与江水通盈涸。池周砌石为墙,环植垂杨。池内莲花叠瓣充楼,香幽而不实,亦不藕。周子于熙宁三年在这里写下著名的《爱莲说》,这就是“爱莲池”的来由,莲池因之在往后历代一直保存了下来。康熙年间一位姓李的知府还赋诗云:“劫后池亭在,闲花犹是莲;此花号君子,其人斯在焉。”
这巷子在清代叫“白家巷”。民国年间,改巷名为“爱莲巷”。巷东北有爱莲女学。文革前邵阳市三中在此。文革中,市 *** 移驻此地,爱莲池与学校遂不复在矣。随着城北路延伸、邵水西路兴建,爱莲巷今亦只残存老屋数间、老街半条。
七、山寺晓钟
东山寺座落在昭陵西路至回栏街之间的东山上,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代(公元502-557年)。后至太平兴国3年(公元978年),城内太平巷之太平寺迁此,两寺合并,为聚僧讲经之地,称太平兴国讲寺,简称东山寺。东山寺之东山与六岭隔邵水相望,古木参天,景色郁然。宋代在此建寺,寺踞城内外街市区的中段,又濒临资邵二水,明嘉靖年间(1522-1566)移县署钟楼之“景泰铜钟”于寺内。每当清晨,东山寺嘹亮的钟声既能闻于街巷闾里之间,又可达到行舟渔船之上,故“山寺晓钟”成为邵阳旧时十二景之一。明兵部侍郎张同敞有《东山寺》诗:“古寺入风幽,村烟江水头。木疏钟磬落,人静雨花流,有客寻闲约,逢僧问静修。擎杯云到掌,醉为此山留。”
宋代曾迁郡学于东山,著名学者周敦颐(濂溪先生)到这里讲学视察。为了纪念他的活动,明代在东山寺内建濂溪书院,是湖南最早的而又享有盛名的书院之一。清代著名学者邓湘皋长期担任过东山书院山长(即院长)。他是一个富有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编印过《王船山遗书》、《宝庆府志》等多种典籍,他的《宝庆府志》有《岷藩录》一卷,对南明政权在邵阳的活动有详细记载。
1952年,禅寺书院被改作粮库,老百姓便再不能轻易入内。后成市粮运汽车队驻地。今又在此办学校乃至收废品。山寺和钟声,早就消失在历史的时空。如今说起这里曾经是风景名胜之地,人们已经不能相信。半个多世纪的遗忘,使今人已难以在想象中重构那幅古代画卷。
八、佘湖雪霁
佘湖雪霁景区在市郊城东乡。山势“高崖峻耸,不易攀登,积雪尤甚。晴霁登临,风景特异。”明参政车大任《小佘湖山》诗:“佘山高百仞,翻爱雪晴时。积素兼天远,凝晖映日奇;千林频送色,万壑顿回姿。欲借阳春意,挥成郢客辞。”此山称“小佘湖山”始自唐代。唐时崇尚道教,申泰芝死后,朝廷令邵州为其建庙,岁时祭祀。申泰芝隐居修炼的佘湖山离州治甚远(今邵东县佘田桥镇),为便于祭祀,遂在此山建祠,称佘湖庙,山乃名为小佘湖山,逐渐通称佘湖山。山顶有毗卢阁,民国时期,香火旺盛,每年秋季,远近信徒到此进香拜佛的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山脚有雷祖岩,履之空洞有声。岩上有台,台侧有石如悬,石下滴水时,附近群众视为雨兆。
佘湖山下新建的玉清宫,整体建筑布局为宫殿式六进九重院落,依山而建,由牌坊、钟鼓楼、灵宫殿、圣帝殿、财神殿、慈航殿、吕祖殿、文昌殿、药王殿、藏经楼、大德堂、玉皇殿、三清殿、花园、斋堂、住宿丹房等组成,玉清宫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整个工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工艺精湛,宛若天宫,为邵阳乃至全省不可多得的高规格大型宫殿式道教宫观,被誉为“心愿人生的圣地”、“问道者的精神家园”。
九、神滩晚渡
神滩渡在郊区新滩镇。资水由西南方向来,到此处折转向东,故江面宽阔,水流平稳,人到此处也顿时觉得舒展。许多年以来,这里一直是邵阳通往大西南的要道渡口。若要渡江,但见有舟子江上往返,你只管唤上几声就是。或已向晚,伫立岸边,不禁担心,这时,有渡船不声不响出现,你只管上船好了。千百年来,舟楫之便,有口皆碑。忽然一日,有渔人识得这渡船不是普通的木船,乃一艘铁船,便疑船夫定非凡人,当是神仙!——可是这样一来,铁船也就沉入江底,神仙也就不见踪影,只留下“神滩晚渡”的美丽传说。
后来人们在渡口岸边立神滩晚渡亭,设木蓬船义渡,并置义田16亩为义渡开支。每当夕阳西下,朱亭映衬碧水,行人争渡,浆声人影,波光粼粼,景色十分绚丽。明佥事杨廷芳有《神滩晚渡》诗:“路转神滩入望赊,归人待渡簇平沙。空江寂寂来鸿渺,远树依稀落日斜;暝色酿成千里雾,橹声摇碎一江霞。纷纷世故忙如蚁,那得浮生鬓不华。”
十、岳平云顶
岳平顶位于新邵县东北部龙山上,海拔1513.6米,高出祝融峰200余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山上有太子庙,奉祀药王菩萨孙思邈,所以又名药顶,庙旁有水井,日供千百香客游人而不竭。山底至山项二十里,海拔高、风大、少树林,庙用铁瓦覆盖。庙与井今皆存、香客游人甚多,山上常有云海出现,蔚为奇观,故名“岳平云顶”。
此山气势巍峨,群峰叠翠,石壁嶙峋。北有狮子石、仙人石,罾箕岭上丹嶂横开,白云摩顶;飞水洞前银瀑悬空,坠雪飞花。南有扬旗寨、锡帽岭,狮象锁水诸景。西向的乌鸦潭、猫公洞、青龙桥,各具特色。清代学者阎之望有《登岳平顶》诗:“攀罗直上最高峰,峰势湾环一径通。二水分流飞瀑下,万山全沓乱云封,人随鹏鹗空中渡,僧住烟霞世外逢。回首天梯都历尽,到门才打午时钟。”
十一、白云樵隐
白云岩在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山高百仞,绵亘十里,地势蜿蜒,群峰耸立,岩高洞深,古木拥翠。相传,黑夜时巍巍山岩常为白云所掩映,看去竟然如同白昼,因而得名。旧籍载此处“大壑绝壁,飞泉四注”,“古木隐障,不见天日”,故称之为“白云樵隐”。白云岩历为佛教胜地。据《宝庆府志》记载:“宋宝佑年间,僧宝鉴披荆斩棘入此山中,睹石像宛然,知因缘所在,盘坐其中,不食不语,后有采樵者见之,感其神异,乃设供养,始开此洞,后僧坐化其中……”——乃成为白云岩佛地始祖。及至鼎盛时期,山上有脚庵(慈寿寺)、花庵(牧云寺)、中庵(毘庐寺)、顶庵(妙音寺)及关龙亭等总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僧徒数十人,寺产田50余亩,会产田数十亩,山地百余亩。四方朝拜,香火不绝。尤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分别为观音生日、成道日和涅磐日,朝供最盛。
现在的白云岩山寺分下庵和上庵两处,山门有亭,在突出的岩口之上,雕有龙头伸出岩外,监视山门。亭已拆毁,石基及龙头尚在。下庵殿堂设有用餐处,旅游者可在此斋饭,蔬菜青茶,行人称便。上庵观音殿在一弓形大石洞之中,洞门有对联云:“云郁山峨,云是山,山是云,云卷云舒山自在;风清洞古,风坐洞,洞坐风,风吸风嘘洞无心。”佛家禅语,属对工巧。洞内有细股泉水,气温可人,游客甚多,山上野簌山肴,草木丰茂,确是古代樵隐的好云处。
十二、石门献翠
石门山,在新邵新田铺与龙口溪两地交界的资江上,又叫石门滩。当年两山夹峙如门,河岸狭窄,礁石耸立。资水穿行其间,奔腾咆哮,掀起可达人高的浪柱,撞击石壁,声响如雷。相传大禹曾在岸边设铜柱以挽行舟,故又称铜柱滩,现铜柱无存,两岸群峰叠翠,风光旖旎。春夏之交,资水陡涨,更是惊涛翻卷,恶浪排空。明参政车大任《石门山》诗云:“遥空千嶂立,夹岸两峰攒,春雨洗初碧,朝霞染更丹。中流回急溜,乱石走飞湍。险阻知天设,躜岏万古看。”古时江边曾置铜柱,以挽行舟,相传为大禹所立,今已不存。那时作为资江航道,此处实乃第一险关。解放后,凿崖炸石,河道经过治理,航行条件有所改善。山虽犹存,但不再狭险。
资江进入石门山后,直到筱溪附近的岣嵝门,历百余里,经三湾十四滩,水流湍急、峡谷幽深,两岸群山献翠,峭崖耸奇,水秀、山峻、石险、林茂,有“百里画廊小三峡”之美称。近年上游建有晒谷滩水电站,下游又建有筱溪水电站,闸坝蓄水后,水阔流缓,深邃幽静的河面,将变得更加清丽秀媚。正如一首老歌中唱的那样:“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石门献翠这一段旧景,在新时代里,虽没有了昔日面对舟子的险象,却向游人敞开了广阔的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