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父爱,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虽然远不及母爱被提及的多。
“父爱如山”、“父爱是深沉的”、“父爱是伟大的”、“父爱是无言的”,等等,总之,大多数父亲符合中国人常说的——“严父慈母”的形象存在。
“深沉”、“无言”……这些标签的背后,隐藏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对孩子内心情感的照顾的欠缺,对家庭温暖、轻松的氛围流动调节能力的不足。
通过《父与子的战争》,我试着总结了一下“中国式父亲”的几大特点(欢迎补充):
勤奋、善良老实、听话理性,讲事实、摆道理、守原则,黑白分明勤俭节约眼光长远、长期主义要求苛刻,追求完美对家人控制性强无条件的爱和奉献顽强、坚韧情感的表达含蓄父爱的伟大,伟大到用任何言语的表达都显得过苍白。
去年,我的一个姐妹儿,告诉我她父亲患了癌症,被确诊已是晚期。
姐姐、弟弟和她都是大学生,对于很多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抚养两个孩子上大学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然而,作为生活在较偏远山村的父母,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培养出来三个大学生,是多么令人敬佩。
就在前两年,她的弟弟因为“网瘾”(包括其它原因),被学校劝退。
当时,因为这件事,她还有她的家人,特别是她的父母,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如焚,希望想尽办法让其继续留在学校学习,最终还是没能劝说动弟弟不想读书的执念。
因为这件事情,她爸爸几次差点被她弟弟气死。
即便是得知父亲生病的噩耗,即便知道自己亲人为自己付出的不易,即便……
在大多数人周围,在很多如此伟大而深沉的父爱包裹下的家庭里,为什么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规律都是——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留恋?才倍觉珍惜?才追悔莫及?甚至,有些人在失去父亲之后,内心对父亲的记忆依然负性情绪多于正性?依然对父亲的恨多过爱?依然对父亲有着强烈的不认同感而挫败、纠结、矛盾?
首先,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条件的、非功利化的,但从现实当中呈现出来的总是与内心相悖。
比如说,孩子接收到的爱是:
你必须拥有很多才艺我才爱你;
你必须乖乖听话懂事、分得清是非黑白我才爱你;
你必须每次考试第一我才爱你;
你必须不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跌倒我才爱你;
你必须给我争气、不给我的脸上抹黑我才爱你;
你必须有所成就我才爱你……
是什么,让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变成了功利性的爱?
是来自父母自己内心未满足的焦虑——对过去的悔恨,对未来的恐惧,和对当下的失去安全感。
爱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爱是温暖的、流动的,爱是能够让人每个细胞接受并真实感受到的。
其次,距离产生美。
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极易产生的现象就是——人与人(特别是与父母)之间的界限不清。
在这种条件下,容易产生的情况类似于我们与母亲的脐带永远“剪不断,理还乱”,还类似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我已然三十,可在他们的脑海中,我依然三岁。”
在没有距离的关系下,就如同两棵没有距离、没有缝隙却一天天成长的树,结果是,它们永远无法长大,但永远无法停止自我的挣扎与关系中的抗争。
当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平衡——父母享受着他们爱的控制,孩子享受在被控制的爱的包围之中。
为什么会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界限不清?
因为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单独个体而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阶段的人生需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与父亲、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理解这个之前,需要理解什么是“孝”?
在湖北心理学年会上,曾老师如是说:
“……中国的孝道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并且非常紧的设计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孝’本质是什么呢?
就是被抛弃的创伤性体验设置了两代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我被父母抛弃,是因为我不好,如果我对父母好的话,那他们就不会抛弃我——这就是从本质来说,中国的‘孝’或者说儒家的‘孝’的来源。……
我在跟其他的文化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间,从来没听说过要对父母顺从,他们只说什么呢?他们只说‘爱’。”
最大的‘孝’,其实就是——让父母放心、心安;就是拥有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固化在“学生式思维”当中,觉得整个世界都欠你的。
所以,在家庭当中,把“道理”替换成“爱”的时候,《父与子的战争》将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战斗,不再是你强我弱、你弱我强的游击,也不再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而是彼此是战友、是合伙人,一起迎接人生各个阶段的挑战,一起更有力量的前行,一起迎接属于各自的崭新而美好的每一天。
(写于2016年 北京)
如何拥有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有问题,欢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