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河北人祖先是哪里人演变而来(河北人祖先来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河北人祖先是哪里人演变而来(河北人祖先来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河北人祖先是哪里人演变而来(河北人祖先来源)

#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

河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丰厚,哺育了许许多多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曾为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崇敬、缅怀和学习。与读者共同重温他们的丰功伟绩......

郭守敬

元代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邢台县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毕生以其所取得的多方面的伟大成就,造福社会,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尊重和敬仰。

郭守敬自幼爱动脑筋,肯于钻研,虚心好学,尊师敬长,对他以后能够成长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郭守敬的一生和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21岁时,疏浚邢州城北被淤塞的河道,从此开始闻名乡里。他先后就冀南豫北的水利给忽必烈提出了水利六策。在西夏,他又本着“因旧谋新,更立闸堰,役不逾时”的原则,着手修复被淤塞的河渠,同时酌情开挖一些新的渠道,建立一些新的闸堰、桥梁。由于他设计精巧,指挥得力,恢复重建、改建和新建的这一系列渠道、闸堰、桥梁,使用方便,质量很高,有些一直使用到了明朝中叶。他还负责开凿大都运粮漕河。其中的白浮引水工程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

郭守敬一生的最大贡献是制定授时历。

天文历法是为生产服务的,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元初,沿用的旧历法在当时已经出现了许多误差。1276年,忽必烈攻灭南宋,成立了太史局,让郭守敬和他的紫金山学友王恂等人参与并主持修历的工作。从此,郭守敬的主要精力从兴修水利转到创制天文仪表,修定历法上来。

他先后创制了简仪、仰仪、高表、浑天象、景符、窥几、候极仪、日月蚀仪等13种天文观测仪器,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地理实测,深入研究我国各种古历,去粗取精,精密进行新历的推演计算。1280年,新历制成。元世祖忽必烈取“敬授民时”之意,定名为授时历,通令第二年在全国颁行。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良的一部历法。郭守敬在制定授时历的过程中以授时历本身,创造了许多个当时的“世界第一”,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郭守敬辛勤劳动和高度智慧的结晶。

在制历过程中,郭守敬精密测量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和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格里历(即公历)完全一致,但郭守敬提出这一数值要比格里历早300多年。郭守敬还测得黄赤交角(即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的交角)值为23度90分,实际误差只有1分25秒。这在当时远远领先世界水平。授时历从元代开始一直使用到明代,共使用了364年,而且还传到了朝鲜和日本,是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部历法。

关汉卿

元代

元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杂剧作家关汉卿,原名不详,汉卿是他的字;号已斋或作一斋。今安国市五仁桥人。

元人梁有撰有“大都南城老宿名流”小传,即有“关已斋”一首。这个资料不仅说明关汉卿在大都长期居住在“南城”(即金中都旧城),还可知关氏死于复行科举之前(皇庆二年即1313年,下诏实行科举,延祐二年殿试进士)。关汉卿年岁与梁有的祖父梁曾(1241—1322)相仿,和梁曾父子都有交往。梁有幼年时,还走访过立传的许多人家。

在大都,与关汉卿有交往的多为戏曲界名人。关汉卿与杨显之的交情最深,每有新作就找杨氏斟酌。杨显之异常敏捷,常给关汉卿出点子、补加新曲,所以人称“杨补丁”。还有写过《菊花会》的费君祥,从贾仲明“吊词”中看,他似乎与关汉卿结伴到湖南、湖北一带游历过;同关汉卿交往密切的还有大名的王和卿。他与关汉卿时常开玩笑,关氏往往不敌。著名杂剧演员朱帘秀也与他交往不少。朱帘秀能写诗和散曲,杂剧表演也称第一,许多著名文人都有诗曲相赠。关汉卿则存有套曲[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大约是她移居扬州并同一个道士相恋时,关汉卿过访后写的。

南宋灭亡的时候,北方大批文人都去江南定居或游历,关汉卿也到过杭州,并写下了著名的散曲套数[南吕·一枝花]《杭州景》,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气势磅礴,充满了朝气。这正是他艺术功力成熟、创作精力旺盛的时期。

关汉卿一生写作了60多部杂剧,不但数量上为元人之冠,而且许多是传世精品。他在戏曲艺术上是个“通才”,不但剧本写得好且多,还能粉墨登场作艺术表演。

现在尚有的杂剧作品有:《诈妮子调风月》《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闺怨佳人拜月亭》《感天动地窦娥冤》《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关张双赴西蜀梦》《望江亭中秋切脍》等共17种。另外,《尉迟恭单鞭夺槊》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关汉卿的手笔。

尚存残曲有:《唐明皇哭香囊》《风流孔目春衫记》《孟良盗骨》3种。其他仅存名目者,还有《柳花亭李婉复落娼》《风流郎君三负心》《丙吉教子立宣帝》《唐太宗哭魏征》等47种。

关汉卿剧作取材广泛,有壮烈的英雄颂歌,有浪漫曲折的恋史;有现实的社会矛盾,也有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官场公案的离奇故事,也有不同性格命运的展示;有的是幽默喜剧,也有的是深沉的悲剧或者悲中有喜、喜中含悲的综合剧。他的文字风格极为多彩,有雄浑,有妩媚,有俚俗,有绮丽,要抒情就抒情,要幽默就幽默,奔放潇洒,本色自然,千姿百态,为元人中所罕见。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誉之“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史》)。它与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大悲剧把矛盾归结为不可抗拒的“命运”不同,也与晚于他300年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把冲突的根源归结为“性格弱点”不同;关汉卿的戏曲一下子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把矛盾冲突表现为“社会悲剧”,特别是准确地把握了“经济”这个根本原因。《窦娥冤》正是这样一部典型的大悲剧。明末戏曲评论家黄周星认为戏曲的妙处,在于“能感人”。《窦娥冤》就是以其真实可信、感人至深,所以在舞台上一直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京剧《六月雪》《金锁记》就是此剧的改编本。一个半世纪以前,已被译介到法国;译成日文就更早了。

关汉卿不仅是伟大的杂剧作家,他还是个杰出的诗人。虽然流传至今的散曲作品不多,只小令57首、套数13篇和一些残曲,但也表现了他滑稽多智、豪放泼辣、清丽深邃、挥洒自如的特色。

关汉卿的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他自述体的名篇。他以传统知识分子的异端自命,是向旧秩序的公然挑战,充分表现了他自己的鲜明个性和战斗风貌。“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全曲以其夸张的手法、幽默风趣的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极端不满,是了解关汉卿思想生活的重要依据。

关汉卿的杂剧和散曲,充满了向恶势力攻击的战斗风格,塑造了许多不屈服于压迫的典型形象,尤其是一系列底层妇女的光辉形象。他在元代文坛上,是一面旗帜,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概括的:“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辞,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世界和中国隆重纪念这位中世纪不朽的人民艺术家。

曹雪芹

清代

曹雪芹,生于1724年,殁于1763年,名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字梦阮。其先人为河北灵寿人宋枢密使武惠王曹彬。曹雪芹之曾祖曹玺起至其父辈三代四人连任江宁织造长达58年,故曹雪芹及父、祖又曾在南京久居,这是曹家的鼎盛时期。直至1728年曹家被朝廷下令抄家,衰败后的曹家才又搬回北京。

曹雪芹生于曹家鼎盛时日的末期,因此他的幼年赶上了曹家荣华富贵生活的尾巴。雍正五年(1727),曹家被满门抄没时,雪芹仅4岁。曹家被抄家后,逮解京城问罪。幸运的是,雍正皇帝把北京崇文门外菜市口的一个小院恩赏给了他家,还给他家留下了6个奴仆,这使曹家从南京回到北京以后,没有流落为街头乞丐。家遭巨变的幼年曹雪芹从此开始了他在北京菜市口小院的艰难生活。雍正八年(1730),上谕对雍正四年正月以前因亏空公款追赔的案件,予以宽免,这样,曹家的社会地位随着政局气氛的变化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而时年6岁的雪芹也得以在亲戚的家塾里开始“附学”读书。由于小雪芹颖慧超众、悟性极高,他反对作那种“八股”文章,兴趣转向了对“杂学”的涉猎与追求,喜欢诗文词赋以及民间文学、剧曲演唱等在中下层社会广为流行的文学形态,这对于曹雪芹后来进行《红楼梦》的写作,都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对于当时流行的小说野史中那种鬼魂神仙、才子佳人乃至秽乱淫污的俗套,少年曹雪芹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他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的启示,萌动了要表现自己所熟悉的闺中英才与女中豪杰的想法。

1735年,雍正暴亡,乾隆继位,清朝政治上又开始了一个较为清明、宽容的阶段,曹家的境遇自此也有了较大的好转,曹雪芹又过上了世家公子“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他的活动也有了较大的自由。这期间,他除去习学诗文、书法和绘画之外,还有机会走繁华市井,接触三教九流。他又特别迷上了戏曲,结识了不少优伶,甚至自己也当了“票友”,居然“粉墨登场”了。他的这种行为传到家中人的耳朵里,被认为是败坏家族名声的“不肖子弟”,因而受到“礼法”与“家教”的惩罚,但这却造就了曹雪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愚顽怕读文章”的曹雪芹出于对科考制度的厌恶,加之家庭的再遭变故,他青年时期只以未中举的“贡生”身份,做过管理缮写、翻译、文籍的文职小吏“笔帖式”以及低级官吏“堂主事”。由于在乾隆五年(1740)的又一场政治变故中曹家再次被抄家问罪,加之曹雪芹对于封建礼教的不肯“就范”,因此他被“罢职免官”,从此他的生活转入了一个十分困难的时期。开始,他曾在亲戚家里“寄食”,饱尝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又曾在寺庙里寄居,却苦于一日三餐难以为计。曹雪芹虽然具有高深的教养,渊博的学识,但他却缺乏谋生之计,只好靠画画卖几个钱偿还酒债。后来,他又曾到一个王公之家做“西宾”(家庭教师),由于行为放诞不拘,结果也被辞掉了。最后,他只有移居北京西山的一处旗人寄居之地,落入了“环睹蓬蒿”、缺衣少食的窘境。

曹雪芹对于他所经历过的“饫甘餍肥”的生活有着深沉的反省与思念,对于家遭巨变更有着切肤之感。他在穷困潦倒中进行着《红楼梦》的写作。最初他将书名定为《风月宝鉴》,后又改名为《石头记》与《金玉缘》,书中所叙写的故事与描述的人物,都是以作者所亲历亲见的人和事为基础,其中蕴涵着作者无比丰富的寄寓,这就是这部举世罕见的文学巨著的异常动人与异常深刻之处。可惜这部被后人通称为《红楼梦》的文学伟著,直到曹雪芹去世时,也未能最后完成。

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天,曹雪芹唯一的爱子染上痘疹而死,这使得他悲痛万分,不久便卧病不起,贫病交加,又无钱医治,挨到大年除夕,正值别家燃放爆竹,喜迎新春佳节的时刻,还不到40岁的曹雪芹却在极其凄凉悲惨的情境中长逝了。

现在流传的120回本《红楼梦》,前80回基本上是曹雪芹的原作,后40回为高鹗的续作。在前80回书中,作者对处于鼎盛时期的贾氏家族走向衰败的各种因素都已作出了揭示,贾府的结局是“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即彻底的败亡。但高鹗的后40回续书有些不符合曹雪芹原初的创作思想,但是,大体上顺应了原作的构思布局,特别是没有完全改变原作悲剧结局的预想,使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悲剧形象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感人力量。

《红楼梦》的男主角贾宝玉身上,显然浓重地映现着曹雪芹本人的影子,而女主角林黛玉,显然是曹雪芹所最钟爱的女子的化身。《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的叙述,以及其对于其他五六十个重要人物的栩栩如生的塑造和对他(她)们各自不同命运的描绘,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礼教戕害青年的罪恶,追求着人性的解放与个性的自由,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因此作品的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是永远不朽的。

伟大的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一部小说像《红楼梦》这样引起探索者的热情。至今,“红学”热在国内外仍有增无减。

张之洞

清代

张之洞(1837—1909),河北省南皮县人,字孝达,号香涛,为张之万族弟。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4岁入塾,始读四书五经,13岁应南皮县试,中秀才第一名;15岁应顺天府试,中第一名举人(解元);26岁中一甲三名(探花),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67年至1877年曾外放浙江、湖北、四川考官,并充任湖北、四川学政。1877年返京充任文渊阁校理,参与朝议,入党清流,逐渐成为清流派的一名健将。

张之洞在京居官4年多(1877—1881),其主要精力,都耗费在“不避嫌怨,不讲祸福,竟以直言进”上。如抗疏力争“庚辰午门案”等等。4年清流,张之洞可谓收获颇丰,他不仅进一步熟悉了官场内幕,而且博得了“遇事敢为大言”的口碑。他的许多奏折被朝廷采纳。不仅如此,通过奏折,他的才识、忠梗,得到慈禧赏识,光绪七年被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同年他被补授山西巡抚。从此,由翰苑京官迈入封疆大吏的门槛。

中法战争爆发后,他心系南疆,连续上奏,光绪十年三月十七日,张之洞被调离山西,任两广总督,奔赴南疆,参与指挥抗法战争。张之洞一上任,就投入紧张的备战事务之中。在他的努力下,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克复,迅速扭转了战争时局,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张之洞一生中创办了四五十个机器工业项目,是继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后的著名洋务运动首领。他的洋务思想可概括为:通过引入西洋各国的先进机器工业生产手段,充分发掘本国资源,广兴农、工、商、交通等实业建设,以达到塞漏卮、裕民生、固国本的目的。张之洞的洋务活动主要在两江、两广,尤其在湖广地区,他创办了一批领先全国、独步亚洲的工业项目,如汉阳钢铁厂,在“地球东半面,亚洲之印度、南洋、东洋诸国”中,可谓是最早、最大、最先进的。

张之洞的一生,可以说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立国由于人才,人才由于立学”。他一生创办了大量的各类学校,仅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创办各类学堂40多所,开近代教育之先河,晚年主持学部,奏停科举,推广学校,“博考外国各种学堂课程门目,参酌变通,择其宜者用之”,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学制和各类学堂章程,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张之洞举办教育事业的影响很大,他所办学堂之多、类型之广、范围之大,以及在废除科举制度、建立系统教育方面的作为,在整个清代没有人能比。

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欧风美雨”所驱动的近代化潮流中,他承袭了传统的“经世”、“变通”、“自强”等积极意识,力图顺应时势,通过有限度吸纳西学,革故鼎新;故在维新运动兴起时,他给予支持。但是,维新运动的不断深入,维新派的“变制”主张与张之洞的“卫道”思想相距越来越远。当慈禧等顽固派露出镇压维新派的端倪时,他更是公开跳出来反对变法运动,急忙抛出4万字的《劝学篇》,阐明自己的主张,及时与维新派划清了界限。《劝学篇》宣传忠君思想,宣扬清 *** 的“仁政”、“圣德”,指出维新学说是邪说暴行,受到清廷的赞赏。维新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张之洞却因《劝学篇》,不但免受其祸,而且受到朝廷的更大信任。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在我国北方数省开展起来,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英、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以保护在京使馆、教堂和在华利益为由,组成八国联军,直接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强行向京城出兵。对此,张之洞等人主张对“拳匪”进行镇压,要求向帝国主义求和。而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集团,却因光绪废立问题与英法等帝国主义发生矛盾,特别是听到要她归政光绪的传闻,更加敌视各国而支持义和团,企图以此 *** 帝国主义对她不友好的态度。

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等东南督抚,见劝阻朝廷宣战不成,便在自己所辖区 *** 宣战上谕,加强同英、美等联络,谋划所谓的“东南互保”。《东南互保章程》的实质就是中外武装联合镇压长江流域的义和团,共同保护上海租界和长江流域的清廷和列强利益。由于《东南互保章程》的实行,压制了山东以南广大地区的反帝力量,使八国联军可以集中力量镇压北方的义和团;但在客观上也使东南免受战火涂炭。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很快就侵占津京地区,慈禧挟光绪仓皇 *** ,随即取消“宣战”上谕,并承认“东南互保”,称张之洞为“老诚谋国”之臣,义和团运动失败。

与义和团运动同时,南方的资产阶级各派力量也都积极地活动起来。湖南改良派分子唐才常与康有为的保皇派和孙中山的革命派联络,从日本潜回上海,准备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成立了自立军,约期起义。张之洞采取了镇压政策,他派人包围了自立军设在汉口的起义机关,逮捕唐才常等20多名起义首领,并将他们杀害,自立军起义宣告失败。

张之洞一生清正廉洁,“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晚年入参军机,授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学部。宣统元年(1909)病逝,追谥文襄,晋赐太保,第二年归葬南皮。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李大钊

近现代

李大钊(1889—1927),学名耆年,字寿昌,生于直隶(今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中国 *** 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幼年丧父,祖父李如珍家境较为富裕,教子有方,使李大钊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光绪三十三年(1907),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专门科学习。1914年9月,进入日本私立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本科学习。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此为李大钊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北京大学为李大钊走向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而又坚实的舞台,李大钊从此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军人物。他一进北大,就表现积极,十分活跃。首先加入进德会,参与发起成立大学公余法文夜校和少年中国学会,制定图书馆借阅规则,担任《国民》、《新潮》顾问;同时,加入《新青年》编辑部,使新文化运动逐渐由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转变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运动。

1918年10月,李大钊结识了来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书记员的 *** ,后指导其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同年底,李大钊任北京图书馆协会中文书记,并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领导舆论,评论时政,深孚众望。在1919年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中,他和陈独秀一起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1920年,李大钊以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图书馆主任讲授“唯物史观研究”、“工人的国际运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同时致力于创建中国 *** 。他一边在北京大学工作,教书育人,一边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李大钊接受马列主义之后,一方面致力于马列主义的传播;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开始考虑在中国创建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 *** 的成立在思想上、组织上作了必要的准备。1920年2月中旬,李大钊同陈独秀商量了建立中国 *** 的问题。3月,李大钊等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经北大俄籍教员鲍立维介绍,李大钊于4月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马迈耶夫,双方就中国革命形势和建党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李大钊介绍维经斯基前往上海会见陈独秀,以便进一步商讨在中国建立 *** 的有关事宜。此后,李大钊还委托张国焘、张申府等到上海和陈独秀就建党问题进行磋商。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期间,李大钊和陈独秀通信联络不断,在谈到关于党的名称时,李大钊复信明确主张党的名称应该定为 *** 。

1920年10月,李大钊和张申府、张国焘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 *** 北京支部,李大钊任书记。12月,他发起成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 ***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李大钊因自3月以来就领导北京教育界的索薪斗争,未能出席此次会议。此后在 *** “二大”、“三大”、“四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国 *** 成立后,中国北方的革命运动在李大钊领导下迅速地开展起来。一方面进一步宣传马列主义,一方面深入开展工人运动,领导各地工人的 *** 斗争,同时大力发展党的各级组织。

1926年6月,李大钊出席在广州召开的 *** “三大”,同意并支持共产国际关于 *** 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 ,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1924年1月,在广州出席 *** 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代表 *** 发表《意见书》,驳斥 *** 中少数人破坏国共合作的言论,当选中国 *** 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3月8日, *** 北京地区执行委员会进行改组,李大钊任委员长,致力于恢复并积极开展工农运动。4月20日, *** 北京执行部成立,李大钊任组织部部长。在李大钊的领导以及 *** 的帮助下, *** 在北方各省的组织很快得到建立或恢复,并得到迅速发展。6月17日至7月8日,李大钊率领中国 *** 代表团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会后在苏联各地参观、讲学,11月回京。1924年底 *** 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李大钊为总负责人。1925年1月,由孙中山指定,任中国 *** 政治会议政治委员。3月16日,担任国民会议促成会国民会议运动委员会委员长,促进了北方国民会议运动的高涨。5月前往张家口与冯玉祥会谈,并会见在冯玉祥部工作的苏联军事专家,在此前后为协助冯玉祥部和共产国际的联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还派遣一批 *** 党员到冯玉祥部开展工作,发展党员,为冯玉祥部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干部。10月, *** 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成立,任书记;同月赴张家口主持成立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被选为同盟委员会书记,为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1926年1月,在 *** “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李大钊拒绝许多同志让其撤离北京的劝告,率领国共两党的北方领导机关一并迁入苏联大使馆西院旧兵营办公,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积极开展革命工作。除指导冯玉祥部策应北伐外,还争取阎锡山支持并参加北伐等。1927年4月6日,军阀张作霖悍然派兵搜查苏联大使馆等处,李大钊等数十人被捕。28日,李大钊登绞刑台,从容就义,时38岁。

李大钊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中国开创了以马列主义指导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先河,是中国马列主义研究及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研究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鼻祖。

我国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咱河北还有很多很多,例如扁鹊、赵简子、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燕昭王......

您还知道哪些河北历史名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更多河北人祖先是哪里人演变而来(河北人祖先来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