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涞源长城线路图。(长城乌字号保护站提供)
□本报记者 邸志永 席晓靖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每每想起长城,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的《长城赞》,就会不自觉出现在脑海里,让人升起无穷自豪。初冬的涞源,碧空如洗,正是观赏长城的好时候。记者来到已成为网红的浮图峪长城烟煤洞段,零距离感受承载400多年历史的明长城。
山脊上的长城,如苍龙飞跨。吴红德摄。
“烟煤洞这段长城,楼台排列十分密集,并且大多保存较好。登高远眺,这里的长城蜿蜒远去,云雾缭绕的时候,如同一条苍龙隐现。”研究长城多年,涞源白石山景区管委会主任刘春阳告诉记者,涞源县的明长城全长116.5公里,大都依山就势而筑,一般不设敌楼,只设战台和烽火台,险要之处以山险为墙,平坦之处则敌楼、战台分布密集,符合作战需要。
之所以修建长城,跟涞源地处的飞狐古道大有关联。
在华北平原和西北高原之间,纵卧着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有着“天下之脊”美誉。在古代,穿越太行山往来晋冀豫三省有8条咽喉要道,被称为“太行八陉”(《尔雅疏》解释:山形连绵中忽断者名“陉”)。八陉中从南向北第六陉,就是涞源蔚县之间长达70公里的飞狐陉,也被称为“飞狐古道”。在唐代,飞狐陉便是一条运输路线。到了宋辽“ *** 渊之盟”后,涞源更是开放的榷场之一。
“在古代,飞狐陉东连紫荆关,西接倒马关,地处咽喉要道,关乎王朝安危,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刘春阳表示,宋辽对峙时,萧太后数次率大军经飞狐陉侵伐中原。蒙古人发动灭金之战,也从飞狐陉迂回突破,随后占据紫荆关攻陷中都(今北京)。
作为中国历史上战争最多的朝代,276年间共发生578次战争的明朝,长城军事体系战略意义最为明显。
涞源长城一瞥。 邸志永 摄
刘春阳称,明朝初期军事力量强大,明太祖朱元璋先后8次派大将率重兵征伐元朝残余势力。燕王朱棣当了皇帝以后,先后5次亲率大军北征。为此,明朝初期虽然也修建长城,但规模并不大。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每十里甚至数十里设置一个烽火台(备战及传讯功能,内配置火器,一台配5—10名守卫),便足以抵挡蒙古军队。
然而,1449年7月,明英宗率25万大军(号称50万)北征瓦剌部(指漠西蒙古),大军在土木堡惨败,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1449年10月,瓦剌军攻克涞源,绕道易县直逼北京,差点让明朝迁都。如果不是于谦的“北京保卫战”胜利,明朝国运实难预料。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鞑靼等蒙古部落不断兴兵侵犯掳掠,明朝的边防政策也由积极进攻转向被动防御,长城的“拱卫”概念明显加深。
历史记载,边境线500多公里的宣府镇(今宣化及周边地区),明初时不过200余座烽火台,到了明世宗(1507—1567)嘉靖中期,宣府镇烽火台达到了1800座。与此同时,为了建立拱卫北京的纵深防御体系,保证飞狐陉的安全,明朝逐步在涞源等地修筑了内长城。嘉靖三十年(1551),为保护皇陵和加强京城防务,明朝专门设置了真保镇,总兵驻保定,辖涞源等地长城共390公里。
在此期间,受时断时续的战争影响,涞源的长城也在不断完善,其中,大规模修建主要集中于明神宗万历元年至十三年(1573-1585)。比如浮图峪长城始建于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城关设守备一名;城关被大水冲毁后,在万历四年得到重修,驻守武将级别直接提到了参将。彼时,在烽火台的基础上,涞源修起众多边墙、马面、敌楼,将烽火台连在一起,极大程度上加强了防御能力。
聊到浓处,不经意间太阳已西沉。回望长城,斑驳的城墙和敌楼被夕阳染上一抹金色,仿佛一道蜿蜒曲折的历史长河。
在这条长河中,地处要地的涞源见证了太多权力的游戏,聆听了太多冰与火之歌。
在这条长河中,屹立不倒的长城凝望着南来北往的骡帮,背负着两种文明的需求和梦想,游走在崎岖的飞狐古道上。
在这条长河中,曾经的烽火连天已经远去,长城脚下的革命老区精准脱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让27万涞源人绽放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