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最后的遗产简介,最后的遗产讲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最后的遗产简介,最后的遗产讲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最后的遗产简介,最后的遗产讲什么

布朗族弹唱

阿昌族鼓号队

独龙族哄娃娃调

在昆明青年路文化科技大楼11楼,《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责任编辑白燕搬着一套套的成品兴奋地走着,这些沉甸甸的光盘,是许多人三年的心血,价值远高于盒子背后写的每盒定价380元。

三年,对于《最后的遗产》系列出版物的编创及设计出版人员来说,是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想起在昆明与云南各州市一些民族地区之间来回奔波的日子,想起编审设计出版的那一个个不眠之夜,所有投入这项工作的每个人心中异常怀念,尽管那三年的工作很艰苦,但是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1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联合向国家出版基金申报了《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的项目。两家单位精诚合作,历时三年,共同实施完成这部鸿篇巨制的出版物并在不久前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4年全国基金项目绩效考评优秀。这也是云南省2014年为数不多的国家出版基金全国结项项目中,唯一一个入围22个特别优秀的出版项目。

历时3年结硕果:

收录一千多首原生态音乐

回想起当时进京申报陈述答辩的场景,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审、《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主编王群很得意,“陈述的时候,可谓一路绿灯!”王群回忆,因为项目本身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审核的专家们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听完他们的陈述之后,很快便通过了。

2011年,项目被审批通过,并拿到了三百九十多万的资助基金,这是国家出版基金自2007年设立以来,云南省获助力度、金额最大的出版项目,至今为止都未被超越。

获批立项后,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与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随即成立了项目工作组开始运作。以王群为主编的编辑团队开始在每个民族中进行地毯式搜索,寻找还能唱出本民族音乐的歌手。

历经3年,从2011年至2014年4月中旬,整个项目按协议要求完成全部文字撰述、音频、视频编辑制作、出版设计和相关审稿以及光盘复制程序,并提交出版和结项审批。整部巨制共6246分钟音频和视频。单音频CD就有 5616分钟,共97盘,收录了云南德昂族、普米族、布朗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阿昌族7个人口较少民族(景颇族尚未出版)原生音乐音频曲目1259首,并附上了曲目的本民族语言朗诵和汉语朗诵。而视频DVD也有 630分钟,共14盘,收录了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视频曲目选例155首,序1篇(分置各民族卷视频前)、各民族原生音乐简介7篇。

这部巨制装帧古朴而精致,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同。“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来昆明授课,我送给他这套碟,他如获珍宝,并捐给了他们学校的图书馆,还邀请我们9月份去参加他们的学术研讨会。”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马云华说,在外人看来,他们能够将这些濒危的音乐收集整合,并做成这样的成品,很是了不起。

基诺族结婚歌

德昂族歌手

怒族山歌对唱

《最后的遗产》封面

怒族民间歌手丰秀兰:

我年轻时的声音比现在亮堂多了

作为负责独龙族和怒族分集的执行编辑,来玉智在项目启动后到了贡山县捧当乡闪当村,寻找一位叫丰秀兰的妇女。他的信息来自于一盒磁带,她在1980年和1981年期间,曾为前去采风的调研者录了许多怒族的民歌,三十年过去了,是否还能找到人,来玉智并没有把握。

三年来,来玉智已不知自己在昆明——贡山这条路上来回奔波了多少回,这两个民族人口都较为稀少,随着时代演化,懂得唱本民族歌曲的人少之又少,而能唱这些歌的长辈们大多已经去世,大量的民族歌曲早已失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地文化局的帮助下,来玉智终于见到了丰秀兰。坐在丰秀兰家中的小凳上,来玉智为丰秀兰播放了她当年的录音。这位五十多岁的大娘眼中闪着泪光,她听出了自己的声音,兴奋不已,心中满是感激。她没有想到,会有人将她当年的录音保存至今。她悄悄地告诉来玉智,“我年轻时的声音比现在亮堂多了。”此后,作为村中歌唱队的负责人,丰秀兰为她的录制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积极配合他们的采集工作,她知道,这是在抢救他们的遗产。

事实上,若仅仅依靠编辑们到各地采风,并不能得到这么多的成品。整个项目中,有70%的作品均是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收录的历史资料。对此,王群有些无奈。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曾出版过一些民间歌曲集成作品,抢救了很大一部分即将消亡的少数民族歌曲,而这些录音磁带便在当时被保留了下来。或许应该庆幸于昆明的气候条件,这些原本只有十年保存寿命的磁带竟然在三十多年后依旧完好。

“都是进口的磁带我们依旧非常小心,不能用得太频繁,会损坏磁带上的粉。”王群说,当年的磁带所录的歌曲多有杂音,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一些音频工程师,以最先进的技术剔除杂音,保留最原本的音轨。而这部分工作,花了他们不少的经费。

歌手土土:

翻译工作顺利时,吃饭都比以往香

最艰难的工作其实还是在寻找歌手和翻译者上。按照计划,所收录的歌曲要找当地会唱的少数民族居民以本民族语言读一遍,再让人翻译成汉语,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很多民间歌曲已经没人会唱了,我们在当地放给寨子里的村民听,他们都很惊讶,因为这些歌他们只是在小时候听过,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唱了。”负责布朗族部分的冯薇薇回忆,村民们听到这些歌无疑是兴奋的,甚至还有人拿出手机录了下来,于他们而言,这些歌已经是回忆,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学习后教给下一代。

而对于同是执行编辑的云南著名歌手土土(杨育坚)而言,如特务一般的搜索模式让他如今都感叹连连。

为了寻找能够听懂录音的德昂族族人,土土可谓费劲心思,到处打听,有时甚至跑到了菜市场里去找人。“德昂族人口本来就少,却还有许多支系,支系与支系之间竟语言不通,所以要找到听得懂的人太难了。”正当土土要放弃时,尹晓翠出现了。

尹晓翠是芒市的一位护士,德昂族,因为土土四处打听,被朋友介绍而来。令土土惊喜的是,这位德昂族女士不仅能听懂一些,甚至还会唱,尽管不多,但土土已经心满意足。后来经过尹晓翠的介绍,土土在芒市芒龙山见到了郭小玉、王小留等人,围着火塘,老人们张口就来,几乎什么都会唱,歌词的意思老人也讲得很清楚,翻译工作进行得很顺利。那天,土土饭吃得比以往都香。“这些都是惊喜。”土土说。

地毯式搜索对土土来说早已如家常便饭,运气好时,在昆明便能找到听得懂又会唱的人,只是过程也同样令人心力交瘁。同时负责阿昌族分集的他因为找到一位就职于电视台的前辈曹先强担任翻译,从此练成了“缠人”大法,每每遇到要翻译的曲目,一个电话后便往曹先强那里赶,不管他是在昆明还是在出差,缠得曹先强“叫苦连连”。

担忧

许多民族会唱的人越来越少

“能找到演唱独龙族歌曲的人不超过五个!”在独龙江从上游走到下游,四个区找遍了,王群和来玉智一行只找到四五个能唱独龙族歌曲的老人,而这些老人也仅仅能唱几个调子。

独龙族在8个民族中人口最少,那时,交通也不便,每年4月份开山,10月份封山,能够进入独龙江的时间并不多,来玉智只能算准时间去。从昆明开车到贡山,再换越野车才进入,同行的一辆桑塔纳一路跌跌撞撞,回到昆明时早已破旧不堪。但即使这样,来玉智也并不觉得辛苦,但她负责的两个民族的音乐情况并不乐观。

在整部独龙族原生音乐分集中,收录了90多首歌曲,其中仅有20首左右是新曲,其余均来自历史资料。而与之相隔不远的怒族地区亦十分严峻。“我们在兰坪县兔娥乡只收录到四首曲子。”来玉智有些不可思议,不管这些地方人口有多稀少,这样的数字确实令人担忧。“想学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而且因为他们与傈僳族和藏族杂居,有些年轻人傈僳语甚至说得比本民族语言还流畅。”在来玉智看来,这已经不仅是抢救音乐的问题,这些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保存状况同样令人担忧。

而一千多里外,西双版纳基诺族同样令人惋惜。因为做课题的需要,王群在2005年就曾赴基诺山调研,那时他便发现,这里的音乐保存现状大不如前。“上世纪80年代我在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云南卷》时,基诺族仅一万多人,便有民歌近500首,2005年再去时竟只有五六十首了。”

《最后的遗产》录制期间,王群曾试图让当地百姓在新婚仪式上唱他们的婚俗歌曲,却发现没有人能够唱。在他的印象里,基诺族每个寨子所唱的歌均有区别,甚至一个寨子里,两个歌手所唱的调都不一样。如今这些遗产只掌握在一些民间歌手的手上,若是歌手们年老去世,以后便没有人能唱了。

欣慰

布朗族艺人每周教孩子唱歌

尽管大多数民族的原生音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但在冯薇薇的眼中,自己所负责的布朗族却是值得乐观对待的。冯薇薇因为在2008年曾在西双版纳进行调研而第一次触电布朗族,随后便主动请缨要负责布朗族分集,采风过程中,冯薇薇时常能看见寨子里的村民们围着唱歌,在她看来,布朗族的艺人们很有文化自觉性,这个民族的音乐保存和传承做得很好。

在勐海县布朗族聚居区,有一种新调,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形成,相对其传统音乐老索,被命名为新索。新索歌词以爱情为主,旋律起伏较大,乐句悠长,富于抒情,且形式多样。与老索无伴奏不同,新索用傣族乐器玎(玎意为弹奏之琴,是傣族弹弦乐器的总称)伴奏,为年轻人喜爱。2008年,以玎伴奏为特征的新索还以“布朗族弹唱”为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冯薇薇看来,虽然布朗族的一些传统音乐品种在逐渐萎缩,但新的歌种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是音乐演变的过程。“寨子里有一批艺人很无私,每周定时会教授寨子里的小孩唱歌,家长们也会来接送,孩子们现在还组织了一支歌唱队到外面去演出,感觉艺人都在努力推动音乐的发展。”在冯薇薇眼里,布朗族人生性乐观,没有过多的欲望,所以生活很容易满足和快乐,对音乐很热心。也因为这样,冯薇薇在寻找艺人方面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困惑

推广路漫漫 只希望把遗产传承下去

确实,这部大部头的完成,在学术界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无疑是福音。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广范”、“最全面”的一次整理。因为这个项目的公益前提,这部作品制作成批后,出版社就将其分送到各州市的少数民族地区中了。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民族同胞了解和熟悉本民族的音乐,也希望能给民族音乐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身为项目负责人与监制的王昆和马云华想过多种宣传推广之事,只是这些作品过于小众,鲜有人听得懂,所以并非能够做市场推广的产品,更多地只能在本民族中传承或者在科研机构保存下来。

两家单位一开始就提出了“文化反哺”的思路,希望把他们的成果回馈各民族,让各民族的年轻人能够通过这套作品实现“无师自通”,“复活”这些逝去的文化宝物。

然而,在这之后,想要推广这套作品,让它拥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本身这就是一项公益项目,所以我们能做的除了反哺到各民族,就是在一些科研机构或学院中推广。”其它更多的宣传推广目前做起来还是有些无奈。

在网络发行盛行的时代,传统发行作品本身就处于弱势,更何况如今鲜少人家中还有DVD机,连电脑光驱都快要被淘汰了。出版社想通过网络推广,但也有顾虑,怎样扩大宣传推广?同时又怎样进行版权保护?面对所有人辛辛苦苦才换来的作品,该如何做,他们依旧踌躇。只希望能把这份宝贵的《最后的遗产》保护传承下去。

数读

《最后的遗产》

从2011年至2014年4月中旬,整个项目按协议要求完成全部文字撰述、音频、视频编辑制作、出版设计和相关审稿以及光盘复制程序,并提交出版和结项审批。

整部巨制共6246分钟音频和视频。单音频CD就有 5616分钟,共97盘,收录了云南德昂族、普米族、布朗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阿昌族7个人口较少民族(景颇族尚未出版)原生音乐音频曲目1259首,并附上了曲目的本民族语言朗诵和汉语朗诵。

视频DVD有630分钟,共14盘,收录了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视频曲目选例155首,序1篇(分置各民族卷视频前)、各民族原生音乐简介7篇。(都市时报 记者蔡晓玲)

更多最后的遗产简介,最后的遗产讲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