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联通电话号码,联通宽带套餐资费一览表2023,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联通电话号码,联通宽带套餐资费一览表2023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联通电话号码,联通宽带套餐资费一览表2023

“联”,拉近,一起同步着走路和歌唱的秘密 | 模糊谈判力 第二十七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01篇推文。

全文共264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 引言

我喜欢和老婆开一个玩笑;

当我们手牵手一起散步,我会故意让手臂摆动“不同步”,这样老婆会“同手同脚”;

当然,当她意识到自己“顺拐”了,就马上会一脚踢过来......

撇开玩笑不谈,你有没有留意过,当我们和朋友一起散步,总会不自觉地和对方的节奏“同步”起来;

哪怕你们并不是手牵手,完全独立地前后走路;

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左脚右脚的先后,甚至是左臂右臂的先后;

哪怕一开始你们的节奏是“不同步”的,没过一会儿,你就会发现你们“同步”了。

这是为啥?

还有一个现象,当别人唱着一首歌,你的内心里并不想被他影响;

但不知怎么的,你的身体会随着别人的节奏,小幅摆动起来;

甚至有时候,你还会用手指在桌上敲打起相同的节奏;

你被莫名地“同步”起来。

这种感觉在别人唱起一些特别有感染力的歌曲时,影响力尤为突出;

比如,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跟着哼起来。

这又是为啥?

“同步”,这个人际交互里被大大低估的现象,似乎隐藏着一些秘密;

一些有关“说服力”的秘密。

2 同步与拉近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今天要聊的依然是,恰尔迪尼七字影响力的第三个字,“联”。

所谓“联”,指的是“联合”,指的是“咱们”(我们);

“模糊谈判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类就是,“我们 VS 他们”。

“联”字所代表的的说服力,可以总结成这样的一句话,

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人,也就是属于“咱们”一伙的人,表示赞同,并接受说服。

换句话说,

你对那些把你看作“咱们”的人,更有说服力。

如何成为“咱们”?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拉近”关系;

而“同步”,就是一种最容易的“拉近”。

“同步”然后“拉近”关系之后,所能产生的影响力,经常悄无声息,让人不自知。

让我们回到文首的疑问中,

“哼唱”,“走路”,这种级别的“同步”行为,也能产生影响力吗?

当然,我们当然期望这样的的“影响力”,可以帮助我们说服对方,达成某些目标;

和别人“同步”在一样的哼唱节奏中,能真实地说服对方吗?

和别人“同步”在一样的走路节奏中,能真实地说服对方吗?

别急,让我们分别看两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3 音乐同步

2011年,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者,皮尔卡洛-瓦尔德索洛教授,做了一个有关“音乐同步”的实验。

实验寻找了69名大学生作为对象,分成了两组,“同步组”和“非同步组”;

每个实验对象都会戴上耳机坐在一台电脑前,桌子旁边还有一个实验工作人员同样戴着耳机;

无论是实验对象还是工作人员,都会一边听着耳机中传来的音乐,并用手在桌上敲打节奏;

不同的是,

第一组中实验对象和工作人员的耳机里是相同的音乐,实验对象会看到工作人员和自己敲打着完全相同的“同步”节奏;

第二组中播放的则是不同的音乐,实验对象会发现对方敲打的动作和自己完全配不上节奏。

很简单,实验让两组人对工作人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印象,“同步”的和“非同步”的;

接下来,所有的实验对象被告知,他们可以随时离开;

但和他们刚才一起敲打节奏的工作人员必须留下来,完成异常繁琐且困难的问卷任务,有逻辑题和计算题;

而实验对象可以自行选择置之不理并马上离开,或者留下来帮助那个工作人员完成任务;

好吧,皮尔卡洛教授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来统计实验对象能够产生“利他行为”的比例;

实验结果是,

第二组,也就是“非同步组”中,只有18%的人愿意留下来帮忙;

第一组,也就是“同步组”中,居然有高达49%的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协助刚才的“同步伙伴”一起完成任务。

(详细实验见:Synchrony and the Social Tuning of Compassion. By Valdesolo, P., & DeSteno, D. (2011). Synchrony and the social tuning of compassion. Emotion, 11(2), 262–266. doi.org/10.1037/a0021302)

通过这个实验结果,我们是否能够看出,“同步”确实“拉近”了实验中两个人的距离;

更重要的启示是,实验引导了他们的“同步”关系,并影响了实验对象的“利他”决策;

这难道不算有效的说服吗?

4 走路同步

我们再来看“走路节奏同步”这件事;

其实这个现象被人们利用的最多,想想我们在军训时做过什么?

正步走。

没错,军人的集体正步训练,就是一种典型的“走路同步”。

你觉得这样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告诉你,这种训练最主要的心理影响,就是“同步”被训练的人更加“联结”和更加“团结”,是否超出了你的认知?

再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

2009年,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系的研究者,斯考特-维尔特矛斯教授,做了这样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

斯考特教授在校园里征集了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一个信封给这些实验对象;

每个大学生都会得到一个任务,那就是跟着实验工作人员在校园里行走;

不同的是,有的信封里给出的任务是“同步”,意思是要求实验对象按照前面工作人员的走路节奏和左右顺序,“同步”行走;

(这当然指的是,左、右、左、右完全一致,并速度相同)

有的信封里给出的任务是“非同步”,意思是要求实验对象需要刻意去和工作人员的走路节奏相反,挥臂顺序相反;

(也就是说,看到工作人员伸左腿,自己就要伸右腿)

我们不妨也把第一组人称为“同步组”,第二组人称为“非同步组”;

完成了“走路任务”后,实验对象被要求和工作人员一起玩一个“博弈”游戏;

游戏规则很简单,从1到7这个七个数字中选一个,并根据这个数字拿到相应的美金奖励;

奖励规则是,比较自己的数字和所有人选择中最小数字的差异,差异越大奖励越小;

下表是具体规则,很容易看出,利益最优的选择,就是所有人都选7。

但问题是,这个“博弈”游戏,事先没有任何沟通;

这就意味着,有人会担心,如果自己选7,而有人选1,怎么办?

这样的担心会让人开始降低自己的选择,选更小的数字。

请注意,这个“博弈”游戏显然在考验游戏参与者之间的信任程度;

如果所有选择的平均数越高,说明他们越信任,越不担心别人。

让我们看一下结果,

“同步组”的人所选数字的统计平均值为5.4,而“非同步组”的人的统计平均值只有3.6!

(详细实验见:Synchrony and Cooperation By Scott S. Wiltermuth and Chip Heath 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anford University

doi.org/10.1111/j.1467-9280.2008.02253)

是什么使得两组人对集体的信任感相差了1.5倍?

仅仅是因为在校园里走了一段“同步节奏”的路?

这是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时至今日,部队或校园的集体正步训练依然被认为是最方便且有效的“团队活动”;

正是来自“联”的力量。

5 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有着“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联”,“联合”的本质,也是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我们 Vs 他们,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

当“咱”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同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咱”和“他们”的界限越明显,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二十七篇” 待续

--- 桔梗

更多联通电话号码,联通宽带套餐资费一览表2023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