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两天,微博上有一个热搜特别抢眼:方文山教小学生写作文。
据央视网报道,著名作词人方文山与网校的小学语文老师同框上课,课堂上,方文山不仅阐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教学的看法,还结合自己多年写歌词的技巧,给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写作文的建议。
点开视频,就被他幽默风趣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吸引了。
他结合歌曲《爱在西元前》,给学生们讲解自己的写作技巧:
“我觉得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像写歌词一样喔。你要先在脑海中有故事,有话要说。”
接着又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不是说你去吸收传统文化,就一定要从事文学创作,可是你心里有一个看美的眼光,视野就比较开阔。”
看过的观众都觉得颠覆了我们之前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认知,原来语文作文还可以这样写!
网友纷纷点赞评论:
“我也想跟方老师写作文,超龄学生收吗?”
“小时候每次写的作文都是生编,几乎都是从歌曲里歌词里找故事,然后编完。”
其实早在几年前,方文山的作品就已经走入语文教材与试卷了。
他的“中国风”歌词兼具韵味无穷的意象美和含蓄蕴藉的意境美,成为一种文艺现象。
新语文时代,他的歌词也给语文教学以启发——文字原本可有千万种思路。
01 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中国风”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中国乐风”,是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相结合的独特乐种,具有含蓄清雅的特点。
华商晨报曾记载过一篇解析“中国风”的文章,文中如是评价方文山:
“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的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词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文山把流行音乐从靡靡之音带回了古典与历史的音乐融合、怀旧与真挚的相容。”
不止是作词人,任何好的文字创作者都善假于物,能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感全部为我所用,诉诸笔端。
有人说他的创作极富个性:
“文白驳杂的文字极具特色但又不晦涩难懂;注重韵脚的使用让歌曲便于记忆,与音乐的结合也更具韵律与节奏;借助富有画面感的蒙太奇手法占据听众的视觉神经;充分利用古典意境中沉淀下来的情感认知模式创造共鸣。”
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关键就在于描绘同一事物或情感时,他的“文字游戏”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适合学生学习。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善用各种修辞手法
《爷爷泡的茶》中有句词“陆羽泡的茶/像泼墨的山水画”。
他在书中阐述了选用这个喻体的原因:“陆羽是中国历史上的茶圣,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叶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巨细靡遗,博大精深。将他泡的茶比喻为泼墨的山水画,形象地展现了其茶艺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大敦煌》中有一句“敦煌的驼铃/随风在飘零”。
词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本体是“驼铃”,喻体是“我”。这句歌词体现了,在风中飘零的不仅是肉体的“我”,更是灵魂深处的“我”。
《发如雪》中有一句“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
此句是化用的手法,引用《红楼梦》中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和梁祝化蝶的传说,来表达至死不渝的深情。
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想象空间。
方文山的歌词中还有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增强了歌曲的意境和美感。但不建议小学生盲目模仿,还是要由老师们带领着学习,否则很容易混淆词性。
二、善用传统文化意象词语
在诗歌鉴赏中,语文老师经常会给学生们讲解诗句中“意象”的含义。意象的作用在他的歌词中亦有体现,比如:
《醉赤壁》中“我策马出征,马蹄声如泪奔”,用三两意象,勾勒“英雄远征”的图景;
《兰亭序》中“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浊酒夕阳、笛声悠扬,歌尽天涯路。
学生们了解意象,有利于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达到寄兴遥深的效果。
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传统意象凝聚了古今共同的情感,一个词语、一个汉字,所承载的深情不言自明。
02 语文学习,离不开流行文化
《诗经》、汉魏乐府的一些篇章原本就是民间的歌谣。袁行霈先生曾说,“唐五代北宋的词,基本上可以称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宋词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供艺人演唱用的,而小唱是由简单的方式演唱流行的通俗歌曲。”
由此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流行文化,语文也需要与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相接。
方文山在采访中说:
“不见得只能是小说,是散文,也不是只能被阅读,它可以变成流行乐、变成歌词、变成影像、变成雕塑,变成绘画,有颠覆也有突破。活泼有趣,不要让孩子们上来就抗拒语文。”
现如今,流行音乐通俗易懂,题材和内容记录着普通人的嬉笑怒骂,反映出学生们的心声,在青少年中十分流行。
流行音乐中的经典曲目引入课堂后,老师与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歌词的意象、故事背景和遣词造句,提升语文素养。
比如《青花瓷》这首歌在2008年登上春晚舞台之后,多次出现在语文试卷中,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更是以此为题,让学生们纠错。
各大综艺节目,例如:《经典咏流传》《我是唱作人》《乘风破浪的姐姐》等,都曾将诗词融入流行歌曲进行改编,以此来致敬经典。
在观看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就将传统文化与古诗词记在心中。当语文学习与流行文化相遇,竟能产生如此奇妙巨大的“心灵震撼”。
还记得高晓松曾评价过方文山的词:
“我第一次看到方文山的词给我的震撼非常大,我其实很少看到一个人写的东西需要沐浴焚香地去聆听,而方文山是其中一个。”
高晓松所言实非虚夸。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方文山的词作属于散文的范畴,并不是诗,但他如诗般的语言却让人闻之难忘又震撼,在传达文字情感的同时,将东方文化之美融进一曲曲华彩章节,吸引听众去探寻歌曲背后的故事。
03 趣味语文,激发孩子骨子里的“诗意”
《终身成长》一书中说:
“人们常常以为‘天赋’就是能力本身,然而,浇灌这些天赋的,是不断的、无休止的好奇心以及对挑战的探寻。”
诚然,任何潜藏的天赋都需要恒定持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去激发,否则很难做到文思泉涌。
我还记得一位学生曾拿着厚厚的笔记本,与我分享她最喜欢的歌词:
她将《爱在西元前》这首歌中,“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这句歌词,工工整整地誊写在笔记本的扉页。
她认为《红尘客栈》歌词中的描写,是武侠小说中风陵渡最美的模样。那爱恨如写意山水画,其阔博与淡泊令她羡慕不已。
《威廉古堡》歌词里记载的吸血鬼文化,让一首暗黑哥特风音乐浑然天成,令她久久难忘。
学生们因为机缘巧合知道了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好奇心和对歌曲的喜爱,便会主动溯源查找,这样既有利于增强他们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今年的河南高考理科全省第一名李育君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就提到了她学习语文的方法:
创作从模仿开始。
大家看见我的一篇尚可的作文,却不见初中以来我的电脑里十余万字的文稿;不见我游罢山海关一时兴起,熬夜写出六千字的辛苦;不见我逼着自己啃完的文学书。
当然,若只从考试角度来看,写文章也有捷径:选定一个模仿对象。
譬如记叙文,大可演习林清玄的清浅而含理,也可学习汪曾祺的澎湃与丰富的词汇,甚至许嵩、方文山笔端清丽的古风、炼字般的遣词,或者考试中很吃香的、民族地方特色的活泼行文。同班同学的构思、词句,亦可学习。
最重要的还是选定一本可以含英咀华的好书去学。
只有培养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学语文”“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石”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生活在课堂上继续,课堂上的学生在生活中成长。
卡尔·罗杰斯曾说:
“一个人是一条流程,而不是一团固体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而不是一群固体的特征。”
每个人的喜好各异、风格不同,随着语文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宽,更应该让学生们尽情地探索与领悟语文的奥义,这样得到的体悟才会更深刻。
-END-
作者 | 洛书
责编 | 杜普
编辑 | 墨语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