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来源:吉网
“春暖了,明月一弯,升在山东边。秋凉了,明月满圆,亮在山西边。望月小镇望成了一座月亮船,女儿梳妆像金达莱映在湖面。”
静谧夜空,明月高悬,映照着山脚下的村庄。歌曲《明月安居图》将美丽的安图唱成了画卷,映在人们眼前。
为了进一步发挥文艺志愿服务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2019年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有力指导下、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关怀下,省文联、省扶贫办、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在省内共同开展“一个也不能少”文艺扶贫原创歌曲创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省音乐家协会组织60多位词曲作家躬体力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到人民群众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去,汲取创作养分和灵感,抒写深刻变革的伟大时代!11首作品被推选为优秀作品。由田然作词、陈士文作曲的《明月安居图》就是其中的一首。
田然(左)、陈士文谈词曲创作
初到安图,田然老师就被这里深深吸引。邀月山、吐月山磅礴而立、薄雾缭绕、溪水潺潺,再俯瞰村庄,如一弯清丽明月醉卧在山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亲切淳朴、能歌善舞、自信乐观。这样平静而美好的生活,正是扶贫书记和干部,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真实景象。
“我要让大家知道这个地方有多好有多美!”这次创作,田老师并没有从扶贫事迹写起,而是选择了展现怡人的乡村景色和喜人的扶贫成果。说到创作初衷,田老师说:“写首歌宣传歌颂这里,也算是为安图做点儿实事!”
“一天天,明月藏进邀月山的心。一年年,明月爬上吐月山的肩。”为了抒情展示当地特色,田老师将邀月山、吐月山和山间明月拟人化,将村庄写成一弯月亮船,词句柔美,让人一下子就能爱上这画中的安图。
田老师介绍歌词细节
“我把明月化作女人,大山作为男人,前面部分写景抒情,展示自然风光,副歌部分则用来写实,体现当地的旅游文化。”田老师介绍着歌词创作中的用心。
“明月安居图,我住画里面。”这里的图和画做了呼应。“爷爷的老话泡醉关东古园,雪山飞湖的时节和你遇见。”写实的关东古园和雪山飞湖,是安图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而“歌舞的家乡伴着人参花鲜,云雾飘过的窗口忘了流年。”则是对当地百姓载歌载舞、幸福生活的具体写照。最后,那一句“安图不遥远,在塞外的小站。”是为安图人民亲切地呼唤着八方游客的到来。
陈士文哼唱旋律,讲述谱曲经历
“歌名歌词都写得诗情画意,让我爱不释手!”陈士文老师拿到歌词后不禁这样称赞。“意境画面感和美感兼具,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为了用最美最准确的音符把歌词展现出来,陈老师在创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细心揣摩,做了很多细节上的处理。最终经过三个晚上的酝酿,为歌词谱上了优美的旋律。
“邀月山、吐月山这些特殊的山名,不能改动,又得和音乐搭配起来,让人听得有情感,还要把整首歌的美劲儿体现出来,这里还是挺有难度的。”一边说着一边唱起来,旋律承接,轻音滑过,陈老师将原本生硬的山名自然地演唱,词曲连冠,搭配得相得益彰。
关于曲风,陈老师介绍,这是一首展现山水音乐的歌曲,整体需要有空间感,演唱时的声音也要空灵,既要营造画面感又要流淌出真情。于是,他就加入了气声演唱来展现空灵感,用民族乐风来表现大线条的景色之美,再融入流行音乐元素抒 *** 感。每个音符随着歌词意境,进行舒缓展现。
田然(左)、陈士文两位老师谈创作感受
在“一个也不能少”文艺扶贫原创歌曲创作中,词曲名家深入扶贫一线采风创作的歌曲,有着多种类型,有的唱响扶贫事业,有的歌颂一线扶贫书记,有的抒发家乡情怀,也有像《草编歌》一样关注民间工艺产业发展,像《明月安居图》一样宣传当地文化旅游,呼唤更多人光临小城的歌曲。
“一路采风,这里的脱贫攻坚工作让我感触很深,看到这里的安图人,精神面貌好,文艺等各项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田然老师这样回忆着这次采风经历。
“我特别高兴能参加这次创作,我也一心想着用自己的音乐本职为扶贫工作做点贡献。通过和田老师的合作,我想一定要把这首歌写好做好,让它流传开来,希望通过这首歌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美丽的吉林、美丽的安图!”陈士文老师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玉磊 摄影 王韬 摄像 邱珮峰
编辑: 晓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