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茶……”
——《前门情思大碗茶》
对许多外地人来说,
北京的茶文化是藏在这首“大碗茶”中的,
但北京的茶生活,还藏着更多的惊喜。
落座、沏茶,
看着茶汤的香气徐徐上升,
淡淡的茶香由鼻腔吸进肺里,
茶好不好、水好不好都是其次,
听书才是重点。
这故事怎么离奇怎么讲,
怎么有趣就怎么说,
惊堂木一落,您这便是入了京了,
今儿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北京虽然不是茶叶产地,
但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
由于朝廷的提倡,
饮茶文化也是十分突出的。
北京人常说:
每天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京城的民间饮茶“京味”十足。
最受欢迎的茶饮包括
“茉莉花茶”、“香片”、“高碎”等,
即使是喝龙井,
老北京们也喜欢加点香花入茶。
对于茉莉花茶,老北京们爱得深沉,
而这茉莉花茶中,
他们又尤其钟情小叶茉莉花茶,
它甚至曾经独占京城茶叶销量的90%。
有段顺口溜就实力描写了
老北京们品饮花茶的场景:
脚下一双趿拉板儿,
茉莉花茶来一碗儿。
灯下残局还有缓儿,
动动脑筋不偷懒儿。
老北京民间的推崇和喜好,
一直与宫廷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茉莉花茶便是个代表。
在老北京看来,
茉莉花茶可一点都不廉价,
在流入民间以前,
它可一直是八旗子弟王公贵族的专享,
它的代言人是满清最出名的女人,
慈禧老佛爷。
她甚至曾规定宫内女眷,
除她以外,皆不可佩戴茉莉花,
可见她对茉莉花有多喜爱。
随着清代的历史画上句点,
茉莉花茶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成为寻常人家的日常茶品,
靠品质征服了老北京人的味蕾,
还诞生了张一元、吴裕泰两家大厂。
老北京的茶人喝起茶,
不求茶好,只求心安,
重不在品,而在饮,
自己喝着舒服便好。
过去北京在旗的老人,
一说起喝茶,一律都是香片。
老舍先生《茶馆》中的老北京,
有钱人喝的也不过是“小叶茉莉双熏”。
而对老北京们来说,
能在闲时喝上一盏“高碎”,
也实在算得上是人生一大享受。
北京的家居饮茶,市间茶棚,
碗不厌其大,水要有全沸声,
颇具豪爽之气。
这里除了有热爱饮茶的京城人民,
茶馆文化也十分丰富。
北京在很早时就出现了茶馆,
明清时茶馆就已遍布京城,
清室灭亡,宫廷茶文化衰落,
民国后由于都城南迁、军阀战乱,
文人煮茶品茗的雅兴也是大减。
表面上看茶文化似乎衰落了,
但实际上却是从神坛跌落人间,
渗透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
北京的茶馆普及室内外,
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
二荤铺、棋茶馆、野茶馆等等,
除此之外,
还有流动的茶摊和季节性的茶棚。
“大茶馆”规模气派,
布置讲究,服务全面,
集饮茶、饮食、社交、娱乐为一体,
既有生意人的聚会,
也有文人以茶会友。
这种茶馆的设备往往很讲究,
有头柜、二柜、后柜之分,
有的还以院落前后隔开,
以便在后堂接待比较尊贵的茶客。
“书茶馆”则是将茶与娱乐相结合,
主要形式便是吃茶说评书。
真正的书茶馆,
往往是由说书先生说大评书,
有时一部书要说上两三个月。
相比之下,
“清茶馆”的文化气氛似乎更浓一些,
这些地方一般卖清茶,
陈设雅洁简练,
夏季除了室内设雅座,
还在门外或庭院搭凉棚。
清茶馆中多是闲人和老人,
许多人提着鸟笼子,
一大早便出门“溜早儿”,
而茶馆清晨5时许便开业迎接。
老人们在护城河两岸打打拳,溜溜鸟,
之后便进到茶馆来,
讲茶经,谈鸟道,边喝边谈,
还比赛谁的鸟叫得好听。
专供下棋的茶馆便是“棋茶馆”了,
设置简朴无华,
茶客饮茶提神,专注于棋,
往往终日都流连其中。
“野茶馆”是季节性的,
又叫“雨来散”,
就像今天沿街摆摊的小饭馆一样,
卖茶水,带几样小吃,接四方来客。
北京人春天要出城踏青,
夏季要到荷塘赏莲,
金秋则到西山观满山红叶,
于是有些茶馆老板们,
也常在名胜区搭建茶棚,
游客们玩儿累了便到此品茶歇脚。
这些都是老北京的茶馆,
而现如今的茶馆中,
除了从前流行的评书,
相声也是流行于各大茶馆的娱乐之一。
喝茶去茶馆,那买茶呢?
自然是去茶城!
位于北京的马连道茶城可谓家喻户晓,
北京茶人就没有不知道的。
聊过了茶人、茶馆、茶品,
京城的茶生活还有一大特色:茶点。
作为800多年的古都,
北京的京式糕点久负盛名。
尤其是宫廷糕点,
老北京的饮茶伴侣茶点,
是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份量较小的精雅食物。
茶点的一般特点是精细美观,
口味多样,形小、量少、
质优,品种丰富,
是佐茶食品的主体。
俗话说:
“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这里所说的甜配绿
便是用甜食搭配绿茶来喝,
如各式甜点;
酸配红便是酸的食品搭配红茶来喝,
如柠檬片、蜜饯等;
瓜子配乌龙
讲的是咸的食物搭配乌龙茶来喝,
如瓜子、花生米等小食。
京城的茶文化,
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
这其中灌注着太多的故事和历史,
而接下来的故事,
正在由我们这一代人继续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