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音乐之声女主角玛丽马丁,音乐之声马丽亚性格,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音乐之声女主角玛丽马丁,音乐之声马丽亚性格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音乐之声女主角玛丽马丁,音乐之声马丽亚性格

雪绒花,雪绒花

每天清晨迎接我

小而白

纯又美

你似乎很高兴遇见我

雪白的花朵

永远开放成长

愿永远鲜艳芬芳

我最早看到《音乐之声》尚在上小学没多久的时候,学校统一为我们播放了这个电影,距今已有十多年。年幼的我们尚不知情爱,不知二战的残酷,也不知爱国者为正义的信念,可以说仅仅是看热闹。但是正是这一首《雪绒花》,尽管过去十多年,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情不自禁地轻轻哼唱,可以说,这是音乐的力量,不枉”音乐之声“之名。

雪绒花,雪绒花,小而白,纯又美,伴随着轻柔的曲调,浅声吟唱,描绘出雪绒花圣洁美丽,能让心灵重归于平静的形象。正是这么一首描绘雪绒花的民谣,依旧是用它那柔美的曲调,却话锋一转,愿你永远守护我的家乡,饱含了多少人深深的依恋与忧伤之情。

这部《音乐之声》是一部在电影界中,算得上历史非常悠久的一部电影,从1965年3月29日于英国上映以来,历经近55年,从来都不曾失去它的魅力。以我个人来说,《音乐之声》十多年前看过一遍,可现在,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去重新欣赏,并且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即使你并不曾看过这个电影,但是当你听到电影中的歌曲时,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音乐之声》等歌曲至今让我们耳熟能详,而《雪绒花》也正是其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分的音乐电影,由罗伯特·怀斯执导。这部经典巨作曾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影片剪辑5项大奖,总共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映,获得一致好评。我想,之所以《音乐之声》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的关键,就在于影片所要表达出的感情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共情的,特别是经历了二战的人民,对于这个电影更是感触很深,每到情深处,更是抑制不住情绪,潸然而下。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音乐之声运用了数目高达26首,总时长占全片46%的乐曲,全面深刻的将深刻的爱藏于音乐之间。父亲对子女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对祖国的无限留恋等等情感掺杂在一起,一定要到影片中去细细感悟。

我曾一度认为音乐之声的核心人物是玛丽亚,甚至知道你看到电影的三分之二也仍会这么觉得。但是,当你坚持看到最后就会发现,音乐之声的核心人物不仅仅是玛丽亚,上校也是整部剧的灵魂所在。诚然,玛丽亚的积极,乐观,开朗,热爱音乐感染了上校先生一家人,让从小缺乏爱且顽皮的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可以说,玛丽亚带来了音乐之声。可是音乐之声在上校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他将音乐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是对亡妻的哀思,对命运的迷茫,对爱人的愧疚以及对祖国无限的爱。

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它可以说的东西有太多,比如优秀的歌曲,动人的剧情,丰满的人物塑造。今天,我想着重谈谈电影中对于两位主人公玛丽亚和上校的形象塑造,因为主人公细腻的心理活动与实际表现,决定了整个电影的思想内涵。

性格活泼的玛丽亚不拘一格被修道院所不容,却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玛丽亚带来的音乐之声还是打开上校封闭内心的钥匙

作为整个影片的核心人物之一,玛丽亚的活泼与不拘一格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剧中,最先出现的场景就是崇山峻岭,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高低起伏的山峦上郁郁葱葱,伴随着镜头由远及近,导演通过景情相融的方式,使玛丽亚的歌声和身处的广阔背景结合在一起。这是整个影片的开端,也是音乐的开端,虽然没有一句话去独白,仅仅是以歌声去传递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却将玛丽亚的性格一览无余,一下子使观众感受到玛丽亚人物形象所透露出的真实感。

尽管不受拘束的性格难以被修道院传统基督精神所接受,玛丽亚选择了保持本心

正如片首玛丽亚在群山之间放声歌唱,却苦了修道院中的一众修女,经常找不到人。这天,一位修女怎么也找不到玛丽亚,于是报告给了院长,院长几位德高望重的修女讨论了玛丽亚,给玛丽亚的评价都是她可以给人们带来欢笑,却不适合做一名合格的修女。因为按照基督教义,信徒的一生应该侍奉上帝,作为一名修女,亦是如此。可是玛丽亚作为一个见习修女,按规定不可以唱歌,而是应该留在院中祷告。按照几个老资格修女看来,玛丽亚的行为明显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

正当几位修女们探讨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玛丽亚风风火火地从门外冲了进来,于是就有了院长和玛丽亚谈话的情节。玛丽亚告诉院长,一方面,她抑制不住自己走到大自然中,感受那一草一木,山峦叠嶂,用歌声去赞美大自然,甚至抑制不了自己说话的欲望;可另一方面,她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所不应该做的。这个时候的玛丽亚陷入了她的本心与她所理解的教义精神相矛盾的局面。此时,院长要求她去上校的家中去作为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在影片的最初部分的矛盾就是每个人心中对于基督精神的理解。众修女认为基督精神就是要循规蹈矩,完成一个修女应该完成的功课,甚至主人公玛丽亚也是这样认为的,才会导致自己的内心受到对大自然的向往的本心备受规则的煎熬。尽管如此,玛丽亚仍然遵循了内心,她发自内心对上帝虔诚,但也坚持要遵循自己心中所想。其实,我认为,不管是玛丽亚表现出的保持初心,或是院长对玛丽亚的宽容与引导,都是基督精神的最好体现,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玛丽亚的母性光辉弥补了孩子们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内心,使孩子们产生依恋感

一个优秀的母亲所需要的品质有很多,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做父母居然不用通过任何考试。从中,我们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优秀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往往会继承其父母的意志,而上校家的孩子正是他们父亲教育方式的最好写照。在玛丽亚第一面见到这些孩子们的时候就大吃一惊,孩子们居然被他们的父亲训练得像士兵一样排着队,踏着步。可以说上校将孩子们直接当成士兵要求的,每天的所有时间必须按照他所设计的那样,井然有序。

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莞尔一笑,想起了电影《囧妈》中的经典台词: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住了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儿子。

其实不仅是中国家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影片讲述的奥地利上校家庭也是存在这个问题。母亲早逝,只留下一群孩子和一个沉浸在悲伤中的父亲。父亲因母亲之死封闭内心,他让子女按照他的意思生活,不让屋子里有欢声笑语,实际上是避免自己触景生情,是一种逃避行为。

只是从孩子们到上校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玛丽亚的到来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善。最能体现玛丽亚不同于上校,尊重孩子的情节就在于玛丽亚坚持不用口哨呼唤孩子们,因为在她看来,口哨是用来唤动物的,而不应该是孩子们。小小的细节体现出的是玛丽亚对孩子们的态度是以一种平视的态度,将他们真正看成一群具有思想,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的。

最能体现出玛丽亚母性光辉的是对于孩子们报以宽容和关心,对于长期缺乏母爱的孩子们无异于长期干枯的心灵迎来了一场甘霖。大女儿丽莎已经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与送信员劳夫私下里背着父亲在谈恋爱。她这天与劳夫幽会结束后从窗户翻进来的时候,不巧被玛丽亚撞见。玛丽亚不同于上校,一眼就看出来丽莎的情况,她并没有选择去告密,而是叫她赶紧把衣服洗了以免被人发现。

雷雨夜帮了玛丽亚大忙,也许是因为长期缺乏关心,孩子们特别惧怕雷声,纷纷跑到玛丽亚的房间。玛丽亚和孩子们开着玩笑,一起唱着歌,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玛丽亚所展现出的母性的光辉,让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母爱。这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春雨,似拂面和风;有一份情,无私而博大,绵绵不断,情谊深长,永远都是不求回报,无私的付出。

玛丽亚用音乐的力量去勾起孩子们压抑已久的天性,找寻自我的价值

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李斯特

正如李斯特所说的那样,音乐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感受,身体里的空气,血液,生来就有。不必多说,也不必做什么,当音乐响起,一下子豁然开朗。趁着上校去维也纳的时候,玛丽亚带着孩子们外出郊游了,丝毫不在意上校的吩咐。她带着孩子们穿过田野,走过麦田,趟过小溪,去感受大自然的风,大自然的雨,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的云,远处的群山若隐若现。他们来到玛丽亚平日里来到的山坡,风轻轻地吹着,女孩子们在聊天,男孩子们在玩球玩得不亦乐乎。

玛丽亚问孩子们,为什么要恶作剧呢?孩子们告诉玛丽亚,他们只是想引起父亲的注意。玛丽亚一下子就决定了要帮助这些孩子,去教他们音乐,从最简单的“哆瑞咪发梭拉西”教起。为了方便孩子们记忆,她还编了一首曲子,正是影片中的这首曲子,成了如今脍炙人口的《哆来咪》。

哆 是一只小母鹿

来 是一束阳光

咪 是称呼我自己

发 是路程远又长

嗦 是穿针引线

啦 就跟在嗦后面

西 是茶点味道香

然后再把哆来唱

音乐,多么美妙的一个词汇!不分语言,不分身份,不分性别,七个音符的组合就能汇集成一首美妙的曲子。孩子,是这世界上最纯洁的代表。当音乐遇到了孩子们,那就是天籁!拥有音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宝贵的财富,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正如海伦所说的那样:“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玛丽亚,正是通过音乐的力量勾起了孩子们压抑已久的,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心,让孩子们在享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当中找到自我价值。

上校先生看似理性得冷漠,实际上却饱含了深情,在玛丽亚的引导下打开心扉,以音乐为力量斗争命运,将音乐之声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情感

在我看来,上校将音乐之声诠释得更为深刻,是他真正去赋予了音乐灵魂与力量。在前半影片中,上校一直是以一种生人勿近的态度待人的,对孩子们也是以军事化管理的理念。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就是一个古板,严肃而又冷漠的海军上校,可是当你细细去品味上校的一些细节,我们不难发现上校在冷峻外表的背后,是隐藏在音乐背后的深沉而又伟大的爱。

影片中所有的歌曲,《雪绒花》是其中最忧伤的歌曲。相比于其他歌曲大多数是由玛丽亚教孩子们所唱的,往往以欢快积极的旋律为主基调,《雪绒花》是影片中由上校演绎的一首曲子,并且上校几乎仅唱了这首曲子。上校在全剧中一共唱过《雪绒花》两次,可是这两次相同的演唱,却饱含了他完全不同的情感。前者迷茫而哀思,后者悲伤而坚定。两次演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其实正是上校的成长。

我们不妨从上校两次歌唱《雪绒花》的前因后果以及思想感情探索他的心路历程。

第一次歌唱《雪绒花》,寄托了他对亡妻的哀思,前路的迷茫以及对孩子的愧疚

玛丽亚刚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时,上校去维也纳找男爵夫人,要求玛丽亚看住孩子们。可是玛丽亚在上校走了之后,带孩子们出去郊游并教会他们唱歌,希望孩子们可以在男爵夫人到来的时候表演歌剧欢迎男爵夫人。不巧的是上校提前回到了家,看着玛丽亚和孩子们弄得一身脏,还掉到了水里,一时间怒不可遏。玛丽亚在关于孩子教育方面与上校激烈争吵,他一气之下让玛丽亚卷铺盖走人。可就在这时,屋子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声音,这些孩子们正在用玛丽亚教给他们的歌曲去欢迎男爵夫人。

这是影片中非常经典的一段,上校在听到歌声后,那刚刚还对玛利亚怒目而视的眼光,一下子转为听到歌声时的疑惑,再转为知道这竟是孩子们的歌声时的惊讶,再到当他快步走到客厅时亲眼看到孩子们唱歌时的温柔和慈祥,和孩子们一起唱了起来。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上校和孩子们唱歌的时候,他的眼中含着氤氲,这是在妻子去世之后再也不曾听到的歌声了!他的目光满怀深情,却又暗藏着哀思,仿佛在追忆着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让观者无不感受到他眼中所蕴涵着的巨大的痛苦。这正是在这次机会,上校真正改变了对玛丽亚的看法。

在当天晚上,上校在影片中第一次歌唱了《雪绒花》,孩子们和玛丽亚一致请求他唱一首,他这才接过吉他。当唱到歌曲第二段的结尾:“永远守护我的家乡”的时候,他的眼神迷离了,望向远方,他一定是回忆起了与妻子和孩子们曾经快乐的生活。

可是当我们细细品味上校的目光的时候,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就能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20世纪30年代,正处希特勒大举入侵同化奥地利,整个国家处在将要沦落在德国纳粹的黑暗统治前夕。在希特勒高压政策的威胁下,奥地利同意了与德国合并。整个国家名存实亡,我想,此时的上校眼中,更多的还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前途的迷茫。或许,这正是古人所说的那种亡国恨吧。

第二次歌唱《雪绒花》,鼓舞了祖国人民觉醒,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从于纳粹的悲壮决心

上校和玛丽亚最终发现了彼此才是相爱的人,走到了一起。可就在他们度完蜜月归来的时候,奥地利的局势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到处都是德国人的军队和纳粹分子。表面上的和平合并其实暗流汹涌,只是掩饰纳粹吞并奥地利的掩饰。为了加强统治,纳粹要求权贵们的家中应挂上纳粹党旗。尽管大多数人不情愿,但是迫于纳粹的高压政策,几乎所有的人都屈服了这一辱国的要求。只有上校一家除外,上校不允许家中挂有纳粹的党旗,在他回到家中的时候,看到朋友麦斯为了保护他挂上的纳粹旗时,一把将其拽下并撕成两半。其实,上校对国家的爱远不仅如此,而是从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能体现出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对于别人说德国非常敏感,在德奥合并的大背景下,人人自危而不敢以奥地利人自居,可上校敢。即使是朋友麦斯试图说服他接受德奥合并的现实,上校也不顾情面,怒不可遏。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才有了上校第二次歌唱《雪绒花》的契机。柏林给上校来电,要求他到德国的海军基地任职,家人也要处于纳粹的监督之下,这在一向爱国的上校看来是绝不可能会答应的事情。可是纳粹势大,倘若不答应,妻子和孩子恐怕都不能保住性命,于是上校决定带着一家人 *** 。就在上校一家人准备逃出祖国的晚上,当他们刚一出门,就发现已经被德军包围。情急之下,上校以音乐会为借口,带孩子们去参加音乐会。纳粹一直强调德奥和平合并,为了给别人营造奥地利一切都没有改变的错觉,一时间也不好拒绝,只能同意了这一要求。

第二次歌唱《雪绒花》是整个影片的 *** ,爱国的情绪达到了顶峰,每当看到这段都不禁热泪盈眶。正如他所说的:“这是一首爱之歌,我知道你们会分享此爱,我祈求你们永远不会让它逝去。”唱到一半的时候,上校已经哽咽了,无法继续下去,妻子玛丽亚带着孩子们接着唱了下去。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顶峰,尽管场上的纳粹虎视眈眈,所有的奥地利人都和上校一家高声地歌唱了起来。

雪绒花,雪绒花,今晚我就要离去,愿你永远守护我的家乡......

结语

雪绒花其实寄托的正是战争年代,在德国纳粹的黑暗阴影下,勇敢爱国者宁死不屈的决心。它饱含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人民对国家的忠诚等各种复杂情绪。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决定了整个影片的感情基调,前半段轻快明亮,而后半段深沉忧伤。可以说玛丽亚为这个家庭带来了音乐之声,而整个家庭给所有奥地利人诠释了音乐之魂。

一部优秀的电影所包含的优秀特质是方方面面的,以上以根据两位主人公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实际上,电影中对于人物的塑造有很多,比如说修道院修女的成长,男爵夫人与上校的交往,麦斯在整个大环境下,其实是大多数奥地利上层阶级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对纳粹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却又想保全自身的心理。还有处在社会中下层阶级的劳夫,又代表了小人物在黑暗大势来临时的抉择。因此,影片虽然说的是上校一家,可是实际上却是20世纪30年代整个奥地利社会的缩影。

与战争片相比,这部电影是如此的温婉明亮却又直击心灵深处,我强烈推荐《音乐之声》!

更多音乐之声女主角玛丽马丁,音乐之声马丽亚性格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