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们生活中的
各种人和物和“网红”这个词
强力捆绑
商家们也由此进行“精准”营销
比如
同一类型、同一尺寸、
同一材质的餐盘
加上“网红爆款”、“ins风”、“牛排盘”等标签
价格就可以噌噌噌的往上窜
当9.9元的餐盘被贴上标签后
发生了什么?
刘女士正在进行房屋翻修,准备在电商平台选购新餐具。通过“餐盘”搜索页面,她看中了一款标价为22.9元的8英寸瓷质平底餐盘。由于店内没有刘女士满意的颜色,她再次使用图片搜索功能寻找类似的商品。
搜索后,刘女士发现,同样款式的8英寸瓷质平底餐盘在其他店内售价为9.9元,差价达10多元,且发货地均是广东潮州,这让她有些不解。
刘女士对两款餐盘页面内容进行反复比对发现,材质、尺寸都相同,只是售价更高的被贴上“高颜值”“网红爆款”等标签,售价低的则主推“简约风”“早餐盘”等概念。
标签溢价高达数倍
其实不仅是刘女士,在购物平台上,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最近刮起了一股露营风,露营的工具当然也跟着小火了一把,例如这个露营收纳箱。
随便一搜就是50+(还有100+的,没放出来),当红辣子鸡的价格就是不一样哈!
但是如果你用了“周转箱”这个关键词,和大号收纳箱差不多规格,只要15块多。
两者有什么区别?
无非就是
后者没有“复古”“露营”“轻奢”等
华丽的标签而已。
互联网营销师夏仪珍分析,消费者在搜索时会下意识从自己最直观的需求出发。例如,通勤场合或商务场合使用的商品,在不知道如何购买时,会倾向于带上“通勤”“商务”等标签。他表示,通过打上某些标签,日用品的溢价能达到2至3倍,文玩珠宝等甚至能达到5至10倍的溢价。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通过商品标签实现溢价属于营销方式的一种,而且往往强调功能性表现词汇的商品偏平价,强调产品功能以外的氛围、观感、体验等相关内容词汇的价格会更高。
谨防买产品成为买标签
分析人士指出,出现这种营销现状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许多网店商家并不直接负责生产,而是一个推销商品的卖货渠道。
夏仪珍说:“大家拿的是同一个货源,想要卖出更多商品就要在营销上‘下功夫’,包括精准定位的标签、图片展示和产品故事等,那么卖产品就成为卖标签。”对电商平台而言,这样的做法并未被排斥,“一方面,标签化营销属于商家的营销定位和策略,很难被平台筛选排查;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更高额的消费,平台的流量增加,某些平台的抽成和佣金等就更多,也就不会排斥这样的做法。”
消费者并不买账
通过标签抬价的营销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曝光,并衍生出一些“反制”手段。不少博主开始教网友如何搜索来避开溢价关键词,用1000块钱的生活费花出3000块钱的效果,例如,“化妆品收纳”改为搜索“桌面收纳”,“化妆刷收纳”改为搜索“笔筒”,“工装马甲”改为搜索“老头马甲”等。
有机智的网友表示:
“所谓的轻奢就是我要比别的贵点,
但又不至于贵到质量好很多。”
更多的(上过当)网友
对商家通过标签抬价的手段进行吐槽。
专家建议,在搜索商品时要避开精细化分类关键词,善用图片搜索、价格排序等功能,尽可能充分地对结果页面的各项产品进行细节比对。
最后再给大家
推荐一些搜索关键词
清仓、捡漏、工厂、撤柜、无盒……
尽量避开下面这些
网红、轻奢、商务、复古
(土豪请随意)
朋友们,省钱的招不用多说了吧......
(百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