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十大元帅个个都很牛,但论白手起家的本领,谁都不如贺老总!
有人说不对吧,别人不说,罗荣桓爆兵能力不是一绝吗?他在山东干了6年多,山东八路军最后将近30万;后来又在东北干了4年,东野发展为百万大军!
罗荣桓是很牛,但要看清楚,无论是山东还是东北,他都不是白手起家。在山东时有徐向前等人打下的基础,在东北更是有各地支援的11万精锐。
十大元帅中,真正的白手起家大师只有贺龙!
南昌起义前,贺龙已经做到中将军长,和刘伯承、叶挺以及 *** 地位差不多,不过,他们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刘伯承也是中将军长,而且还比贺龙早几个月当上军长,不过,刘伯承在南昌并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就是个光杆司令。
贺龙是实力派,是张发奎手下的大将,他带去南昌的部队足有2万多人,是起义的基本盘。但是,他的部队是自己一点一点干起来的,并不是张发奎的嫡系。
真正能算上张发奎嫡系的,应该只有叶挺和 *** ,他们既是同姓,又是广东同乡,同为粤军大将,当时张发奎是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叶挺是11军副军长, *** 是4军参谋长。
那个时候军阀混战,大小军阀把部队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贺龙作为20军军长,手下也算兵强马壮,但听到党要在南昌发动起义,立即把自己的部队双手奉上——说贺龙是原始股东、带资入股毫不过分。
南昌起义最终失败了——要去广东建立革命大本营,准备二次北伐——问题是广东是 *** 统治的核心地带,他们就是在那里发迹并发动北伐的,在全国的统治力量最强大。现在看起来,无论如何去广东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时起义的领导人都失去联系了,像周恩来、聂荣臻和叶挺他们和大部队失散,只剩极少数人。除了朱德和陈毅带了南昌起义余部800人上了井冈山和 *** 会师外,其它基本不剩什么了,贺龙也到上海隐蔽起来。
按照当时党的安排,贺龙和刘伯承等人是准备到苏联学习军事的。但最终刘伯承去了苏联伏龙芝军样,而贺龙却回了老家湘西,这是为什么?
两个原因,一个是安全问题,贺龙作为旧军队中的实力派、第20军军长,他的目标太大了,当时他被全国通缉,只能和周逸群过着非常隐蔽的生活,这是他最终没能登船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是个人意愿问题,贺龙很小就因生活所迫开始混社会,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更希望派他从事军事工作,而不是去苏联学习。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中国字都不认得几个,还要学俄语!”
在上海刚和周恩来重逢的时候,贺龙就表达了对南昌起义没有成功的遗憾:“部队都打散了,我贺龙一个人来见你,真是不甘心哪!”
所以,刘伯承去苏联学习之后不久,贺龙就和周逸群回到了湘西,在那里,有他不少旧部,他有信心从零做起,白手起家。
不妨先看看南昌起义时几位元帅的“身价”:
南昌起义共有7位元帅参加:
贺龙是20军军长,全军2万多人,来参加起义的就有8千人;另外朱德还有第3军军官教导团以及南昌公安局500多人。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 *** 并非第4军军事主官,聂荣臻没有军职,陈毅在起义前公开身份是准尉文书,林彪是第11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副军长叶挺,师长周士第,后来陈毅成为73团政治指导员)。
南昌起义之后,贺龙成为十大元帅中回故里拉队伍、白手起家的唯一一人!
贺龙为人侠义豪爽,本来就是江湖大哥类型的人物,这次回湘西几乎是只身返乡,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这是其他元帅都不曾经历过的。
朱德和陈毅率部和 *** 井冈山会师,好歹还有800名南昌起义留下的精英,以及湘南的农军上万人;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前已经是湘军的团长,部队不是自己的;徐向前在广州起义只负责过一支赤卫队,真正领导军队是空降鄂豫皖; *** 几乎没有率军独当一面的经历;林彪、罗荣桓当时在部队中只是连级干部;刘伯承空有中将军长这一高级职务,而聂荣臻当时都不算是职业军人。
上述元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部队都不是自己拉起来的。
所以,有些元帅后来在扩充兵源上很有成就,比如山东的罗荣桓和晋察冀的聂荣臻,但都不能算是白手起家,因为罗荣桓是带八路军115师去山东的,那时山东已经有山纵存在了,而聂荣臻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基本部队也是115师的八路军!
贺龙手下的部队是他一手拉起来的,一手带大的,但他从来没有把部队当成自己的个人财产。
他从上海和周逸群一同回湘西,没多久就拉出一个红2军团,就是后来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最核心部分。
贺龙率部参加了长征,红二方面军就是在长征途中正式成立的,到长征结束时,红二方面军还有1.1万人,战损在三大红军主力中算是最小的。
红一方面军,长征之路最长,最艰险,硬仗恶仗最多,早期还有个李德瞎霍霍(第一方面军大部分都是他霍霍没的),长征出发前8.6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7千多人。
红四方面军非常强大,长征开始时有8万精锐,但经过南下四川一折腾,到西北后还余下3万多人。
而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则是个奇迹,长征出发时1.7万人,结束时1.1万人。这固然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开始时间最晚,路线最短有直接关系,但和贺龙的带兵能力关系更直接。
正是因为长征期间的出色表现,以及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这一金字招牌,贺龙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才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师长——这时,贺龙的元帅军衔实际已经稳了: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和八路军120师师长,这三大超级职位傍于一身,想不当元帅都难。
实际上,贺龙也早就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元帅,早在1953年秋他赶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时,就说过“中央已经内定兄弟我是一名元帅了”。这时,距离正式授衔还有差不多两年时间。
1947年春,胡宗南重点进攻延安,党中央处在极大的危险当中,军委决定把张宗逊的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升级为西北野战兵团——这是贺龙的老部队。
不过,当时贺龙忙于晋绥事务没有在延安,因此中央决定西北野战兵团由彭德怀指挥。彭德怀时任军委副主席、 *** 副总司令和总参谋长等要职,但并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他等于是在指挥贺龙的部队。
部队换了领导,难免有水土不服的时候,比如独臂将军贺炳炎等人会和彭德怀发生顶牛,这时贺龙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给彭总背书,到后来,彭德怀指挥西北部队得心应手,这里面贺龙功劳最大,而且,贺龙叱咤风云大半生,最后却在西北给彭德怀搞后勤,居然连一句怨言都没有——贺龙的胸怀,确实非常人可比。
十大元帅中,贺龙排第5位,八路军时期,他的120师定位角色是“盾”,因此不像115师和129师那么出彩;解放战争时期,把部队交给彭德怀指挥,自己安心当个“押粮官”,只有在战争最末尾才过了一把战成都的瘾——如果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绩现醒目些的话,元帅排名肯定前移,甚至把林彪挤出前三都有可能。
贺龙的前期贡献太突出了,南昌起义带资入股,红军主力三大军事主官之一,又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师长之一,白手起家拉队伍的能力超过任何元帅,就算是解放战争完全隐身,也铁定是元帅——这在现实中有类似案例,比如完全没有在解放战争出场的徐海东大将,而且,大将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