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老周
摘要:农历壬寅年的大年初一,张艺谋的新电影《狙击手》上映,这是以抗美援朝志愿军狙击作战为背景的。只是当时志愿军没有“狙击”这个叫法,而是叫“冷枪”,自然也就没有狙击手的叫法,而是叫特等射手。今天就来聊聊狙击这个话题。
【公告:本号将迁至今日头条新账号“知兵堂老周”,本号将同步更新至2月15日,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支持】
农历壬寅年的大年初一,张艺谋的新电影《狙击手》上映,这是以抗美援朝志愿军狙击作战为背景的。只是当时志愿军没有“狙击”这个叫法,而是叫“冷枪”,自然也就没有狙击手的叫法,而是叫特等射手。今天就来聊聊狙击这个话题。
狙击的“狙”,从中文的字面上看,“狙”字从犬从且,“犬”就是狗,“且”是助力加力的意思,“犬”和“且”的组合,就是用猎狗来帮助捕猎,所以“狙”字在古代汉语里就是猎犬,在《说文》里就明确表示:“狙,一曰犬也”。现在的狙击这个词语,之所以采用“狙”,很可能就是因为猎狗在捕猎时,等待捕猎时机时潜伏不动,一旦发现猎物就猛扑上去,和狙击作战颇有神似之处。
现在汉语中的“狙击”其实是个外来词,源于日语的そげき(狙撃),是精确瞄准射击的意思,如今已经被广泛使用。其实在中文里源自日语的词汇相当多,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革命、纪律、组织、干部、政策、理论、卫生、代表等等,都是从日语而来。
在英语中,狙击是sniper。而sniper的本意是一种鸟类,中文叫鹬。十九世纪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非常热衷于捕猎鹬鸟,由于鹬鸟非常警觉,而且动作灵敏,所以捕猎鹬鸟就要潜伏隐蔽,耐心等待鹬鸟出来活动时进行猎杀。这和今天的狙击非常相似,所以后来这个英文单词就演变成了狙击。而精于捕猎鹬鸟的人就被叫作sniper,直译为“射鹬者”、“猎鹬者”,意译为“狙击者”、“狙击手”。
虽然“狙击”这个词语,不管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里,出现的时候都很晚,应该是到十九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普及,并被大众所接受。但实际上,狙击作为一种将自己隐蔽起来,伺机在远距离进行精准射击的战术,军事上很早就出现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85年——距今天差不多两千六百多年前,齐僖公突然去世,他在国外避难的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闻讯后急忙赶回齐国争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手下管仲就在半路上截杀公子小白,他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带钩,也就是腰带的带扣,但小白反应很快,立即装死倒下。管仲以为射死了小白,于是和公子纠就不再急着赶路,而是放慢速度悠哉悠哉回国。结果反被小白抢先赶回国即位,成为齐国新的国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素知管仲才干出众,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任命他为相,推行改革,使得齐国迅速强盛起来,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从这个历史典故来看,管仲显然就是一位执行远距离狙杀任务的狙击手,准头还是可以的,只是运气差了一点,竟然这么巧射中了带钩,稍微偏一点,就可能将公子小白射杀了。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中描述,公元194年,曹操和吕布作战,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被吕布的部将曹性冷箭射中左眼,夏侯惇伸手拔出箭矢,不料眼珠也随着箭矢被一块拔出,夏侯惇大叫“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张嘴就将箭头上的眼珠一口吞了下去。于是就有了“拔矢啖睛”这个成语。
不过,《三国演义》是三分历史七分演义,这段极富画面感的故事,在正史上只有夏侯惇在与吕布军队作战时被流矢射瞎左眼,既没有提到是曹性所射,也没有“拔矢啖睛”。如果不是战场上随机乱飞的流失,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远距离施放冷箭,那就明显是冷兵器时代的狙击作战了。
还有,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指挥进攻四川合川钓鱼山(今重庆合川钓鱼城)时突然暴毙。对他的死,有一种说法就是在钓鱼城下中箭而亡。从他都没来得及留下指定继承人的遗诏,说明他死得非常突然,就算是急病,也会有时间交代后事,所以被当场射杀的可能性非常大。
作为最高统帅的大汗,就算上了战场,也不会出现在最前线,肯定是相对安全的战线后方,在这样的距离,战场上漫无目的的流失即便射中要害也不可能一箭致命,如果确实是被宋军认定是高级将领而一箭射杀,那么这个箭手无疑是冷兵器时代极其优秀的狙击手。
进入热兵器时代,枪械比弓箭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精度更高,狙击作战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现代狙击的雏形,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大陆军的夏普少校发现,子弹如果用鹿油擦拭,不但能够更加方便装填,还能提高射程与精度。他就组织了一支小分队,专门进行远距离精度射击训练,在战场上就采取远距离精确射击战术,射杀了很多英军,取得了很大战果。当时,人们就将执行远距离精准射击的射手称为夏普射手(Sharp Shooter)。在训练及作战中,夏普射手由于要长时间隐蔽潜伏,贴腮瞄准,所以常常会头戴类似于今天特种部队戴的面罩,来保证瞄准时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所以也被称为“Mark *** an”,直译就是专注的人。
现代意义上的狙击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挑选一些擅长精准射击的士兵,让他们在战场上自由行动,自主选择目标,专门进行远距离精准射击。对东西两线的英法军队和俄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因此战争末期,吃了德军狙击手很大亏之后,英军痛定思痛,专门成立了狙击手学校,培养狙击手,来应对德军的狙击手。
就这样,狙击手,狙击作战逐渐被各国军队认可、接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狙击手在各国军队中已经比较常见。不过,中国军队在抗战以及解放战争中,狙击作战并不多,即使有也是零星的、自发的、偶发的,而不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理论支撑的。
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阵地战阶段,1952年初到1953年7月停战,志愿军在整个战线上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冷枪冷炮”运动,就是狙击作战——请注意,当时志愿军是没有狙击的叫法,而是叫打冷枪,也没有狙击手,而是特等射手。“狙击”这个名词要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普及开来。
志愿军不但有冷枪,还用使用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进行冷炮射击,不过火炮不是精确制导武器,而是进行面杀伤的,要打击点状目标,而且是不进行修正的情况下,首发命中确实很困难,冷炮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
根据志愿军公布的战果,整个“冷枪冷炮”运动总共毙伤敌军5.2万人。老周认为这个战果是有水分的,首先毙伤这个概念就比较含糊,具体多少击毙多少击伤,也不是很准确。同时,狙击作战的战果确认客观上也比较困难,当时志愿军就规定在冷枪射击后,如果射击的目标30秒没有再动,就可判定为毙伤。很显然这样的判定标准,是比较简单粗放的,目标在遭到射击后完全有可能30秒保持静止,或者立即进入射击死角隐蔽。另外,在战争期间,为振奋士气,对战果进行一些夸大,作为宣传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毋庸置疑,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确实给敌人造成了不小伤亡,特别是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慑,对于打击敌军的嚣张气焰,以及巩固战线,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例如,著名的上甘岭阵地两个高地之一的537.7高地就因为志愿军的狙击作战极为活跃,给对面阵地上的美军造成了巨大心理打击,轻易不敢离开工事活动,因此被美军敬畏地称为“狙击兵岭”。
如今,狙击作战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相对普遍的战术,不但特种部队基本上都在战斗小组这样的最基层编制中编入狙击手,而且在常规部队的步兵连一级单位都编有狙击手。
狙击作战,不但在特种部队的敌后行动,远距离狙杀高价值目标,而且就是在常规作战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狙击手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狙杀对方的军官、无线电报务员、机 *** 、迫击炮手、导弹操作手等高价值目标,从而对敌方的行动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一点,也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被各国军队所认识。
在娱乐圈,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狙击题材也是很受热捧的,因为狙击作战气氛紧张惊险,也很适合影视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还有拍摄成本低廉,不需大量的烟火特效,就连领盒饭的群众演员,也用不了几个。所以,狙击题材的战争片非常多,而且也很受观众欢迎。但在战场上,狙击作战远没有这样精彩充满戏剧性,而是非常枯燥,狙击手经常需要在一个狙击阵位一动不动潜伏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这样的定力和耐心,以及所接受狙击训练中的艰辛,普通人是很难想象的。而一旦狙击手的位置暴露,马上就会遭到猛烈的报复性攻击——机枪、迫击炮、枪榴弹,如果是财大气粗的美军呼叫炮火覆盖或者空中火力打击,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为在战场上,狙击手绝对是个极度危险的敌人,必须要确保清除,而且是不计成本的清除。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