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谢谢邀请~ 主要是怕撕逼,我很久没在知乎公开回答避孕方面的问题了,不过私信和值乎的问题我都有在答的哈。 首先,表一下态,作为一个前自然避孕行业从业人员,无论是长期避孕还是短期避孕,我都是绝对不会和我的女朋友使用任何激素类的避孕方法的。 激素类的避孕方法,比如题主提到的短效避孕药(The Pill),以及避孕针(Depo-Provera)、避孕贴(Evra-Patch)、 *** 避孕环( NuvaRing )、皮下埋植(Implanon)、曼月乐(Mirena)等,都是利于『孕激素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排出』这一基本原理,来实现非常高的避孕可靠性的(孕激素同时会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宫颈粘液的分泌,这两点也会在一定几率上增加避孕的可靠性)。是的,其实激素类的避孕方法是不需要雌激素来参与避孕的。比如避孕针、皮下埋植、曼月乐,这三种有效期较长的是纯孕激素,不含雌激素的;而短效避孕药、避孕贴、 *** 避孕环,这三种有效期较短的,是孕激素与雌激素复合型。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雌激素;短期的激素类避孕法为什么要添加雌激素;雌激素和胸部肿瘤有什么关系? 1、什么是雌激素? 雌激素_百度百科,百度百科里有雌激素的详细介绍,题主可以仔细看看。简单点说,女人的一切第二性特征,比如声音细、皮肤嫩、胸部和臀部的发育、 *** 和乳晕的发育、子宫内膜的生长、月经的形成等,都是雌激素的功劳。如果一个男人长期摄入雌激素的话(化学 *** 、药娘),他也会拥有这些女性的特征。而除了这些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区别之外,女性体内雌激素的靶器官多达200余种(我记得是这么多),也就是说除了第二性特征之外,雌激素对女性的骨骼发育、肌肉发育、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视力和智力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雌激素和女性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2、短期的激素类避孕法为什么要添加雌激素? 激素类避孕法利用孕激素抑制排卵这一现象就可以实现避孕的效果了。但是,一旦排卵被抑制,卵泡不再发育,女性的身体(具体点说,是卵巢内的卵泡)也将不再分泌雌激素了。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是由发育过程中的卵泡的卵泡液分泌的。 如上图: 而在使用激素避孕法期间,以上14项月经周期内的变化,相当于只剩第9~14项了,自然黄体14天左右的寿命变成了3个星期的服药期,而在这3个星期内,由于卵泡不发育了,人体也就不会分泌雌激素了。这时,如果不补充人造雌激素的话,就会出现雌激素的缺乏,而 所以,在使用激素类避孕法时,可以说同时补充雌激素是必须的。那么问题变了,为什么长期的激素类避孕法里只有孕激素而不复合雌激素呢? 题主你列的服用目标里的第一款药物是妈富隆的升级版,其实叫美欣乐,或者欣妈富隆,如下图: 这款短效避孕药所大力宣传的卖点,就是低剂量的雌激素所带来的低副作用和低患病(包括乳腺疾病)风险: 雌激素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不健康情况的出现,而雌激素的过量则会导致另一系列不健康情况的出现。而且短效避孕药所广泛采取的雌激素炔雌醇,与卵泡自然分泌的雌激素雌二醇性质并不完全相同。自然的月经周期内,大脑会根据体内激素的含量做出实时的调节,实现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用激素类避孕法接管激素平衡,或者说人为地通过药物来控制激素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实际上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体重的人,应该按照自身的情况以特定的周期来摄取特定剂量以及特定类型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而现实情况是大家虽然情况不同,但是服用的药物是基本相同的。 长效类的激素避孕法由于是一次性将药物或者携带药物的硅胶容器植入或者注入女性身体内的,因此很难实现低剂量雌激素的持续释放,如果增加与孕激素相应剂量的雌激素,则很有可能导致短期内雌激素的大量摄入,使女性遭遇强烈的副作用以及乳腺、子宫、卵巢、心脑血管等雌激素靶器官患病的高风险。所以,长效避孕法不是不想加雌激素,而是加不了雌激素。 3、胸部肿瘤与雌激素? 如果以上的内容你都仔细阅读了,那么你应该清楚了。雌激素会使乳腺增生,在雌激素过量时,乳腺过度增生,容易出现肿瘤甚至癌症等疾病;在雌激素不足时,乳腺不再发育甚至萎缩,患病风险降低。 我们再来看一下主流短效避孕药的禁忌症: 妈富隆:已知或怀疑性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如生殖器官或乳腺恶性肿瘤) 美欣乐:已知或怀疑存在性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如生殖器官或乳腺恶性肿瘤) 优思明:已知或怀疑存在受性甾体激素影响的恶性肿瘤(例如:生殖器官或乳腺) 达英-35:已知或怀疑生殖器官或乳腺存在受性甾体激素影响的恶性肿瘤 虽然都是把恶心的肿瘤才列为禁忌的,但是个中风险,题主自己掂量吧。 最后总结下为什么我不推荐,并且自己坚决不会和女朋友采用激素类的避孕方法吧: 肥胖、情绪波动、 *** 降低、不规则的 *** 出血、闭经之类的副作用什么的我就不提了。 以短效避孕药为首的激素类的避孕方法通过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来实现非常高的避孕可靠性,其本质是把女性的生育力作为一种疾病来治疗。治疗期间女性的卵巢失去排卵的功能,只在短暂的停药期得以喘息。长期的功能性抑制可能会对卵巢产生难以逆转的伤害(卵巢早衰),而卵巢停业时的雌激素含量完全由药物来控制,不同体重、体质、年龄的人摄取同样剂量的雌激素而引发的雌激素含量过高或者过低,会导致女性患妇科肿瘤、血栓、中风、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的增加,以及身体肌肉含量、骨质含量的降低。 因此,作为前自然避孕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有可靠性同样非常高,又不伤害女性健康的自然避孕方式时,我是绝对不会选择激素类的避孕方法的。 PS:我当然知道国外人民,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短效避孕药的态度啦。现在在YouTube上搜索短效避孕药(the Pill),绝大部分相关视频都是呼吁女性停药的。在60年前那个缺乏有戏避孕方式和相关研究的年代,短效避孕药的出现确实是解放女性的。而这种以抑制女性基本性别功能来控制生育的『解放』,在现在看来,或许称之为『沦陷』更为合适。 附视频:⑨评短效避孕药——避孕药之殇--Sweetening the Pill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92756815/sweetening-the-pill-a-documentary/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