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个嘟 *** 转,风调雨顺就太平啊年。”这是张掖第一部民歌音乐专辑《张掖民间小曲子》里的歌词,名叫《膏药匠词曲》,是甘州社火里必不可少的唱词。这套音乐专辑的作者,是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李家墩村一名年过花甲的普通老人。
用4800个日日夜夜守住非遗
历时3年,踏遍30多个乡镇、走访100多位民间老艺人、搜集整理200多首“甘州小曲子”词谱;自费整理出版书籍《甘州民歌小调 *** 》,光碟《张掖民间小曲子》《张掖民歌》;自发成立民间艺术团,让“甘州小调”“甘州社火”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活态”传承;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等。这位老人,名叫李建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小调”“甘州社火”的传承人。
从2005年至今,整整14个年头,4800多个日日夜夜,他凭着对民间文化的一腔热血,默默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通过“甘州小调”“甘州社火”记住了老张掖浓浓的乡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不务正业”的农家汉
甘州小调是千百年来流传于甘州大地的民间艺术瑰宝,真实地表达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也透射着河西地区的历史文化、民间风俗与生活状态,历代在民间广为流传。李建成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利用农闲时间学习乐理,抚琴弄弦,谱曲写词,可以说是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插科打诨句句逗人。1977年恢复高考,可惜因几分之差,与高校失之交臂。从此,他白天下地劳作,晚上伏案整理。
2005年,在一次社火表演中,他听到了一些变了味儿的小曲子后,就再也坐不住了。说干就干,为了记全一首采集的曲谱,他常常要熬上几天几夜。最后,他请市、区文化馆的专业音乐老师对整理的词谱进行修正,才最终定稿。因此,四乡八邻的人常常嘲讽他“不务正业”,但他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守护非遗的倔老头
2005年至2008年,李建成的足迹踏遍了甘州区和临近的民乐、山丹、临泽等县的30多个乡镇,有时甚至走到酒泉和武威等地。在搜集整理“甘州小调”过程中,逐字逐句记录、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
李建成说:“我脾气有点‘倔’,生活上带来的困难可以克服,可文化遗产一旦消失,永不再生,这就是我的担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时间的奔波,他把搜集整理的《海水潮》《纱帽翅》《拉骆驼》等80首曲子,自己掏腰包,结集成了《甘州民歌小调 *** 》正式出版。后来他又请民间艺人原汁原味演唱录制了《张掖民间小曲子》《张掖民歌》,制成光碟发行。他也成为编辑出版张掖民歌的第一人,一时间,吟唱“甘州小调”的场景在张掖随处可见。
家喻户晓的文化人和乡愁守护者
如今的李建成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名人,村民们也对他开始“刮目相看”,对他和他的团队竖起了大拇指。他自己也获得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甘肃省农村实用人才正高级二胡演奏师,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西学院河西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客座教授等诸多荣誉。
2017年5月26日,由省市艺术家创排、甘州区民间艺术团全体演员演出的原创地方民俗舞台剧《甘州民谣》,在张掖三馆演会中心首演;2018年11月,“中华颂•长丰杯”第九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落幕,《甘州小调》在此次大展中荣获铜奖,甘州区民间艺术团也成为甘肃省唯一入围此次展演的民间文艺团体。
现在,年过花甲的李建成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通过《甘州民谣》和其他各类民俗节目的常态化演出,让非遗活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爱非遗,记住老张掖人的乡愁。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