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著名导演冯小刚,曾在公开场合抛出过一个石破天惊的“垃圾论”。
“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才有那么多垃圾电影。”
“从头到尾都是被观众逼的。所以,垃圾观众才是垃圾电影的罪魁祸首”。
把垃圾电影的锅,甩给普通观众,这一手“吃饭砸锅,端碗骂娘”的操作,很符合“小钢炮”的风格。
在歌坛上,李宗盛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猪食论”。
“听众是无辜的,你喂他猪食,他就会变成猪。”
李宗盛认为,音乐产业需要自省自觉,要把听众当人对待,不要给他们喂“猪食”。
同样是行业领军人,看看歌坛教父的格局和逻辑,大导演冯小刚那点觉悟,该脸红了。
顺着这个话题,我们再来看看今时今日歌坛的“病态现象”。
2023年的歌坛新晋顶流,莫过于一夜爆红又争议不断的《早安隆回》。
从走红到上春晚,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热度至今仍是方兴未艾。
《早安隆回》的走红,“球王”梅西功不可没。
世界杯决赛夜,梅西接过大力神杯的画面,被国内网友配上这首《早安隆回》。
热血的夺冠画面配上了昂扬的曲调。
梅西小跑的步伐配上了轻快的节奏。
音画协调一体,完美踩点,旋律富有 *** ,充分激发了看客的肾上腺素。
一夜之间,这一首《早安隆回》播放量突破100亿,爆红网络。
紧接着,各路舞蹈视频、翻唱视频接踵而至。
甚至不少明星大咖,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湖南省隆回县把它当作“县歌”,大街小巷乃至乡村大喇叭,都在循环播放。
世界杯的讨论度都已经过去了,它的热度还在持续不断高涨。
创作者袁树雄登上2023年的湖南卫视跨年春晚的舞台,歌曲的热度借由芒果台的影响力,得到了二次发酵。
半个月后,这首歌又一路杀到了春晚舞台上,升级为《早安,阳光》。
从网络,到国民大舞台,《早安隆回》彻底红了。
截至目前,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00亿次,远甚于前段时间《孤勇者》的400亿播放量。
与大红大紫相伴而来的是争议:低俗、难听、油腻、抄袭。
冤不冤?配不配?
编曲,似曾相识
在所有的争议中,最戳脊梁骨的莫过于“抄袭”二字。
不少网友表示初听这一首歌时会有熟悉感。
“以为是老歌翻唱,重新填了词。”
“以为是几首老歌的串烧。”
因为听感与多首歌曲有相似度,《早安隆回》被指抄袭、拼凑多首歌曲。
被提及最多的几首歌曲是《Aloha Heja He》《歌声与微笑》与《喀秋莎》。
与《Aloha Heja He》的相似部分是全曲的 *** 走向、乐器编配和节奏型。
两首歌的 *** 部分,还都采用了人声合唱的处理。
“照亮我一路前行”这一句,又与《歌声与微笑》里的“请把我的微笑留下”的旋律相撞。
与《喀秋莎》相似部分是间奏的口哨声。
巧合之处太多,质疑声不绝于耳。
是否东拼西凑而成?
是否构成了抄袭?
即便讨伐之声滔天,但不得不说,这些“异曲同工”之处,与抄袭的界定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
虽然 *** 、节奏有相似,但因为旋律的线条不一致,难以在法理上料定是“借鉴”还是“抄袭”。
其次,歌曲中某一句或者间奏相撞,更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
正如袁树雄回应质疑时所言:“我可以摸着良心,说自己绝对没抄袭。”
良心有没有,你不知我不知,天知地知他知。
究竟是“全盘模仿”,还是“有意抄袭”,你不知我不知,天知地知他知。
歌词,莫名其妙
除了“抄袭”,“土和俗”也是不少人对于《早安隆回》的第一印象。
它过于“复古”。
乍一听,不像是2020年代的新歌。
像是千禧年代,与《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同批次的产物。
偏离旋律赏析,也因为歌词缺乏文学性,而滑向“肤浅”。
创作意图是歌颂家乡,传递能量,上来却是“我的baby”。
写给意中人的歌出现“baby”不违和,写给孩子的歌出现“baby”不违和,爱豆写给粉丝的歌出现“baby”也不违和。
但在一首以“歌颂家乡”为主题的歌曲出现时,就有些轻佻了。
试问,谁会用亲昵又暧昧的语气,把自己的家乡称作“宝贝”。
这既不庄重,也不亲切,却很油腻。
像是“甜蜜的梦乡”、“贴心的温暖”、“美丽的心情”这些句子仅仅是词语的排列组合。
没有押韵,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直白且死板。
无从给人以文字的美感,不留丝毫想象空间。
唯一的可取之处是成功做到了“通俗易懂”四个字,通俗到如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题:形容词填空练习。
“灿烂的曙光”、“崭新的黎明”、“勇敢的前行”这些重复出现的字眼,也有摘抄小学生满分作文或是公文之感。
来来去去都是平平无奇的字眼,内容苍白,毫无文采可言,甚至没区分“的地得”的使用。
最让人无语凝噎的莫过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网络古早时期被QQ签名滥用的八个大字,原本就带有蹩脚气质。
更别提,上承“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下接“你是我夜空中最美的星”,整首歌罕见的比喻句,也是烂掉牙的老套。
好似班上成绩倒数的同学,想给隔壁班漂亮女生写情书诉衷肠,搜肠刮肚只憋出了这几句。
不仅不像为歌颂家乡所作,还有扑面而来的狗屁不通感。
被批量生产的神曲
在短视频爆红的年代,这样的网络神曲并不罕见。
类似的,还有此前爆红的《白月光与朱砂痣》《绿色》《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黑桃A》等网络歌曲,数不胜数。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口水歌”。
也有着同样的特征:旋律简单而洗脑,歌词浅显而生硬。
这些歌曲的流行,与短视频的红红火火是同步进行的。
短视频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和内容量被压缩。
打开短视频软件,手指划拉一下,就能在十几秒的时间里,接收到新咨讯,达到解压的效果。
“耐心”成为了稀缺品,许多人不再愿意阅读长文本,不再乐意听一首完整的歌。
因为接受新资讯与听歌的需求,十几秒就可以满足。
网络神曲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络神曲,第一要义便是,在这十几秒钟内,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是否新颖,是否有深度都是次要,重要的是足够洗脑,能让人在短时间之内记住,在短时间内让人产生“听觉快乐”。
一首歌即便初听的时候再觉得难听,听个十几遍,旋律烙印在了脑海里,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地自动播放,总归会上瘾。
因为符合传播规律,也总有人乐意批量制造它们。
别说,还真有音乐制作公司专门从事这一行。
他们有专门的软件,可以把热门的网络歌曲纠集起来,然后统一分析、抓取其中热门旋律、字眼。
仅仅4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出一首网络神曲。
音乐制作公司,从引领大众审美,到刻意放低姿态,迎合大众审美。
在此态度转变下,制造出来的歌曲质量,是高了还是低了,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短视频的火热也使得音乐的门槛降低了。
从前,唱片公司是音乐的主要制造商,他们的存在为音乐质量做了把关。
从创作者到制作公司再到发行,重重把关。
过于粗俗的,回炉重造。
有抄袭嫌疑的,返工降重。
一首歌能问世,质量不会太低。
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上传歌曲。
即便没有相当的乐理知识,也可以写好歌词,请专承音乐制作的人帮忙编曲。
后期再上传到网络上,就成了自己的“代表作”。
歌曲的质量,则泥沙俱下。
网络神曲被批量制造的年代,袁树雄可谓生逢其时。
袁树雄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袁树雄创作这一首歌的意图,也有着投机取巧的意味。
这一首歌发行于2020年12月。
在创作之初,他就把“传唱度”纳入了创作标准。
“节奏要轻松”。
毕竟,比起低沉的旋律,大众更愿意听积极向上的歌曲。
“ *** 部分要合唱。”
合唱,最能够调动集体的热情。
“旋律跨度不能太大,否则不适合传唱。”
只差一点,便把“要市场,不要逼格”写在了脸上。
据袁树雄所说,从制作到成型,这首歌只花了三天时间。
写歌第一步,先写的是歌词,在歌词中定下基本的含义和精神。
在写歌词的时候,袁树雄已经依靠积累在脑海里的“音乐元素”,基本敲定了旋律。
花了一晚上,就完成了词曲大致的构思。
花了几分钟,就制作好了小样。
于是粗略修改几遍,一首歌就完成了。
不得不说,相比于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花一些时间琢磨一下市场的偏好,的确更容易接近成功。
袁树雄现身说法,印证了“选择比努力重要”这一句话的正确性。
即便争议不断,《早安隆回》依旧在网络上收获了一大批自来水。
他们容不得别人说这首歌半句不好。
“抄袭怎么了,你行你上啊。”
“酸的啊,都是嫉妒。”
这样“你行你上”的言论,情感甚于逻辑,混淆了“运气”与“实力”。
一方面把运气因素归纳到实力上,认为没有占据流量风口,没有大红大紫,就称不上有实力。
一方面又迷信社会达尔文主义,觉得胜者为王,没功成名就的都不配有评价的权利。
照这个说法,人没有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也不必想着读书成才了。
从此以后,上网冲浪也应该上传学历和薪资证明,满足一定的门槛才可以发表评论。
讲实力时,又坚持相对主义,觉得存在即合理。
“大众喜欢就是好歌。”
“不管抄没抄袭,大家喜欢听就行”
照这个说法,版权法的存在也没有必要了。
微妙的护崽子心态,使得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双向奔赴”。
二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闭环,相互取暖,彼此找补。
大家说《早安隆回》是口水歌,他回应:就是因为歌词直白、接地气,大家才那么喜欢这一首歌。
大家说他涉嫌抄袭,他回应:节奏和风格相似的歌曲多得很,正常得很,音乐风格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大家共享的。
“你这么说,那你也去凑一首出来。”
言下之意,他歌词过于肤浅,编曲有抄的嫌疑,但“我就这样,你抓不到把柄,你奈我何”。
看似没有错处,但难掩得逞后的窃喜。
一切都有受众兜底,受众就是他的后台。
作词肤浅、作曲敷衍都可以合理化为“朴实”与“接地气”。
谁也拿他没办法,毕竟“群众喜闻乐见”是最坚不可摧的挡箭牌。
而这首歌的拥护者,也误把创作者刻意的向下谄媚,理解成了“共情”,成群结队自发地为他鞍前马后。
法无禁止这样的投机主义,但华语乐坛日渐“肤浅”的锅扣在这一类创作者头上,也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