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日前,“一夜捕捉4000斤黄鱼,价值400万”这一话题上了热搜,吸引了无数网友的讨论和热议。不过当记者采访后才知,这批大黄鱼总计卖出957万元,其均价多达2000元/斤多!
当事人是宁波象山的船老大林海平,他面对镜头十分兴奋,表示这是自己29年渔业生涯中最幸运的一次,一晚上捕捉了4000多斤大黄鱼。#渔民一网野生黄鱼卖出957万高价#
当时他和船员在东海165海域作业,不少人都在这一海域爆出大丰收。当天晚上,林海平和另一艘渔船合作捕鱼,晚上10点左右起网时,看到渔网里的大黄鱼,工人们目瞪口呆,因为网里金灿灿一片,毫无疑问,唯有大黄鱼才有“土豪金”。
林海平见状,当即下令前往码头,经过一天的奔波,船只到达石浦码头,而此时不少人围观,都在等待野生大黄鱼问世。
经过统计,这批大黄鱼总计160多箱,累计总达4000多斤,鱼多半重达2斤左右,大点的4斤多。早在海上时,就有不少渔商打电话咨询,希望能够购买这批大黄鱼。
经过商讨后,林海平将这批鱼卖给了四家批发商,其中1斤重的1300元,2斤重的2100元,3斤以上的2900元,如此一来,大点的一只可卖到5万元左右,这批大黄鱼累计售价975万元。
林海平表示,每年年关前都是大黄鱼最为活跃的时候,同时也是市场上野生大黄鱼最值钱的时候,其收购价比平时高上几百元。原本估计能卖出400万元,没想直接翻了一倍多。
不过,这则新闻传到网上后,很多人好奇,人工养殖的大黄鱼才不过20元/斤左右,为何野生的高达2000元一斤?凭啥这么贵?
01、大黄鱼特性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它没有鳞片,外观似鲟鱼,主要活动于西北太平洋,如日韩、越南、中国沿海,在我国主要活动区域为黄海南、南海、东海。
大黄鱼主要生活在60米以下的海域,是一种洄游性鱼,其产卵地多,主要分布在江浙沿海,而产卵场海域水深不超过20米。通常在15-17℃的海温下产卵,21-22℃时产卵期结束,一次可产10-100万粒,20℃海温下33小时即可孵化。
大黄鱼生长速度慢,通常2年可长到1斤左右,但随后长速放缓,越长越慢,2斤重的3-5年,5斤重的需要8-10年,10斤以上的需要20-30年。
而它的营养十分丰富,对人体有着非常高的滋补作用,食药价值奇高,因而深受喜爱。其实早在古代时,人们就酷爱大黄鱼。因它鱼唇点缀着朱红,且浑身金黄,古人认为其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捕捉大黄鱼,两晋时期,它就已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然而,这样一种美食,70年代后却愈发稀少,其价值也水涨船高。
02、从猪肉价到千金难买
其实,在80年前,我国的大黄鱼数量一直很高,是一种经济鱼类,可规模化捕捞,当时的价格也不是太高,甚至50年代才不过六七毛一斤,一斤大米就可换上一斤鱼,当时的大黄鱼和猪肉一个价,很多渔民直接挑着担子在路边叫卖,生怕不能及时卖出去。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955年时,惠来县曾一次捕捉196.4吨大黄鱼,可见当时数量众多。1957年时, 温州渔民一年捕捉10万吨大黄鱼,因数量多,当时黄鱼一斤才不过5分。
1974年时,野生大黄鱼的捕获量为20多万吨,然而,这之后大黄鱼数量就开始锐减,也就是说20年时间,东海大黄鱼就已被捕捉一空,80年代后,人们只能开始人工养殖。而如今野生大黄鱼年产量不足万吨。
那么,如今野生大黄鱼的价值有多高?
如去年3月份,象山一渔民捕捉7斤重的大黄鱼,卖出了7万多元。再往前,一渔民抓获9.2斤的大黄鱼,卖出了14.5万元。2020年8月,一钓友钓获5.7斤重的大黄鱼,卖出10万多元。
野生大黄鱼之所以价值千金,说到底还是因过去人们的过度捕捉,以至于大黄鱼数量难以恢复,甚至被评为极度濒危物种。
03、野生大黄鱼之困
市面上出售的,基本是人工养殖的,其价格便宜,一斤20-30元,相比野生大黄鱼口感略差一些。其实,早在80年代时,人们就开始人工养殖技术的攻克,1993年时人工技术开始突破,2000年时彻底掌握人工养殖技术,2018年时人工大黄鱼产量达近20万吨。
按理说人工养殖的大黄鱼技术成熟,不需要再担心大黄鱼灭绝之危。实际上,人工大黄鱼和野生的已并非同一类鱼,人工养殖的因基因变异,缺陷越来越多,不管是身体颜色还是大小,都和野生的不同。
有专家表示,如果野生大黄鱼灭绝,那人工大黄鱼是无法当做活体,重新孕育出野生大黄鱼。因此,接下来人们仍要继续保护野生大黄鱼,避免其灭绝。
实际上,随着野生大黄鱼价值的不断增长,捕捉力度仍旧很大,因而这么多年过去,野生大黄鱼种群仍没有半点恢复。如果渔民仍继续大量捕捉,那野生大黄鱼种群将彻底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