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图为《民间文学》1958年5月号杂志刊登的由 *** 汉中地委宣传部搜集的《十送》。
图为《民间文学》一九五八年五月号。
图为《民间文学》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号。
图为向成忠。
图为民歌收录者符文学。
图为樊建源。
在中国 *** 建党93周年之际,大型军旅电视剧《十送红军》在央视的热播,将半个多世纪历久弥新的经典红歌《十送红军》再一次推向了人们关注的巅峰。然而,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地球人都知道”的江西民歌,歌词却源于陕西南部的大巴山区,你会相信吗?
在记者的深入探寻之下,一个被人淡忘在历史长河中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史料表明:《十送红军》词作源于陕西镇巴民歌,也就是巴山民歌。
而这个流淌在数亿人血液中的民歌诞生地的新证,不仅不会冲淡人们对于这首经典民歌的深情记忆,反而更坚定了人们的认识,即当年中国 *** 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是血肉相连的;她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是深深植根于亿万劳苦大众之中的。
向成忠
用1958年出版的专业刊物举证
散见于网络媒体的文章 《唱遍神州的<十送红军>源自陕西镇巴》 (以下简称 《唱遍神州》)发表后,已经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篇署名向成忠的文章,以其力求严谨的考证和确凿的证据——1958年 《民间文学》11月号中刊载的巴山民歌 《十送》,几乎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作者一个肯定的结论: 《十送红军》词作源于陕西镇巴民歌,也就是巴山民歌。
向成忠何许人也?竟试图颠覆亿万人长达半个世纪的记忆。
记者通过采访得知:向成忠曾担任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博物馆馆长,2013年退岗,现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干部,兼任县红军文化研究组组长。
依照向成忠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了原版的1958年 《民间文学》11月号总第43期第17、18页刊载的,署名为富饶的镇巴歌谣 《十送》,部分内容如下:
《镇巴歌谣》
《十送》
一送红军下南山,
秋风细雨缠绵绵,
山里野猫哀号叫,
树树梧桐叶落完,
红军啊!
几时人马再回山。
……
再看看今天流传甚广的 《十送红军》歌词:
一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 (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 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 叶呀叶落完
问一声亲人 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 (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 (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 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 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 (介支个)红了天
……
在 《民间文学》杂志的网站上,对于杂志是这样介绍的: “中国创刊最早、级别最高的国家级故事类期刊,刊名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显然, 《民间文学》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经是人们熟知的全国性专业期刊。
将1958年11月号陕南镇巴的 《十送》与后期演变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歌《十送红军》对比发现,除少了四段送别内容外, “一送” “五送” “十送”的内容两个版本均能够相互对应, “四送”和流传版本 “三送”相对应, “九送”和 “七送”相对应, “三送”和“九送”相对应。
而从整体内容、行文方式、结构组成等方面不难看出, 《民间文学》11月号的 《十送》已经是基本成熟的作品,后期流传版本的歌词和镇巴歌谣有着极大的血缘相似性。
朱有炽
一个并不神秘的歌词传唱者
在一篇署名为杨鸿江的 《红色税务局长与<十送红军>》的文章中,作者曾明确提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朱有炽 (也有误传为朱有志的),认为他是镇巴民谣 《十送》的歌词传唱者。
文章称,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1933年, *** 川陕省委在通江县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川陕苏维埃赤北县苏维埃 *** 在川陕交界的两河口一带,今属陕西省镇巴县。当时20多岁的镇巴县永乐乡青年朱有炽经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傅钟介绍加入了中国 *** ,并在不久后被县苏维埃任命为川陕省赤北县苏维埃 *** 税务局局长。
朱有炽在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革命歌曲。他创作、收集的许多歌曲,至今当地还有人会唱。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群众创作了送别红军的民歌 《十送》,留在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的朱有炽将歌曲整理加工后保留了下来。
向成忠在 《唱遍神州》一文中不但介绍了朱有炽这位民歌传承人,还同时将新中国成立后的搜集整理人一并展现出来。
1956年秋,镇巴县 *** 民政科文史收集者符文学到简池、永乐一带普查红军烈士、了解红军史迹,收集了《十送》歌词。
符文学曾著文谈起这段经历:“建国后,在1956年的秋末冬初,我到了永乐乡后,乡上让我到西乡街(两河口)找朱有炽。朱有炽知道很多革命历史和红军烈士人物的情况。他曾任过川陕省赤北县苏维埃税务局局长,那时已加入中国 *** ;其妻陈昌秀和他同时入党,并任两河口乡苏维埃妇女委员长。我到西乡街找到朱有炽后,先谈了有关革命烈士和革命斗争的史实后,他顺便唱了歌谣 ‘徐向前到川陕,空山坝扎营盘,恶人个个脑壳砍,打得川军垮了杆’等。他还说,我还有一首较长的,共10段,歌名叫 《十送红军》。接着他哼唱,我就记录,记录毕了又念给朱有炽听,有错的地方就纠正。回到县上,我将这首歌谣加以整理,以富饶为笔名寄给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民间文学》编辑部。”
两年后,即1958年11月号的 《民间文学》革命歌谣栏目中发表了 “镇巴歌谣” 《十送》。显然,西乡街便是镇巴歌谣 《十送》的发源地。
符文学在今年年初已去世,向成忠对记者表示: “符文学是我县政协文史委干部,几十年搜集整理文史资料,主要是红军史料。他退休20多年,还一直关心收集镇巴文史资料。我和他是工作中的老朋友,他也是我的良师。”
向成忠还给记者提供了由符文学撰写、曾刊登于 《汉中日报》的 《<十送红军>全国唱歌词源于镇巴县》。符文学在文章中回忆: “1958年12月上旬的一天,我去渔渡公社办事……走到邮局营业室,一位老同志转给我一封信,是中国民间文艺杂志社寄来的,信封上写着: *** 镇巴县委符文学转交富饶 (系符文学的笔名)同志收,拆开一看,是杂志社给汇的稿费20元。”
根据符文学统计,1959年1月,高鲁、田海燕将歌谣 《十送》收录于《红色歌谣集》一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7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再版,书名改为 《红军歌谣》, 《十送》仍在其中。1978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歌谣选》第一集(近代歌谣), 《十送》亦被收录其中,署名为:川陕根据地镇巴,朱有志 (镇巴县委宣传部笔误, “志”应为 “炽”)唱。1981年6月,川陕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编、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川陕苏区红色歌谣选》一书,将 《十送》收录其中,署名为:陕西镇巴朱有志 (炽)搜集。1988年,镇巴民间文学集成编委编辑出版的 《镇巴县歌谣集成》里的 《十送》,演唱者为朱有炽,采录者为符文学。1995年7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可爱的家乡》丛书《可爱的镇巴》一书中的 《十送》,署名搜集人为符文学。1996年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镇巴县志》,专将符文学搜集的 《十送》载入其中。
据 《汉中日报》报道,在最新的汇集镇巴原生态民歌1000首,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书名、音乐家赵季平作序的《镇巴民歌总集》, 《十送》仍名列其中。
樊建源
八旬老人的记忆牵出新佐证
在网络上,键入关键词 “《十送红军》歌曲”,搜索结果近40万条。《十送红军》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中国,还辐射到了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10多个国家。
民歌曲作者朱正本曾向媒体表示:“这几年,我通过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寄来的版权使用清单才知道,原来真的有很多国家都引用过这首歌。”
2011年5月3日,一份 《文摘》报刊载的报道让年逾八旬的退休老人樊建源如鲠在喉。
这篇刊载于 《北京日报》的文章《<十送红军>曲作者身份隐瞒40年“违令”成就经典》的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有的媒体刊载时的标题已经直接改为 “《十送红军》非民歌,乃作者无奈自创”。
记者与樊老先生联系后,找到了这篇文章。
该报道主要讲述 《十送红军》词作者张士燮和曲作者朱正本的创作过程和署名之变。其中提到,1961年,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给空政文工团总团布置了一个任务,即3个月内创作一台革命历史歌曲晚会,还提出一道“禁令”: “一定要采集革命历史歌曲,而不要新创作。”接到这个任务,相关人员紧急行动,但是在再现红军告别苏区开始长征的主题时,却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的不舍之情。
此时,这篇文章写道: “不管刘司令的 ‘禁令’了,创作一首吧。”几位创作者的大胆之举,便成就了后来这首 《十送红军》。
文章还提到: “巧合的是,接到那次创编任务之前,几位创作者曾分头去过江西采风。根据采风素材,张士燮很快便交出了歌词,同时,为了‘怕絮烦’,将 ‘十送’减少了 ‘四送’。即便少了 ‘四送’,整首歌唱下来也需要近15分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创编 《东方红》的时候,几次想要收录此歌,最终只得放弃。”
看到 “《十送红军》非民歌”这样的标题,早已过了 “从心所欲”年龄的樊老先生坐不住了: “基本的事实是不能歪曲和篡改的。”
樊老爷子一辈子爱好文艺,先后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文艺刊物上发表连环画、曲艺、书法作品。
老人回忆,1958年,他在汉中歌剧团工作时,曾被地委宣传部抽调帮忙整理民间文学,当时整理人员将镇巴县送来的民歌 《十送》进行整理,以汉中地委宣传部的名义寄给 《民间文学》,在 《民间文学》第四或第五期刊发出来,他的印象极深刻。因为《民间文学》给这首民歌的评价很高,称它为 “最好的诗”。
然而遗憾的是,樊老先生自己手中已经没有那份1958年上半年的《民间文学》。
“难道 《民间文学》在同一年,两次刊发了这首被他们视为 ‘最好的诗’的 《十送》?”
找到这本刊物,一切迎刃而解,而且是 《十送》公开见诸全国性媒体更早的佐证。
经过几番努力,记者终于找到了樊老先生说的那本 《民间文学》1958年5月号。
在这本刊物中,记者从目录中找到了 “《陕南红色山歌二首》 *** 汉中地委宣传部搜集” (36页)字样。
记者翻开第36页, 《陕南红色山歌二首》为大标题,大标题 *** 明 “ *** 汉中地委宣传部搜集”,两首山歌以两栏排版方式顺序排列。第一首便是《十送》,并在 《十送》标题下明确注明“镇巴简池区永乐乡朱有志①唱”,在页面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 “①1933年任赤北县税务局长”。 (朱有志和朱有炽为同一人,在上文已经叙述,不再赘述。)
散见于媒体的几个质疑与推论
质疑之一: “包谷”是哪里的方言?
曾经有人质疑江西井冈山没有包谷,这样的质疑可能还有一种更合理的理解,即江西井冈山确实有玉米,但是在江西方言中并不把玉米称为包谷。在百度百科 “玉米”的词条解释中写道,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江西称包秀。而在陕南地区,玉米被称为包谷,妇孺皆知。方言称谓的不一致,更显示出流传版本的 《十送红军》还留有 “陕南制造”的烙印。
质疑之二:《十送红军》何时被误认为是江西民歌?
向成忠在 《唱遍神州》一文中提到,1965年3月,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一书将 《十送红军》作为江西民歌排列在第四场。从此,这首民歌被人们误认为是江西民歌。
根据前文所述,江西民歌 《十送红军》的创作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而巴山民歌 《十送》则早在1958年就在全国性媒体发表了。
歌词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如此形态,是词作者张士燮创作的贡献。他大量汲取民间养分,包括客家民歌成分,优化组合,形成了新的、更适于传唱、更能打动人心的民歌作品。
结论
向成忠在他的文中说,从严格意义上讲,《十送红军》是一首创作歌曲。
最终,向成忠得出结论:空政歌舞团的张士燮、朱正本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搜集到的多首 (包括已发表过的镇巴《十送》歌词)有关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等综合起来,形成了 《十送红军》的歌词。因此,《十送红军》并不是原创的江西民歌。这首民歌的曲调是朱正本先生在采集到赣南采茶戏中一首送别亲人的曲调后,以此为基础重新加工而成的。而1958年11月号的 《民间文学》上刊载的朱有炽演唱、富饶搜集发表的巴山民歌 《十送》是1956年初冬收集的,这是有证可查的事实。所以, 《十送红军》的词作源于陕西镇巴民歌,也就是巴山民歌。
朱老汉,那些唱《十送红军》的人在念叨您了,您泉下有知吗?
本报记者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