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编花篮歌词完整版,编花篮歌谱简谱网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编花篮歌词完整版,编花篮歌谱简谱网盘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编花篮歌词完整版,编花篮歌谱简谱网盘

●王剑松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清爽朴实的歌词,明朗欢快的旋律,让这支长期以来被当作河南民歌代表性曲目的《编花篮》,传唱中国大江南北。那么,这首歌曲的作者究竟是谁?2008年,河南版权局确认歌曲《编花篮》属于钟庭润和郭复善的原创音乐作品。钟庭润和郭复善又是何许人也?笔者10年前曾对他们进行过一次采访,才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钟庭润年轻时照片

作家钟庭润

钟庭润1935出生于河南登封,1951年后历任登封县小学教师,河南省《群众艺术》编辑,《奔流》编辑、诗歌组组长。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好歌唱给毛主席》、《新媳妇走娘家》、《 编花篮》等。诗集《好歌唱给毛主席》获河南少儿文艺创作一等奖。

钟庭润在登封钟楼村小学当老师时,素来喜欢创作一些诗歌、散文之类的文艺作品,于是趁着白天抓紧备课教书,晚上就伏案创作。那时正是人民公社时期,钟庭润身处农村广阔天地,无需特意外出采风,就能随时随地捕捉创作灵感。于是他一边观察群众热火朝天收获劳动果实的场景,一边创作出了歌谣《编花篮》,一位勤劳欢快的农村少女的音乐形象跃然而出。钟庭润所写的最初版本的《编花篮》,表达的是一位漂亮姑娘在棉花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把棉花比作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钟庭润说:“那个年代,大家很勤劳,为了赞扬劳动者,感谢毛主席,我一边回味群众劳动的热闹场面,一边写下《编花篮》的童谣。”后来这首《编花篮》童谣分别在《河南文艺》和《河南日报》上发表。也由此钟庭润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名乡村教师被调到河南省文联当上文学编辑,直到退休。

钟庭润和本文作者在一起,拍摄于2007年6月28日

郭复善为《编花篮》作曲

郭复善1930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孟津一贫苦农家,后来参加八路军当了一名文艺兵。也许自带音乐细胞,郭复善面对一堆陌生乐器,一件件、一点点从零学起,倒也进步神速小有所成,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工作。解放初期在洛阳从事文艺宣传工作。

1958年底的一天,还在剧院担任乐队指挥的郭复善,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一首歌谣《编花篮》。歌词简单朴实,生动再现了一位采棉区少女亲手种棉花、编花篮、棉花熟了摘棉花送到北京的喜悦之情。郭复善第一次读到如此纯朴明朗的歌词,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人民群众采摘劳动果实的热闹场景,也瞬间迸发出为歌谣曲谱的冲动。

2005年钟庭润右和郭复善在讨论《编花篮》作者署名问题

郭复善利用周末时间,仅用两个小时,就一气呵成为《编花篮》谱完曲子。当天下午,郭复善对曲子稍加润色修改后,感觉还算满意,遂转天就将自己的创作连同歌词,一起寄给了颇为知名的音乐刊物《歌曲》。1959年3月,郭复善收到4元稿酬。原来歌曲《编花篮》已中稿,被刊发在《歌曲》杂志第3期。当时杂志社发表《编花篮》时,已明确标注词作者钟庭润,曲作者署名则用了郭复善的笔名“筱轩”,不过歌曲题目下方还出现了“河南民歌”字样。

据郭复善日后回忆,因为他当时为《编花篮》曲谱时,借用了洛阳曲剧的一些音乐元素,遂在投稿时特意加上了“河南民歌”四个字,后来杂志编辑也未删除这四个字。

郭复善后调至郑州,先到河南省歌舞剧院担任指挥,后转到河南省文联任曲艺编辑。1958年,郭复善担任河南省歌舞剧团的优秀指挥,并与河南省文联干事钟庭润共同完成了脍炙人口的作品《编花篮》。1991年离休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定居郑州。

(钟庭润已于2014年病故)

河南民歌《编花篮》

(作词:钟庭润、作曲:郭复善)

编编编花篮

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开满红牡丹

朵朵花儿开得艳丽

银个丹丹银牡丹

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

摘摘摘牡丹

三朵两朵摘一篮

牡丹花儿多娇艳

姑娘见了好喜欢

哎嗨哎嗨好喜欢

五彩缤纷齐争艳

齐争艳那个哪哈依呀嗨

编编编花篮

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开满红牡丹

朵朵花儿开得艳丽

银个丹丹银牡丹

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

摘摘摘牡丹

三朵两朵摘一篮

牡丹花儿多娇艳

姑娘见了好喜欢

哎嗨哎嗨好喜欢

五彩缤纷齐争艳

齐争艳那个哪哈依呀嗨

更多编花篮歌词完整版,编花篮歌谱简谱网盘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