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华美食,闻名世界的国粹之一。其实,有很多美食,不仅味道好吃,还和历史名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苏轼和他独创的东坡肉,流传至今,依然赞不绝口。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名人美食,受到吃货的追捧和关注。
北方颇受欢迎的饺子,与医圣张仲景有不解之缘。东汉建安年间,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告老还乡。回到家乡,正值严冬,很多百姓骨瘦如柴,衣不蔽体,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见此情景,命徒弟在南阳东关支起一口大锅,从冬至到大年三十,为贫寒百姓施药。
张仲景将羊肉和祛寒药材煮熟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取名“祛寒娇耳汤”。百姓每人两个“娇耳”,吃了之后,浑身温暖,两耳生热。百姓的冻耳病在“娇耳”的食疗下,被治好了。从此以后,百姓为了张仲景,每年冬至,模仿“娇耳”做成美食,称为“饺耳”,由此这个名字有点拗口,这才改称“饺子”。久而久之,过年吃饺子的传统流传了下来。
饺子是一道传统主食,接下来出场的不是一个菜,而是一桌菜。唐中宗景龙年间,大臣韦巨源升任尚书令,在家宴请中宗李显。皇帝到大臣吃饭,自然需要一个叫得响的由头。韦巨源早有准备,他以“神龙烧尾、直上云宵”为由,顺利达成了目的,因此,这桌菜被称为“烧尾宴”。
请皇帝吃饭,菜肴当然别具一格。比如有一道名为“生进二十四气馄饨”的点心,是用二十四种不同的馅料,包成二十四种不同的形状。“生进”的意思是先把包好的生馄饨给皇帝过目,然后再下锅煮熟,堪称古今馄饨之王。还有用鱼白蒸出来的鸡蛋羹。这里用的鸡蛋是母鸡体内未成熟的胎蛋,故名“凤凰胎”。这道菜国内已经失传,在新加坡和马来西尼的华人将这道菜发扬光大,成为当地的名菜。
据说,那天宴会上总共有128道菜。五代时期的《清异录》记载了这次宴会中的58道菜,其中有菜、汤、羹、甜品、咸点、粥、饭等,品种丰富,眼花缭乱。加工的食材有熊、鹿、兔、牛、羊、猪、鸡、鸭、鱼、虾、蟹、蔬菜、蜂蜜、酥油、牛奶、面粉、米等几十种材料。制作手法包含了各种传统技法,取名华丽,风味各异。烧尾宴起于中宗,没于玄宗,前后不过二十年。它和满汉全席是中餐历史上两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看完了烧尾宴,再来看一个硬菜。南宋时,抗金名将宗泽得胜而还,金华当地的百姓纷纷用猪腿犒劳宋军。由于路途遥远,新鲜的猪腿容易变质。百姓们脑洞大开,集思广益,将猪腿腌制后送到军营,如此一来,便于长期保存。
宗泽回到临安后,将腌腿进献给宋高宗赵构。由于猪腿腌制时间较长,肉色似火,红白相间,赵构称赞不已,赐名“火腿”。由于火腿出自浙江金华,因此“金华火腿”的美名,不胫而走,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味爆款。
宋亡元兴,蒙古人入主中原,他们的美食自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南下,行军途中,他忽然想吃草原上的“清炖羊肉”。厨师们生火宰羊,忙得不亦乐乎。此时,军情有变,敌军突袭。忽必烈一边指挥军队开拔应战,一边催促厨师赶快端来羊肉。
厨师见没时间制作清炖羊肉,干脆把羊肉切成薄片,在沸水中烫到变色,捞出拌上盐。忽必烈吃了之后,大加赞赏,一连吃了好几碗。吃完后,他率军出战,顺利击败敌军。在庆功上,忽必烈点名要吃这道羊肉,并给这道羊肉取名“涮羊肉”。从此,“涮羊肉”成为冬日里暖身的必备美食,人气爆棚,拥趸无数。
说起名人和美食,不得不提清朝才子袁枚。他和纪晓岚并称为“北纪南袁”。袁枚不但文采出众,对于美食同样精益求精。他曾写过一本《随园食单》,里面收录了326道佳肴。不仅如此,还对下厨中的洗刷、洁净、去味、火候、搭配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书画大家倪云林对鹅的做法颇有心得,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收录了“倪云林鹅”的做法。将葱末、辣椒粉、盐末用黄酒调和,涂在鹅的腹腔。用蜜和黄酒涂在鹅的外皮。锅里倒上水和黄酒,将鹅隔水蒸煮。一段时间后,把鹅翻身再蒸。整个过程锅子要用绵纸密封。起祸时,鹅肉酥烂,汤汁鲜美。
除了菜肴,《随园食单》中还收录了甜点。把栗子煮烂,和糯米粉、糖一起拌匀,上锅蒸熟后,撒上瓜仁和松子,名为“栗糕”,是秋冬季节一道时令糕点。袁枚不善饮酒,不过他品尝了16种美酒后,认为“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中之至狠者”,因为汾酒不但味道好,还能“驱风寒,消积滞”。
既然谈到中华美食,必定要有接地气的川菜。贵州平远人丁宝桢在任山东巡抚时,对鲁菜“酱炒鸡丁”十分喜爱。他酷爱吃辣,命厨师在炒制这道菜时,把辣椒、鸡丁和花生米一起爆炒,味浓爽脆,色泽诱人。
丁宝桢后来调任四川总督,治蜀十年,清正廉洁,政绩斐然,深受四川百姓的爱戴。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丁宝桢死于任上,朝廷追赠“太子太保”。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总督,把他创制的这道川菜叫做“宫保鸡丁”。后来,还被列入宫廷菜,成为御用菜之一。由于制作简单,“宫保鸡丁”流传到了国外,经过口味改良,成为符合西方人口味的“西式宫保鸡丁”。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在使馆宴请美国友人。由于中餐色、香、味俱全,宾客一连吃了好几个小时。主菜全都上完了,宾客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厨师见状,急忙将做菜剩下的边角料,一锅乱炖。宾客品尝之后,大加赞赏,寻问这道菜的名字,李鸿章连忙回答:“好吃多吃。”由于发音和英文的“杂烩”类似,这道乱炖菜被命名为“李鸿章大杂烩”,成为具有国际范的中国美食。
这道菜的原料是鸡杂、肚片、火腿、海参、面筋、山笋、香菇作为底料,配以高汤、麻油、料酒、酱油,用陶罐文火慢炖,香气扑鼻,汤浓菜醇。这种做法类似于闽菜经典“佛跳墙”,难怪歪果仁爱不释手了。
名人也是普通人,他们对美食同样孜孜以求。名人不是普通人,他们给美食增添了文化的内涵。两者完美结合,给吃货带来了大把的福利。孔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人对美食的不懈追求,也是对生活的更高要求。想必今后还会传出名人和美食的逸事趣闻,吃货们,你准备好大吃一顿了吗?
文:计白当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