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四川内江出了哪些名人(内江名人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四川内江出了哪些名人(内江名人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四川内江出了哪些名人(内江名人录)

内江,古称汉安,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内江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名胜众多,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才俊辈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有哪些名人吧,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

摄于1967年

张大千(1898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中国近现代国画家。

1911年9月张大千就读于内江天主教福音学校,1914年9月就读于重庆曾家岩求精中学,之后转入江津中学。1917年东渡日本,在京都艺专学习印染,仍习画不辍。1919年由日本回到上海,先后拜书画家曾熙、李瑞清为师,主攻魏碑,兼学行、草、篆、隶等体。在上海期间,与兄弟张善孖昆仲创立大风堂画派。1944年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受到重庆各界关注。之后在亚、欧、美举办了画展,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1949年创作《荷花图》,现藏于 *** *** 故居。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居美10年,是张大千创作的鼎盛期。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1978年移居台北,晚年思乡而不得归,于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

范崇凯,生卒年不详,字金卿,四川内江市人,字号不详。

范崇凯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丙辰科状元,是四川第一位状元;相传范崇凯善属文,以笔千言立就,文思机敏。相传范崇凯在京师做官,正值唐玄宗修建了“花萼相辉楼”,唐玄宗命范崇凯作赋,于是范崇凯作《花萼楼赋》(已失传),此赋既歌颂了皇帝的功德,又对楼阁进行生动的描述,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天下第一赋”。由此,范崇凯的美名传遍天下。其弟范元凯与之齐名,当时号为"梧冈双凤"。

赵逵(1117年—1158年),字庄叔,号栖云,宋代资州(今四川资中县)人,南宋官员。

赵逵少年时,读书数行俱下,尤好搜集古书,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事迹及当代名人言行,进行研究。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辛未科殿试第一名。由于得罪了秦桧,赵逵只被授左承郎,签书剑南东川。三年后,经高宗过问被召回朝,任校书郎。赵逵在朝时因不依附秦桧,倍受排挤。秦桧死后,赵逵历迁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普安郡王府教授、中书舍人,其升迁之速是南宋建朝以来所没有的,这也是高宗对他不依附权贵的一种褒奖。赵逵曾上疏请求广开言路,以养成敢言之风气。绍兴二十七年(1157),赵逵病逝,时年41岁。

赵逵擅诗文,风格与苏轼相近,被高宗誉为“小东坡”,著有《栖云集》三十卷。

赵雄(1129年—1194年1月11日),字温叔,宋代资州(今四川资中县)人,宋代官员。

隆兴元年(1163年)赵雄考省试第一名。时值丞相虞允文宣抚四蜀,将赵雄辟为宣抚使司干办公事,虞允文被召回朝廷任宰相后,将赵雄举荐入朝。乾道五年(1169年)宋孝宗在便殿召见赵雄,因应对称旨意,被孝宗以为奇才,当日亲自手写诏书授赵雄为秘书省正字。1170年赵雄向孝宗提出恢复国土的方略,被孝宗采纳,当即升任赵雄为右史,不久升为中书舍人,出使金国,铮铮铁骨不辱命,金人称他为“龙斗”。赵雄上疏仿效秦制六国之势来图谋恢复中原。淳熙二年(1175年)任礼部侍郎,此后历任礼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淳熙五年(1178年)3月拜参知政事,11月进位右丞相。

淳熙八年(1181年)八月赵雄罢相放外任,任观文殿大学士、四川制置使、知泸州,后知江陵府(治今湖北省荆州市)。他修建江陵城,使百姓免受敌扰。宋光宗即位,赵雄上万言书,力陈修身齐家以正朝廷之道。任武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爵卫国公,在湖北为帅。绍熙四年十二月,赵雄去世,时年六十五,赠少师;嘉定二年(1209年)追谥文定。

赵贞吉(1508年12月16日—1576年4月13日),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人,明代名臣、学者。

赵贞吉是南宋右丞相赵雄十世孙;幼时聪慧,六岁能读经,自少年时代起即崇尚阳明学说;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初任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十七年(1538年)因感嘉靖皇帝初即位时锐意改革,去除积弊,而近年沉迷方术,朝政荒疏,上《乞求真儒疏》而惹恼了皇帝,于年秋请假归乡治学。嘉靖二十年(1541年)西北边地不宁,赵贞吉以副使身份随隆平侯张伟出使 *** ,行持节册封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出教司礼监,并同修《会典》,充当会试同考官。又升为右春坊右司允,管国子司业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升任左春坊左谕德,兼河南道监察御史,之后因两次得罪严嵩,而被贬。隆庆年间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因与高拱不睦,遂辞官返家,在桂湖街讲学,万历四年(1576年)4月13日去世,享年69岁,赠少保,谥文肃。

赵贞吉善于诗文,文章雄快。与杨慎、任翰、熊过并称“蜀中四大家”,遗著有《赵文肃公文集》《赵太史诗抄》等。

顾汝修(1708年—1792年),字息存,号密斋,四川资中人,清代官员。

乾隆二年(1737年)任宜宾教谕,不卑不亢,主持正义,深得好评;于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钦点翰林,乾隆十三年(1748年)被选充《大清会典》纂修官。同年戊辰科会试,充考官,公正严明,慧眼识珠,为朝廷官员选拔尽职尽责。所选之士,有至大学士者。后旋升任直隶顺天府尹,针砭时弊,果敢英明。 乾隆十七年(1752年)授大理寺少卿。任上坚持正义,不徇私情,秉公办案,史书上说他“为人强毅正大,有古大臣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会安南国王请封,皇帝特御赐顾汝修正一品麒麟府服,奉命册封安南王。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回乡,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研究宋儒之学,先后受聘掌教四川锦江书院、山西平阳书院山长(书院授业者),执教以“明法修德”为纲,“尤重德行”、“造士有法,门下士知名者甚众。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去世。

他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外交家,正直清廉的朝廷高官,还是一位在艺术领域拥有至高声誉的文化名人。而且也是一位品行可嘉,文章学术均有极高造诣的学者,著有《经史编》、《均引编》、《蕴真集》、《谈助编》、《知困草》、《朗山吟》、《迟云楼尺牍》、《四勿箴》、《味竹轩诗文集》、《载英集》等。

黄济川(1862年—1960年),原名黄锡正,四川内江人,中国著名的中医肛肠病学专家。

1882年从师学医,拜民间医生龚心裕为师,后开业行医,行医七十余年,精于柘痔散和药线的制作与运用,善用肛瘘挂线法治疗痔瘘,在东南亚一带有一定的影响,著有《痔瘘治疗法》,他是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60年逝世,享年98岁。

黄老一生淡泊名利,对医学事业孜孜以求,不仅完善了中医肛肠病的系统疗法,而且无私传授于后人,培养了新中国肛肠病学的许多知名专家,他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今仍在肛肠病学的科研、教学与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骆成骧(1865年—1926年),字公骕,四川资州(今四川资中)舒家桥人,清朝官员、学者。

骆成骧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刻苦用功,能过目成诵,有长进。9岁就读于成都锦江书院,14岁时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因敏悟勤奋、学业大进,书院主讲王壬秋十分器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会试中了进士,参加殿试,得光绪帝赏识,特“钦定第一”,成为头名状元,他是清朝唯一的四川籍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会试同考官、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与同乡杨锐等京员在北京共创蜀学堂讲习新学,支持维新变法。曾任任贵州、广西乡试主考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官费派往日本入速成科合班学习,并考察 ***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与留学诸友译十六国宪法条文,汇成《十六国宪法议院法渊鉴》呈清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归国后,骆成骧受广西巡抚聘任,主持桂林法政学堂,人称广西“三贤”之一,宣统二年(1910年)出任山西学政(后改为提学使)。

辛亥革命爆发,山西省各界联名吁请清帝逊位,骆成骧列名其中,隆裕太后阅读了他们的 *** 书后说:“爱国状元亦出名,势不可挽。”辛亥革命后,骆成骧出任过临时议会议长、都督府顾问、四川筹赈局督办等职;晚年热心于教育事业,执教于四川法政学校、成都高等师范。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在成都病逝,享年61岁。

骆成骧一生为官勤政廉政,为人坦荡光明,不求高官厚禄。其名言“天下无如吃饭难,世上唯有读书高”勉励着一代代后生。他的一生正值我国近代史上风起云涌、国事艰危的多事之秋,他经历了甲午海战、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倒袁、五四运动、军阀混战等一个又一个巨澜,都能够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在言论上、行动上与进步思潮同步而行。

张善子(1882年—1940年),名泽,字善,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四川内江人,现代名画家,画虎大师。

张善子是张大千的二哥,自幼好学,性情刚毅,童年从祖母习画,稍长游侠仗义,广交友人,曾拜李瑞清门下,又喜爱武术,曾跟其弟张大千师从心意拳大师宝鼎学习心意拳及内功十三段。早年与张大千一道东渡日本,回国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他精鉴赏,富收藏,并与黄宾虹、马企周等八人组织烂漫社。1925年弃政专攻书画,以笔墨为生。抗日战争时期,张善子带着自己和其弟张大千的作品共180多件出国举办画展,募集抗日捐款。先后在法国、美国展出,前后约两年,举办100多次 画展,共募得捐款20余万美元,全部寄回国内支援抗战。回国后卒于重庆,年仅59岁。

张善子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豢虎以供写生,写虎各种形态。作品精妙沉雄,尤著神韵。

喻培伦(1886年2月3日—1911年4月27日),字云纪,四川内江人,清末民主革命家,革命烈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喻培伦六岁就学,先后从张敏闻、徐星北、祝明钦、魏楚珊课读,对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史事有兴趣,少年时喜欢研究钟表机械。在喻培伦逐渐懂事以后,正值满清王朝日益 *** 走向崩溃、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时代。在魏楚珊老师的教育,更促使他接受了当时的新思想,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喻培伦对满清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猖狂侵略,深为愤懑。1905年初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夏同黄复生、但懋辛等人秘密回国赴汉口,准备刺杀清朝北洋大臣端方,由于端方突然改道,未果。同年秋又同黄复生、汪精卫潜入北京,准备刺杀摄政王载沣,由于意外事件,事情进行得很不顺利。黄、汪被抓捕,他受通缉,逃亡香港,以制洋烛、牙粉、行医为业,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10年底被委任为广州起义的实行员,专为起义制造炸药、炸弹,到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各型炸弹。

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3月29日)午后五时半,广州起义爆发,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率先带领四川籍的同盟会员攻打总都衙门,他炸开围墙后,从后厅一直打到前厅。接着又率队转攻督练公署,队伍刚到莲塘街口,与增援清兵遭遇,鏖战三个多小时,死伤战友多人,他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为敌所捕。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组织机密,从容就义,时年25岁。他牺牲后,与同难诸同志共72人葬于广州黄花岗。

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行文指令,以肇造民国元功追赠他为“大将军”,抚恤亲属,修建专祠。章太炎为之立传,杨庶堪撰写《喻大将军墓表》,喻培棣撰《追赠大将军喻公培伦年谱》,其家乡内江为之修建了喻培伦大将军祠。

黄复生(1883年—1948年10月1日),原名黄树中,字明玉,一字理君,四川省隆昌市龙市镇人,中国民主革命家。

黄复生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日本留学,学习工业,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曾任中国同盟会四川分会会长,兼《民报》经理。清宣统二年(1910年)春,与喻培伦等在北京预谋炸死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1911年武昌起义后,同汪兆铭、罗世勋均获释,参加京津同盟会分会。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后,黄复生任议员,并兼任南京临时 *** 印铸局长。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曾代理过四川省省长,后任川东道尹、靖国军援鄂第一路总司令。1926年当选中国 *** 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蒋介石发动清党后,黄复生不与蒋介石合作。1936年因中风而半身不遂。1946年病重的黄复生在重庆成立“辛亥革命同志联谊会”,以维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内战,实现和平。1948年被特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48年10月1日病逝于重庆,终年65岁。国民 *** 追赠陆军上将。

范长江(1909年10月16日—1970年10月23日),原名希天,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村人。记者、新闻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范长江青少年时代就追求革命、追求进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 *** 。范长江参加过南昌起义,是第一位报道红军的国统区记者。抗战中他是活跃在各战区的战地记者,他是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出色的领导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先后担任新华社总编辑、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务。

李充嗣(1462年—1528年),字士脩,号梧山,明朝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考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弘治初年,授户部主事。历官户部、刑部郎中,因事贬为岳州通判,起为陕西佥事、云南按察使、布政使等。正德九年(1514年),举治行卓异。正德十年(1515年),授顺天府府尹。同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正德十三年(1518年)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调抚应天。曾参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李充嗣死守安庆,升户部右侍郎。正德十六年(1521年)官工部尚书,修治苏松水利,主持疏浚白茆河,新开江口至双庙段三千五百五十六丈,,嘉靖元年(1522年)论平宸濠之功,加太子少保改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七年(1528年)致仕,同年卒。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康和,入祀澧州乡贤祠。

曾紫霞(1928年—1988年3月19日),四川内江人,中国学者,教育战线的优秀园丁。

曾紫霞同志原籍四川内江,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1946年考入重庆大学医学院后,在党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美抗暴等斗争,1947年9月参加革命,1948年4月入党。不久与未婚夫刘国鋕烈士一起被 *** 反动派逮捕,和江竹筠烈士等一起被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女牢。在狱中她坚贞不屈、机智勇敢,和难友们一起认真学习,积极向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出 *** 人的崇高气节。曾紫霞于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她是小说《红岩》中孙明霞的原型。1988年3月19日6时30分不幸逝世,终年60岁。

曾紫霞同志在解放后主要从事理论教育工作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她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马列主义 *** 思想,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数十年来,她一贯积极热情、勤于治学、精研理论,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用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革命实践武装学生,培育青年,桃李满天下。她所著的《刘国志》、 《渣滓洞女牢》等书,生动感人,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黄永淮(1902年—1944年5月1日),号泗光,别名黄石夫,四川省内江市安岳县龙台乡人,革命烈士。

因小时候患过天花,脸上留有疤痕,又被家乡人叫做“黄麻子”。1944年3月,日寇发动豫中会战,黄永淮率部驻守河南许昌城。4月,郑州、新郑等地相继失陷。4月底,日军第27师团将许昌城包围,在飞机的掩护下,向许昌城发动攻击。黄永淮所部官兵浴血奋战阻击日军三日之久,终因势力悬殊,许昌城被攻破。5月1日拂晓,黄永淮奉命率部突围。突围至城东附近,遭遇日寇袭击,黄永淮在与日寇激战中,壮烈牺牲。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1集团军高级参谋兼新编第29师副师长,国民 *** 追赠黄永淮为陆军少将。1986年四川省人民 *** 批准黄永淮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赖亚力(1910年6月—1994年12月5日),原名赖兴治,四川内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革命家、外交官。

1927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同年任教于北京私立大同中学校,任教期间在学生中积极宣传抗日和民主进步思想。1934年12月,赖亚力由许德珩教授介绍,到时住泰山的冯玉祥的研究室工作,此后曾长期任冯玉祥秘书。1938年经李克农和王梓木介绍,赖亚力加入了中国 *** ,在 *** 南方局的领导下做秘密工作。冯玉祥将军能“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成一个民主的军人”,赖亚力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9年9月,赖亚力参加了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工作。1956年至1965年,先后任日内瓦中美谈判中国代表团顾问、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政务参赞、首任驻马里共和国大使,1965年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1975年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级副代表,1981年至1991年,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兼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冯玉祥选集》副总编辑。1994年12月5日在北京逝世。

黎灌英(1895年—1928年07月05日),四川内江人,革命烈士。

出生于商人家庭,他于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 *** ,是内江革命运动的先驱,第一任 *** 内江县特支书记,1925年创办内江二中。革命失败后,上级安排他撤离内江,到郫县任特别支部书记,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8年被选为 *** 四川省委候补委员,并担任绵竹中心县书记,领导了绵竹农民暴动。暴动失败,英勇牺牲。黎灌英以他宝贵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革命的壮歌,不仅为党的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而且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内江市人文地图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欢迎网友们补充、建言献策~

丨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丨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更多四川内江出了哪些名人(内江名人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