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根本就收不回来。
哪怕你事后和别人解释,也是越描越黑,并没有多大用处。
因此,在说话之前,我们要做足功课,而不是事后想办法去挽救。
不管和谁在一起,说话之前都要做好这几件事,避免祸从口出。
01
把握尺度: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些人,说话的时候,喜欢“和盘托出”,甚至说一些添油加醋的话。这样的说话方式,其实是令人讨厌的。
事实上,你说话的时候,说得越透彻,越没有回旋的余地。不管你对某件事有多熟悉,你还是有了解不透彻的地方。
比方说,你的邻居家里常常有吵架的声音,你也听清楚了一些。你认为,邻居家是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两口子的矛盾很多。当你和邻居交流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你就得罪邻居了。
邻居就是邻居,不是你的家人,你怎么能够知道他们过得不快乐呢?
也许,邻居两口子吵架,只是吵吵闹闹过日子而已,两个人并没有真正红脸。
如果你和邻居交流的时候,只是说了关心的话,那么交流的时候,就不会很尴尬了。
与人交往,用心用情并没有错,但是你过分用心去关注别人,总是说掏心窝子的话,反而会令人反感,甚至因为产生误会。
因此,你在开口说话之前,应该懂得收敛自己,顶多说七分话,留下三分不说,以后也有进退的余地。
02
勤于思考:三思而后言,不可信口开河。
不经过大脑思考的话,你直接说出来了,虽然你没有恶意,但是你很容易伤害别人。
比方说,某个同事的脸上有指甲划伤的痕迹,脸色也特别不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和爱人吵架了,爱人抓伤了他的脸。
你对同事说:“你和爱人吵架了吧?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要抓伤脸?人是要脸面的。”
你的话,是真话,但是同事会觉得你在“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用言语来伤害他。
关心别人,应该说委婉的话,有很多话,你只能私底下说,别当着很多人的面说。
因此,说话之前,你应该思考一番,起码你要冷静下来。不要 以为,说了真话,就问心无愧。很多真话,也会伤人。
03
静观其变:揣着明白装糊涂。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与人交流的时候,要学会多听、少说、少评论。听明白了,你自己能够把握事情的动态和发展就行了,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知人不评人,是一种修养。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别人脖子后面的灰尘,可以看到别人脸上的斑点,却看不到自己脖子后面的灰尘和脸上的斑点。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着别人,却看不清自己。当你评价别人的时候,往往显得自己很低级,真的没有“自知之明”。
你评价别人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你评价某件事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是明白人。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多半是一知半解的。
当你开口说话之前,懂得了静观其变,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看清楚了之后,就不要说了。
比方说,在学校里,我们常常发现某两个同学很要好,有恋爱的嫌疑。如果你把这样的事情说出去了,也许你就变成了造谣的人。离开学校多年之后,你就会明白,到底哪些同学曾经在学校就恋爱了,哪些人后来和同学结婚了,你以前的判断,往往是主观臆断,是多余的。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多说无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都会真相大白,很多人的品行都会暴露,你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做人,有时候需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看着事态发展就好,做明白人,说糊涂话。
04
学会忍让:低头是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
说话的时候,最忌讳“咄咄逼人”的口气。
你把别人逼到了死角里,别人就会奋力反抗,导致两败俱伤。
不管和谁在一起,你都要学会低头,不要和别人争执不休。
和小人争执,你一定会输。因为小人伤害别人的方式很恶毒,让你防不胜防。要是你和小人对抗,你也会变成小人。
和上司争执,你一定会输。上司说的话,哪怕没有道理,但也要服从。“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你和上司对抗,多半会被上司穿小鞋,让你在单位很难做人。并且,上司的话,自然有他的道理。
和爱人争执,你就是在做无用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没有道理。你要是不和爱人争执,家庭就和谐了,哪怕因此你被人嘲笑,你也没有真正吃亏。
和无知的人、不熟悉的人、路边的人......都不要争执,你让一让,忍一忍,事情就过去了,也不要担心别人打击报复。
与人交流之前,你要学会忍让,把自己的火气压下去,同时要学会拐弯,换位思考。
05
结束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话是一门艺术,说好了,让人开心,也显得自己有修养;说不好,别人不开心,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任何时候,都责问自己,少责怪别人,伤人的话,一句都不要说。
如果你实在把握不住说话的尺度,请牢记一句话——“ *** 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保持沉默,就像金子一样可贵。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