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年春节你怎么过?
是返乡。
还是就地过年。
无论哪一种,都注定了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
特殊的春节档,它打响了头炮,也是最能概括我们过去这一年的情绪。
《人潮汹涌》
01
光是预告片。
就让人忍不住聚众围观——刘德华皂滑弄人,肖央望得出神。
眼熟?对了。
改编自电影《盗钥匙的方法》。
2012年的日本电影,当年的旬报十佳,凭借精巧的故事和两位主演精湛的演技,豆瓣评分高达8.5分。
如果看过,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理由。
而导演饶晓志被它吸引的地方在于——让人极有讲故事的欲望。
一开始,是《盗钥匙的方法》版权方主动找到他,希望他能够改编翻拍。
彼时的饶晓志还没看过这部电影,但又感觉似曾相识:
“早在07年我就写过一个电影剧本,名叫《爆胎》,片子没成。但故事和《盗钥匙》类似,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一个是房地产商,一个是剧团演员,偶然车祸,换了身份,很荒诞也很童话。所以对我而言,《人潮汹涌》就是帮我圆了上一次的创作梦,做一个成人童话、一则都市寓言。”
故事一句话能概括:杀手与 *** 丝身份互换,在对方的世界里找到了新的自我。
说得简单。
可这样一个故事如何能在本土合理化?
雨夜,地下车库内。
一男子全副武装,穿雨衣戴口罩,迎面出刀捅死了人。
杀手脱下被溅上血的雨衣,发动汽车,摘下口罩。
这男子便是周全(刘德华 饰)。
人如其名,缜密冷静,行事周全。
陈小萌(肖央 饰),一个把表演当做至高理想……的群演。
他邋遢,做事没计划性。
混得不咋样,总接不到戏,没有固定收入,欠了一 *** 债。
似乎,他的人生总差那么一口气。
就连自杀,都状况百出。
两个世界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吧。
但有一个地方,能够打破阶层的结界,让人赤诚相见——澡堂。
一个皂滑,周全摔倒失忆。
陈小萌则意外穿上他的衣服,拿上他的钥匙和钱包,成为了周全。
一边。
是大佬落魄。
衣着打扮,看气质以为是“一代宗师”,演得却是没两个镜头的司机。
另一边, *** 丝翻身。
他开上了周全的豪车,住进周全的豪宅,独自嗨到爽。
甚至在豪宅的机关内,发现满满一墙钞票。
你以为,他用这钱去干大事?
他用这钱去泡妞。
陈小萌是一个“丧”到谷底的失败者,有了钱,没想过改变自己,反而首先想着去帮自己喜欢的妹子。
看得人对他“恨铁不成钢”。
可这不就是一个小人物下意识的本能?
你以为只是身份错位的换装秀?
电影插曲《一则寓言》歌词唱到:
“一匹不吃肉的狼”。
“一只贼油腻的兔子”。
到底谁才是狼,谁又是兔子?
兔子戴上狼的面具。
会不会也慢慢长出獠牙?
02
人潮汹涌,听着热闹,但稍微品一品,你又能get到那层黑色幽默的意味。
开头一幕,肖央演一个失意、要自杀的人。
他嚎啕大哭,看上去万念俱灰。
可你仔细一看,死命抠住凳子的脚尖呢,暴露了他还对人世该死地留恋。
肖央不笑的时候,是有一股狠劲儿的。
所以喜剧片,他更倾向于接些不正经角色,去制造反差感。
《唐人街探案》里有侦探梦的马仔警察,《情圣》里遭遇中年危机的肖瀚。
在《人潮汹涌》里,他演一个一夜暴富的普通人。(很多人的梦想吧)
借助周全的身份,一夜之间富得流油。
看上去是“鱼跃龙门”了,可处处露怯。
“变身”富人后,他穿得笔管条直,去找前女友还钱。
前任只问一句话,就戳破他的外强中干——“干中介啦?”
第一次以周全的名头,走进帮派势力的地盘。
他面上镇定自若,脚软到约等于瘸,每走一步都抖三抖。
这根本就是个“披着狼皮的兔子”。
而真正的“狼”,就绝对凶狠?
倒也未必。
刘德华在片中的反差感,更绝。
这张脸放在圈内,谁看到不叫一声“华哥”。
可在《人潮汹涌》里,刘德华演一个失去记忆、被误塞进了“兔窝”里的“大灰狼”。
用他自己话说,“长着一张老脸,偏要叫小萌”。
顶着一张大哥的脸,去片场接一些龙套角色。
他想找到自己的熟人,找回失去的记忆,结果……
- 你认识我?
- 我凭啥非得认识你啊
不需要抖包袱。
这不就是生活常常对普通人的玩笑?
它让人会心一笑。
又笑起来滋味莫名。
一如周全踩了香皂脚底打滑,身体腾至半空,刚好与墙上的土味欧式油画像重合。
接地气,但不土气。
看似荒谬,却暗藏着隐喻味十足的都市寓言。
03
那句说烂了的话。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幽默的外表下,《人潮汹涌》里也有一种看过之后,咂巴咂巴,会有满嘴苦涩的现实性。
最明显,阶层。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比较。
电影开头,陈小萌邋遢的生活场景——逼仄的出租屋,乱扔的垃圾,肮脏的环境,还有每晚出现在窗外的,足以影响人睡眠的灯光,噪音。
在主流价值观里,他就是loser,边缘人,底层群体,属于大众视线之外的城市蝼蚁。
而另一边的周全呢。
出场就是豪车,名表。
在上海滩,住着带城市景观的高层复式公寓。
装修极有品味,奢华有内涵。
藏书,衣橱,红酒,篝火。
这种财富的对比,阶层的差异,电影中有多段交叉剪辑,展现得是触目惊心。
但更黑色幽默的是。
“坏人”之所以能当上“坏人”,就是因为坏吗?
不。
人家也是成功得有理由的。
周全极度自律,爱记笔记,爱思考。
而且心态良好。
干本职工作去剧组跑龙套,都可以认认真真。
甚至让客串的郭帆导演都夸他,要让他的名字上片尾字幕。
“感谢你对中国电影做出的贡献”
Sir觉得这不是一种戏谑。
更重要的是做出一个鲜明对比。
衬托出陈小萌的失败——做了十几年演员,还比不过一个刚入行的新人。
而在另一边,陈小萌的富豪生活更是一种明晃晃的讽刺——花钱,喝酒,泡妞,极致地放纵,享受花钱的 *** 。
他不仅没有守好这份产业的能力,更是连承受这份财富的心态都丢了。
也是《人潮汹涌》在阶层对立之外,一部分更戳心的事实。
所谓的成功者履历,梳理起来都能找到一些共性。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份财富密码,都宛如天堑。
幸运的是,《人潮汹涌》中的碰撞,虽然现实辛辣,但还是足够温暖。
没有一味地批判失败者。
陈小萌在被周全一顿顿地“教育”之后,醒悟了。
硬了。
爷们儿了。
所以,打了一架?
不,可不只是打了一架这么简单。
他找回了一些能让他自己骄傲的东西。
这比从天而降的钱更重要。
在Sir看来,《人潮汹涌》里,最大的黑色幽默是——小人物拾起了被吓倒的尊严,才发现,卧 槽,之前真tm蠢。
04
说了这么多刘德华和肖央的反差。
但吸引Sir去看的,绕不开一个人——导演饶晓志。
为什么?
只放采访原话你就明白:
“我做这个故事不是为了炫技。我是为了讲人。
我不为炫技,不是说把故事说花哨了或者剪辑得多巧妙,我的high不在这。只是群像浮世绘有更多的空间展现更多的人,我感兴趣的是想多说一些人的事。”
不论是《你好,疯子》,还是大火的《无名之辈》。
他的电影总是关于一点——小人物拒绝向生活上缴的,最后的一份浪漫和尊严。
那些主流镜头之外的人事,在他的电影里,格外有魅力。
《无名之辈》里,让人感到荒诞又心酸的笨贼胡广生与毒舌女马嘉祺。
两个失意的边缘人,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的样子,触动每一个观众。
小人物为什么能够打动人?
“我认识这些年轻人,我也认识这些中年人,我总觉得这些人让我感同身受,因为这里面每个角色其实也有我的影子,在某一个阶段的影子,或者有我身边人的影子。”
而这种影子背后,是对现状,对生活的不满,对快速变化的无所适从,是大多数银幕前观众的集体心态。
《人潮汹涌》抓住了这一点。
注意一个对比的细节,电影里,虽然刘德华很帅,但周全这个角色的形象并不算完整,他作为富豪的生活是比较符号化的空白。
换句话说,陈小萌才是主角。
他的不如意,困境,觉醒,成长,爆发。
电影讲的仅仅只是暴富的意淫吗?
事实上,在这个 *** 《变形记》中,它是给每一个日常被生活操练的成年人一次想象——换个活法。
让积累的疲惫和愤怒,爆发,消解,最后获得安慰。
事实,就是大多数人在现实面前,都不够那么勇敢,都有胆怯的空间。
可他们,就没有被记录的价值么?
显然不是。
尤其是,相比于被磨难打倒,其实更多人可能是被吓倒。
《人潮汹涌》的价值,就在于看到。
看到胆怯,看到横亘在胆怯面前的纸老虎,以及在胆怯背后,重新出发,重新振作的可能。
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生活这座高山面前,都要学会和解。
过去的这一年,不也像电影中,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一同被打乱。
有人本来小富即安,因为突然的疫情,可能门店关门,可能养殖场清空,可能资金周转出了问题……
他们经历的故事不一定见诸新闻。
个中的艰难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有人本来就负重前行,在风险来临时,自然也更容易被波及。
他们的面孔难以被照亮。
时而是失业率中的一个数字,时而又是节日欢庆中熙熙攘攘的人流。
我们有多渴望到电影院看一部喜剧片。
往往也代表着。
我们在日常中,多久违了舒心的微笑。
而《人潮汹涌》,你也发现了,它也许幽默,但不是让你一路笑到尾。
在今年春节。
谁不想和往年一样,希望能够团团圆圆、快快乐乐地过个年。
但这个特殊的春节,注定有人没法和家人在一起,或许要头一次一个人在出租屋里面对新年的烟火。
我们是该庆祝。
还是该喟然长叹?
不管怀揣怎样的心事,《人潮汹涌》有安慰的笑,也像一场情绪的马杀鸡。
往往真正戳中痛处之后。
才能彻底卸下一路奔波的疲惫。
不论换个节日的过法。
还是人生换个活法。
这个时节的特殊,除了团聚,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
凝视过往一年的身影,再找到新的自己。
从汹涌中来,回到汹涌中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布拉德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