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年雨水格外多,连日来秋雨绵绵,让这个四季分明的北方小城,有了一种烟雨江南的感觉。雨不大,却淅淅沥沥的多日不歇,仿佛要把人的五脏六腑都洇成一片潮湿。
夜已深,雨却没有要停的意思,依然不依不饶地下着。滴答滴答,雨滴敲打着窗前的蕉叶,给寂静的夜带来一种别样的韵味。
独坐灯下,捧一册线装的诗词,用那些或洒脱、或缠绵的文字来擦拭被雨打湿的心情。
细雨如丝,似雾如烟,像一缕清愁缠绕在心间。这样的雨天,最适合相思。那如冰水般寒凉的思念,顺着雨丝,一点一点渗入心底。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唐·温庭筠)
雨夜,在温庭筠的眼中是思妇的离愁与幽怨。孤枕寒衾,寂寞萦怀,窗外的雨却不解风情,一夜未停地滴到天明,让那孤寂的女子,更添了一份忧思。
凡尘女子如此,那些貌似看破红尘,不问俗事的人,也难免在烟雨中涌起愁丝。
北宋就有一个俗情难断的诗僧惠洪。据说惠洪年轻时曾做过一县小吏,因黄庭坚喜爱其聪慧,教他读书,才成就了之后的一代诗僧。惠洪感念黄庭坚的知遇之恩,一生奉为知己。
那一年,黄庭坚因“铁龙爪案”被流放黔州,路过湘江时,惠洪登舟陪同月余。当时黄庭坚弟弟黄叔达为护送嫂侄也一路陪同,惠洪日日与黄家兄弟诗词唱和。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宋·惠洪《青玉案》
陪得再久,依然有分离的那一刻。十里相送到长亭,挥手告别,从此天各一方,相见无期。恰又霪雨潇潇,晕染着彼此的离愁。
雨,带着离愁,浸润着相思,萦绕在多情诗人们的笔端。可对于另一种人来说,雨,却是上天赐予的一抹清凉,是生活的多彩韵味。
北宋的东坡居士,一生坎坷,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仕途中的他,被一贬再贬,从黄州,到惠州,再到最南端的儋州,越贬越远,越贬越荒凉,可他依然笑对人生。面对疾风骤雨,唯他能昂首而啸,一蓑烟雨,潇洒前行。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已经被贬黄州三年。一日他与朋友出游,途中突遇风雨,众人忙不迭地找地方躲避,只有他竹杖芒鞋徐徐而行,任凭烟雨纷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
几个月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又写了一首和雨有关的词。凄风苦雨的夜,是别人眼中的愁闷、忧郁,而与他,却是明日里难得的清凉,仿佛是上天难得的恩赐。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黎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苏轼《鹧鸪天》
心境不同,眼中的雨自然不同。有人曾说,心中有佛,满眼皆佛;心中有魔,满眼是魔。因为苏东坡心中清净,无视名利富贵,自然他的眼中皆是清明。无论身处朝堂魏阙,还是被贬海角天涯,他都能安然自若,仗步徐行。
大自然的雨用各种迥异的风格降临人间,也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遐想和感慨。很多时候,并不都是温柔缠绵的丝雨,而是狂风暴雨。雨水携裹着风沙,伴随着电闪雷鸣,天崩地裂一般。但对于那些见惯了风雷的人们,这却是让人奋进的战鼓。
著名的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曾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想象,那个夜晚风狂雨骤。在深不可测的黑暗里,心系国家安危的陆游,仿佛听到了隆隆的战鼓,看到了疆场上的战士在奋勇拼杀。
此时的陆游早已暮年,可南宋江山在风雨中飘摇,却让他寝食难安。他多想回到年青时代,金戈铁马驰骋战场,为国家收复那些失去的壮美河山。
而早他半个世纪的岳飞,更是在雨中仰天长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满江红》(南宋·岳飞)
千万个人,对雨就有千万种感慨,或缠绵悱恻,或潇洒适意,亦或气壮山河。然而,雨,还是那场雨,不同的只是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折射。
更绝的是南宋末年的蒋捷,一首《虞美人·听雨》,让雨融进了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雨的滴答声中,人走过了一生......
文 :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