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陈学:云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把微雕与建水紫陶融合的始创者
陈学
陈学,1970年生,红河州个旧人,2000年到建水创业时,对建水紫陶可说是一无所知,此前陈学对建水紫陶的印象除了汽锅以外别无他物,以至于对建水紫陶不屑一顾。直到2004年在搞收藏的朋友家中见到几件清代的 *** 烟斗时,才彻底颠覆了陈学之前对建水紫陶的印象,那一个个精致的斗子上,浓浓书卷气,风格各异的书画,让陈学眼前一亮,光洁细腻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那一夜陈学兴奋得失眠,但一个疑问也随之出现在陈学的脑海:古人能做出如此精美的陶器,为什么今天的人就不能呢?
有朋友这样跟陈学解释:古人携琴访友都是迈着方步去的,现在的人太忙了,没有时间,就为了赚钱、享受,那种慢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做个东西巴不得1个小时就搞定。细想想,朋友的幽默与夸张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真正出一件各方面都很上乘的建水紫陶的确非常难得,其中影响陶器品质的因素太多了,泥料的选用、练制,拉坯的质量,书画的装饰、器形、烧制、磨光等,其中每道工序都可能影响到陶器的优劣,所有的“工”都是为“艺”而服务的,反言之,“艺”必须通过“工”来实现,两者完美的结合才是“工艺”。只强调“工”不重视“艺”,或只重视“艺”而不重视“工”都是非左即右的偏激观点,陈学认为这两者本就是同为一体,互为依存的关系。
微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分两种:一种为立体微雕艺术,另一种为平面微雕艺术。《核舟记》所表现的艺术形式属前一种——立体微雕艺术。而平面微雕艺术,即在各类适合微雕的材料表面进行雕刻,或直接绘画。
陈学从事微雕已20多年,养成了精细入微,严谨认真的习惯,对建水紫陶的制作,特别是装饰方面受益颇多,不过刚开始时,难度很大,因为材质完全不同,工艺又完全不同,以至于很难把微雕的技艺在陶上完全发挥出来,在有水份的湿坯上雕刻精细的东西绝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之前雕刻的材料匀为象牙,质地密实细腻,易于着刀,而面对松软的泥巴一时很难适应,况且刻好的东西还要填上泥整理清洁,待干透方可入窑烧制,出窑的陶器还要经过打磨抛光后方才成品,这对泥料的粗细度,刻填的深浅度和精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有时甚至近乎苛刻的地步,所以从泥料的选用、筛选,到刻填工艺的探索上都认真研究,认真对待。
这样做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小型陶器(茶器类)上把中国文学宝库的一些经典之作,结合建水传统的工艺表现形式,既体现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又更好地体现出文学艺术的魅力!从而填补了建水陶壶在这方面的空白。
以前的建水陶壶上因受到器形相对较小和工艺繁复等因素的限制,只能搞一些简单的诸如“茶禅一味”、“陶禅共品”等文字,而对于几百字,甚至更多字数的文学经典作品的完整表现却束手无策。
今天的陈学拼命的吮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的作品很稀少,但是每出一件,都是精益求精之作。但是他对现状并不满足,他说他今后要在书法、绘画方面不断提高,做出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田波: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建水陶工艺的传承与革新
田波
田波,出生于1973年,红河州建水县人,现为陶茶居紫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从2004年开始,田波就致力于建水陶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研发,注重产品创新和工艺革新,先后创新了10余个泥料配方,使建水陶色彩更加多样化,并设计制作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普洱茶具系列100多个品种,不仅在建水陶的设计制作和工艺创新方面成绩斐然,而且注册了建水陶制作工艺发明专利和普洱茶具外观专利,为传承和弘扬建水陶文化,革新工艺流程和加强品牌保护做出了积极努力。
2007年起,田波和他的团队夺得了从县级到国家级的大奖。2010年5月,由于田波对建水陶工艺创新、文化传播、品牌打造和产业推动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云南省“青年创业省长奖”。
2013年,为了加强对建水陶传统龙窑烧制作工艺的有效保护和传承,让人们体验传统的烧制方式的独特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田波带领自己的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众多老一辈陶艺人,并千里迢迢聘请了烧制师傅传艺,经过几年的潜心准备,终于点燃了龙窑炉火,也点燃了人们对建水陶辉煌历史的记忆和未来发展的希望。
李春光:云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建水紫陶第一家上市企业董事长
李春光
李春光,男,1975年生,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经济管理学研究生,经济师。1997年7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1998年获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000年7月毕业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干部班,2001年至2002年分别进入香港理工大学、美国乔治大学MBA中文班学习。其间担任云南省建水县永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0年至今分别发展和创办建水县永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玖泰投资有限公司、建水县玖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红河火宝紫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了红河火宝紫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他的父母早年间就创下了在建水乃至红河州赫赫有名的企业。在他大学毕业后,他却选择了在更大的公司打工。在家族企业遭遇危机,濒临倒闭时,他放弃了50万的年薪,接过了再创家族企业辉煌的重任。经过十多的年的努力,他将家族企业由单一的实业,发展成了集实业、创意文化产业及金融业一体的企业集团。他就是建水县永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河火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建水县玖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春光。
“富二代”的再创业
“我算是个‘富二代’,父母在多年前就创建了建水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企业——建水县永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但我却是在公司濒临破产时才回来的。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13年还清了公司所有的债务。”李春光说,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成就之一。
1997年,22岁的李春光从昆明理工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一些大企业,成为了一名职业经理人。1999年时,他还作为云南省“省校高端人才培训计划”的受益者之一,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了工商管理硕士(MBA)。
“当时,我主要从事是进出口贸易。”李春光说,到清华大学完成MBA进修后,有公司为他开出了50万的年薪。而也就在这时,家族企业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看着年迈的父母,李春光没有犹豫,放弃了50万的高薪,接任建水县永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从父亲手里接过了重振企业的重任……
他卖掉了家里除建水以外的所有房产,整合了全部资金,准备背水一战。依然从公司赖以起家的有色加工冶炼、化工产品销售贸易入手。从自己较擅长和熟悉贸易入手,李春光带领他的团队在昆明开始了再创业。
他带领职工摸爬滚打,大胆前行,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服输的性格,和诚实守信的口碑, 渐渐的,公司的资金流开始好转,并有了一定的积累。公司原先关闭的工厂也逐渐重新运转。“对欠银行的债务,我们也进行了协商,有计划的逐步还款。”李春光说,终于在2013年,永生公司欠银行的债务全部还清,重创了企业的辉煌。
人生的“三级跳”
“我的初级职称是计算机,中级职称则是经济师,而现在我则是陶瓷工艺高级工程师。”李春光说,从计算机到经济管理再到现在的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职业人生可以说是“三级跳”。
李春光一直对建水特有的紫陶很感兴趣。2008年,李春光收购了濒临倒闭的火宝陶艺作坊,经过改制,在2009年成立了火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接手了火宝陶艺坊后,李春光开始到江苏宜兴、佛山、景德镇等一些陶瓷业较发达的地方考察学习。在近半年的学习考察中,李春光发现建水紫陶产量低,几乎都是手工作坊作业,完全靠天吃饭。火宝陶艺要有大的发展,必须要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正是确定了火宝陶艺今后发展的道路,回到建水后,李春光才着手进行将火宝陶艺改制成火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李春光开始考虑火宝陶艺的作品的创意,在紫陶作品中如何将自己独有理念和观点表达出来?人与陶要如何切入并融合?最终有陶如人生,人生如陶的品味?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并逐步实践。“火宝”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商号成功竞升为一个众所周知的著名文化品牌。公司作品荣获金、银、铜、优秀等各种奖项30多种,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及其他国家机关永久收藏。目前,红河火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5项,“火宝”被评为红河州知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李春光被授予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同时被选为云南省紫陶研究会副会长和云南省工业美术行业工会副会长。
“2013年开始,我们开始收缩店面。同时与普洱茶制茶大师周秉良合作,生产火宝普洱茶。火宝陶艺生产的工业化与标准化进程也正在稳步推进。”李春光说,现在,他计划将火宝的专卖店改造成“最临安”加盟连锁店。店里不仅卖紫陶制品,还有陶艺吧,还有茶叶,甚至还有红河州特有的土特产,比如说狮子糕等。年内,第一家“最临安”旗舰店有望在建水开业。
同时,还计划成立“火宝会”,开通400服务电话,为每一个买火宝产品的人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及其他服务……
让金融也融入文化
建水县玖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李春光成立的一家金融公司。“我们采取的是‘一户一政策,一笔一定价’的个性化定价,3年里发放了近300笔贷款,总金额近两亿元,还没有出现过坏账。”李春光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在这里体现的最为充分。
“我们正在申请‘玖银快贷’,这是一个标准化金融产品。就是突出快和新,通过开通微信平台和400服务电话,客户经理在收到资料后半小时就能给客户答复,通过管理及设备的创新,对市场快速反应,树立品牌,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惠众服务。我们还在策划‘玖银易贷’,就是贷款简单容易;‘玖银微贷’,平均贷款在30万元左右……如果我们的客户能达到10到15万左右,那我们的金融服务就真正实现普惠了。”李春光说。
肖春魁:云南省陶瓷工艺大师、以自然物象为灵感的独行者
肖春魁
肖春魁,1977年3月出生于云南建水,别名“浪鬼”。曾师承马成林大师学习建水陶艺,擅长以自然物象为元素的陶器制作,在建水陶艺界独树一帜。其陶艺作品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在建水陶雕刻填泥、无釉磨光的传统工艺之外另辟蹊径,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生动逼真的仿生造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展示了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动手能力,被誉为“建水紫陶的独行者”。代表作品有手提壶《焚心》、提梁壶《玄武》等。
其从小喜爱美术,1993年进入中等美术学校学习绘画,长手工艺制作,1995年开始接触雕塑,1996年底,开始跟随建水彝族陶艺家马成林学习做陶,由此走向了陶艺创作的道路。2000年考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更是为其打下了艺术创作的基础。2005年创办了自己的“浪鬼”陶艺工作室,闭门苦修数年,创手捏壶。
其陶艺作品造型新颖,有独特的工艺风格,擅长以竹节、荷叶、树桩等自然物象为创作元素,通过奇思妙想的创意和出神入化、得心应手的技艺创作而成。以厚积薄发之势和技道合一的风格给建水陶艺界带来了强劲的冲击与震撼,也带给陶艺爱好者新的艺术情趣和审美体验。作品刚现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众多建水陶收藏爱好者纷纷慕名而至,均被其绝妙的创意和精湛的工艺所折服。
肖春魁为人低调谦逊,随性淡然,不事渲染铺陈,但其艺术天赋和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被行家公认为建水陶艺术汪洋中的一朵奇葩。其在继承建水陶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在器型设计方面勤奋钻研,掌握了独特的制作技巧。他的陶器取法自然,灵性回归,浴火重塑,脱胎换骨,每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其茶具上的意趣不喧哗不从众,泥坯里仿佛蕴藏着一个个有关岁月的故事,却又饱含和孕育着生命的希望,所有的作品都被他赋予了生命的意义,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清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和美单纯的宁静。
在中国的艺术领域,技是创作的手段,道是一种对艺术追求的境界,也是审美理念的传递,它需要胸怀和用心去体悟。技道合一的境界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把道的理念渗透到技之中,从而使技超越于具体狭隘的实用功利,升华为技道合一的至美至乐的精神境界,也即审美的自由境界。从肖春魁的陶艺作品里,让人看到了不仅仅是游刃有余的制陶技术,而且传递了一种自然宁静的美和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