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周杰伦 纪念我曾经的爱情,曾经我们追捧的是周杰伦的作品英文翻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周杰伦 纪念我曾经的爱情,曾经我们追捧的是周杰伦的作品英文翻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周杰伦 纪念我曾经的爱情,曾经我们追捧的是周杰伦的作品英文翻译

事,大家都知道了。

周杰伦发布新单曲,《说好不哭》。

网络一阵腥风血雨。

不止是打破QQ数字单曲的销量,还有媒体(自媒体)掀起评论狂欢。

但。

坦白讲,态度来来去去,无非两种。

一,周杰伦江郎才尽了。

二,江郎才尽的周杰伦,还是秒杀市面上绝大多数歌手。

这就是今天互联网的舆论环境。

造神和弑神。

我们趋之若鹜地炮制一个个偶像,我们争先恐后地摧毁他,在这一“造”一“弑”间,潮水刷出了潮水的存在感。

唯独,无人在意那朵被顶到天上,又被踩到泥底的浪花。

直白点说——

绝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周杰伦是不是完蛋了。

只有绝少人追问,当我们在谈周杰伦时,我们在谈什么?

好。

没人说。

Sir偏要吃力不讨好。

啃啃这根硬骨头。

01

周杰伦是神

周杰伦“神”吗?

某种程度,是。

关于周杰伦的首张专辑,盛传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说法——

吴宗宪对周杰伦说:

“十天之内,你写出来50首歌,如果我能挑出10首好的,就给你发唱片。”

周杰伦备了一箱泡面,闭关十天,按期交货。

首张专辑《JAY》成功发片。

一炮而红。

如你所知,任何“传奇”都有着更艰难的版本。

2000年,吴宗宪将阿尔法工作室的主导权交给了他的朋友,台湾的著名音乐人杨峻荣。

一个晚上写歌,白天睡觉,吃住都在办公室的小鬼,让他无比好奇。

“有自己的歌吗?”

周杰伦翻开抽屉找了半天,拿出了《可 *** 》的DEMO。

4分钟的歌听完,杨峻荣一把拉住了他。

“这歌谁唱的?”“我唱的。”

“这歌谁写的?”“我写的。”

“编曲谁编的?”“我编的。”

当过歌手的杨峻荣倒吸一口凉气,转过头就给吴宗宪打电话:

“哎,宗宪,这一咖你居然摆了一年多哎?”

我从来没有听过这种东西

他说:都是我做的

我跟宗宪讲,我需要宣传费两千万

如果周杰伦做不起来

我就不干了

这是从未有过歌手念头的周杰伦,成为职业作曲人的第三年。

简单说,今天“主流”到政治正确的周杰伦,当初也是作为一个“非主流”形象出现。

一个已被证实的故事。

想给张惠妹写歌的周杰伦,终于收到邀请,便和方文山一起,憋出一记大招。

语速快,节奏感强,几乎没有旋律。

歌词脱离生活,无关情爱,又是异国风情。

当周杰伦兴致勃勃地将脑海中形象设计向张惠妹托盘而出:“你要穿忍者装,要漏大腿,提上灯笼,就是那种很东洋味道的。”

你猜,张惠妹什么反应?

△ 《听海》

啥是流行音乐的商业逻辑?

旋律规矩,歌词直白,副歌洗脑。

最好。

唱起来也比较简单。

但周杰伦每一面都在对着干。

叛逆,结果是——

你只能自己干。

“你这些歌别人不用,干脆你自己唱唱看吧。”

于是,就有了周杰伦将被拒绝的创意打包成第一张专辑的《JAY》。

于是,就有了第二张专辑《范特西》。

——阿妹嫌弃的那首歌,就是《忍者》。

△ “嗨嗨嗨,挖咖哩妈细它”

本质,这是一次才华对抗市场豪赌。

自恋是周杰伦的砝码。

周杰伦的自恋有深?

就说一首歌。

《完美主义》。

歌曲 *** 部分的和声,周杰伦即兴一般,放弃歌词:

“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

把自己的名字,低声哼唱了48遍。

△ 《完美主义》

对。

就是要让你记住我的名字。

如果你是真正的周杰伦铁粉,你不可能不收藏周杰伦的前两张专辑。

那种炙热的情感,那种奔腾的想象,还有那种完全囚禁在自己世界又自由自在的生命力。

允许Sir借用李宗盛听过《娘子》后的爆粗评价。

“操!”

02

周杰伦不是神

但周杰伦又不是神。

没人怀疑周杰伦无以伦比的天分。

问题是。

成就这种天分的,绝不只靠周杰伦。

Sir以电影简单比喻。

周星驰。

今天,我们看到星爷的种种近乎天外飞仙的经典,只是周星驰一个人灵感吗?

不。

《大话西游》最津津乐道的对白之一——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来自刘镇伟。

是刘镇伟拍脑袋想出来的吗?

也不。

灵感是王家卫。

如果记忆也是一罐罐头的话,我希望它永远都不会过期,如果真的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重庆森林》

同理——

我们谈起周杰伦作品如何牛逼,如何辉煌,其实是置于华语乐坛的生态下比较,竞争出来的。

打个简单比方——

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能是今天的周杰伦?

再死忠的周杰伦粉丝也得承认,方文山是半壁江山。

这仅是首张专辑,方文山的代表三首。

《娘子》,侠客画风下时空交错的错觉。

一壶好酒,再来一碗热粥,配上几斤的牛肉

我说店小二,三两银够不够?

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塞北的客栈人多

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

《印第安老斑鸠》,是奇幻荒诞的西部荒野。

沙漠之中怎么会有泥鳅?

话说完飞过一只海鸥

大峡谷的风呼啸而过

是谁说没有?

《 *** 》,讲的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一次球场耍帅失败后的茬架。

但又针针直插青少年胸口。

你说你说分数怎么停留,一直在停留,谁让它停留的?

为什么我女朋友场外加油你却还让我出糗?

其实岂止方文山。

在周杰伦作品的鼎盛时期,他的作词者,几乎全是顶级。

徐若瑄的《可 *** 》。

想要有直升机

想要和你飞到宇宙去

想要和你融化在一起

融化在银河里

刘畊宏的《回到过去》。

思绪不断阻挡着回忆播放

盲目的追寻仍然空空荡荡

灰蒙蒙的夜晚睡意又不知躲到哪去

一转身孤单已躺在身旁

还有Sir觉得最安静,最被低估的黄俊郎。

这是《夜的第七章》。

我听见脚步声,预料的软皮鞋跟

他推开门,晚风晃了煤油灯一阵

打字机停在凶手的名称,我转身

西敏寺的夜空开始沸腾

这是《将军》。

阳光从树叶细缝露出了笑容,温暖了我的美梦

只有笼里的画眉羡慕着天空,却从来没有人懂

换句话,那是一个众神诞生年代。

除了帮扶,还有竞争。

当年,周杰伦的最大对手是王力宏。

流传一个说法——

“既生宏,何生伦”。

2001年, 周杰伦发行《范特西》;就在这同一年,王力宏发行了《唯一》。

自此,俩人开始被媒体拿来比较了将近10年。

台上很少同台。

台下暗自较劲。

但自2001年,两个人同样以一年一专的数量,拼命赛跑。

如今。

王力宏去哪了?

这是网友总结的2000年左右华语乐坛的十大金曲。

——强烈建议今天的00后,10后听一听。

Sir不是音乐行家。

但Sir都听过以上歌曲。

这些歌曲传递出来的第一感受是丰富。

潜台词是,我想打败你,

但不是用你的方式。

“只有周杰伦才能打败周杰伦”。

“只有我才能打败我”。

03

谁也不是神

这正是Sir不认同此次事件绝大多数评论的原因。

当年,周杰伦用反爆款的姿态,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爆款。

当年,周杰伦为“你情我爱”的台湾流行乐,打开了一个更开阔、更奇特的选题范围。

这绝非周杰伦一个人的能量。

周杰伦能成为周杰伦的原因,除了他的天分,还有当年他的“朋友圈”,还有他的竞争对手,甚至,还有一帮听众渴望娱乐又超越娱乐的需求。

但今天呢?

台湾媒体把周杰伦的这种转变,追寻到2012年左右。

那个时候,他与昆凌恋情曝光,台湾音乐圈认为是恋情软化了周杰伦原本犀利的创作路线。

作品的转型被他坦白在歌词。

“改换文青的造句,你一抹微笑如茉莉”。

“白话一点也可以,我心里满满都是你你你”。

问题是,这仅仅是周杰伦一个人的退化吗?

方文山呢?

除了方文山——

离开周杰伦的,还有曾制作《 *** 》《威廉古堡》《以父之名》等快歌的洪敬尧,在《十一月的萧邦》05年后,就基本不再与周杰伦合作。

号称弦乐大师,写出《龙卷风》《七里香》《青花瓷》的钟兴民,与周董的合作也止步于2011年的《跨时代》。

代表作《爱在西元前》《东风破》《彩虹》的林迈可,也不断减少合作次数。

他上一次和周杰伦创作作品是2016《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仅合作一首歌。

就是那首不该成为爆款的爆款。

《告白气球》。

说白了。

今天的审美习惯,已大大变样。

有评论将周杰伦比作李宗盛。

其实这不可比。

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无可争议的大众爆款,后者是小众爱好。

而一个时代的爆款,往往是当时社会审美的集中反映。

换句话说,李宗盛(可能)永远存在。

但当周杰伦的流行,被拉成简单的、重复的,洗脑式的迎合。

那才是我们真正该警惕的。

有粉丝总结这几年的周杰伦作品。

暗恋时是《等你下课》;热恋时是《告白气球》;分手时是《不爱我就拉倒》;分手后是《说好不哭》。

结论——

周杰伦江郎才尽。

但导致周杰伦江郎才尽的原因,是他的幸福生活吗。

不仅仅是。

还有我们的放弃和堕落。

创作者和消费者是唇齿相依的。

这才是Sir反对锅甩给周杰伦的原因——

刻薄点说,今天,周杰伦和他的伙伴们再创作出如过去的经典,也就那样了。

当流量成为能量的计算公式。

当周杰伦证明自己,只能用蔡徐坤们的公式。

当流行从《爱在西元前》变成《学猫叫》。

那周杰伦们,还能选择什么?

前天,9月16日,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发布。

热搜榜单刷屏式占领。

25分钟销量破百万,3小时破千万,访问量过大导致QQ音乐一度陷入瘫痪状态。

截止今晚11:30,QQ音乐平台销量已达700W。

不是虚头巴脑的打榜、热度、点击量。

是3块一首真金白银,汇聚成的华语乐坛“最后一位天王”的顶流光环。

粉丝或许依旧热情。

但事实摆在那——

一代人已从追捧周杰伦作品,变成追捧周杰伦。

而另一代人,已经不懂周杰伦。

出道19年。

周董,摘下了鸭舌帽,举起了香飘飘。

从那个才华恣行无忌,性格却腼腆害羞的少年,变成了如今娇羞可爱的“小公举”。

一个天才和呼唤天才的范特西时代,缓缓落幕。

可惜的不是周杰伦。

可惜的是只有“周杰伦”。

更可惜的是——

你们失去“周杰伦”。

你们还不以为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周杰伦 纪念我曾经的爱情,曾经我们追捧的是周杰伦的作品英文翻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