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小孩子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图片(小孩子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表现),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小孩子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图片(小孩子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表现)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与此同时,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感染症状,闹得家长们人心惶惶

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顾名思义,就是在咽峡部出现疱疹,病因也大多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此外,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也可引起本病。

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到感染,1~6岁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因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自洁”功能差,故易发病。

啥是咽峡部?下图蓝色涂抹的位置就是,具体就是就是软腭、扁桃体、悬雍垂的位置。

潜伏期为3-5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个别患儿症状重,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体征: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 mm,数目多少不等,1~2 d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上图中,圆圈内,就是小水疱,能看到周围红红的充血,方框内是开始溃疡了。

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多为EV-A71感染引起)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以上这些都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图片,总有一张是你宝宝的吧?另外,这些真不是化脓,给大家看看“化脓”是什么样的,预警哦,比较恶心。

2、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目前认为,这两个病只是这些肠道病毒在人体的表现不同而已,且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部位不同。

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征,就是手、足、口腔内外等处出现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则只在咽部出现疱疹,手脚等其他部位不会出现疱疹。

所以有时疱疹性咽峡炎也被称为隐形手足口病。

而且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也不怎么会导致并发症。

还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跟感冒是比较像的,如果宝宝持续发高烧,且不怎么爱吃东西,就要考虑是否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能。

3、发热这么厉害,怎么办?

发热是让家长们担心的问题,尤其是发病后就一下子出现39或者40℃的高温,会让家长觉得是很严重的疾病。其实到不用担心,这是身体在帮着限制病毒的复制,说明身体在起作用了。

病毒进入体内,身体受到 *** ,会产生大量的致热源,这些致热源会告诉大脑病毒来了,从而大脑会将体温调定点升高,身体开始发热,从而限制病毒的复制。

对于身体而言,病毒 *** 后,体温调定点会升得比较高,所以会出现高热,大家可以这么理解,病毒比较小,刚进入体内时,掀不起什么大浪来,身体不怎么在意,等身体察觉到了,它们体内就复制的非常多了,这时,只能开足马力升温了,体温就很高。

而对于一些细菌感染,进入体内就搞破坏,立即被识别,那开始时体温稍微升高点去限制细菌,等多了再升高体温也不迟,所以,有些细菌感染,开始时发热不严重,过个1-2天,发热会升高到39,40℃。

4、如何治疗?

一、护理方法: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3)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 *** 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

(4)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发热患儿护理,衣被不宜过厚;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6)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7)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二、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体温38.5 ℃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亦可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等药物降温。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口服,5~10 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 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4 h,24 h不超过4次。

(2)止惊治疗,发生高热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惊治疗,可首选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注射,0.1~0.3 mg/(kg·次),体重<40kg者 不超过5mg/次">40 kg者,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次,在无静脉通路时可选择米达唑仑肌肉注射; *** 肌肉注射,10 mg/(kg·次); *** 缓慢静脉注射,0.3~0.5 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次,注射速度1~2 mg/min。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

三、病因治疗

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不应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此类药物是抗DNA病毒药物,对RNA病毒无效,因此,此类药物不应用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部分病例病初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升高;建议次日复查以上指标,若明显下降或正常,无细菌感染的依据,则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1)干扰素α:

INF-α喷雾或雾化有一定疗效:INF-α是皮肤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关键调节因子,黏膜给药可发挥局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局部用药使用便捷,儿童易接受,安全有效。IFN-α2b喷雾剂:100万U/d,每1~2小时1次,疗程3~4 d。也可使用INF-α雾化吸入:2~4 μg/(kg·次)或20万~40万U/(kg·次),1~2次/d,疗程3~4 d。

(2)利巴韦林:

不常规推荐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 mg/(kg·d)早期使用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生殖毒性。

5、病毒感染,血项为何表现为细菌呢?

大家可能知道,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而病毒感染时,正好相反。那为什么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查血时,确是细菌感染的血象呢?是合并细菌感染了吗?

第一,血常规不能准确提示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没有所谓的病毒血象或者细菌血象,只能大体上区分一下。

第二,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病的诊断,都是临床诊断,就是看到典型皮疹就能诊断了,无需使用血常规。

第三,目前研究发现,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病时,白细胞就是正常或者升高的,原因我没查,因为根本不用血常规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啊。

所以,看到孩子嘴巴里面有疱疹,怀疑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病时,不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已经查了,也不要以为是合并细菌感染了,也不要使用抗生素。

6、全身出现皮疹,是病情加重?

有些小朋友,在发热时,或者在发热后,在全身会出现类似幼儿急疹样的皮疹,红红的,一点一点的,如下图所示。

当然不是手足口,虽然不常见,但也是该病的一个表现。大家知道手足口病时,也会出现全身的皮疹,尤其是柯萨奇A6导致的,如下图所示。

更多小孩子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图片(小孩子疱疹性咽喉炎的症状表现)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