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八月十五月儿圆
曾小燕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于中秋,应该是除春节以外,最能引起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了。
幼时曾被父母寄养乡下。记忆中,炎热的夏季,劳作一天的祖辈们,喜欢在傍晚时分,往地坝里搬几张长条凳,凳子上铺了细竹竿串成的凉床棍,七八个小孩子光着身子,挤挤挨挨躺在凉床棍上,竖起耳朵听外公讲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在中秋的夜晚,听外公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外公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名叫嫦娥,她是射箭高手后羿的妻子,因为她偷吃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得以成仙,奔入月宫,变成了月亮仙子。后来,人们开始在中秋这天祭拜月亮,顺便也拜拜这位美丽的月亮仙子,拿什么拜呢,当然是圆圆的月饼了。
说到月饼,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乡下孩子肯定是吃不到这种糕点的,但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拜月亮庆团圆。
中秋前两天,外公就会洗好碓窝和槌棒,外婆则泡好糯米,炒出香喷喷的豆子,磨好细软的豆面。中秋这天,从十几里外银家沟赶来的三姨爹,和外公一起,把蒸好的糯米放进碓窝。他们脱掉外衣,露出健壮的胳膊。他们轮番举起槌棒,用尽全身力气将槌棒摔进碓窝,那一根根凸起的青筋和着一声声高亢的“嗨-呀”,迎合着碓窝槌棒的撞击声,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围观,更勾起了孩子们欢悦的食欲。人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着这窝打出的糍粑可以摊出多少张月饼,可以走多少家亲戚,可以跟多少人团聚重逢述说思念······
新出窝的糍粑粘稠滚烫,外婆在凉水里浸一下手,快速地从碓窝里扯出一小坨糍粑,在准备好的白糖豆面里滚一圈,然后递给早已口水滴哒的我。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糍粑如此地香甜糯软,哪还有心思挂念远方的父亲母亲呢!
长大了才知道,关于“月饼”一词的由来,与唐朝名将李靖吃祝捷饼、杨贵妃吃胡饼都有关。其实在宋代,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而是称之为“金饼”,宋代文学家苏舜卿有诗曰:“云头艳艳开金饼”。到了明代,“月饼”才正式定名,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得以广为流行。如明嘉靖《威县志》称“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也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成年后的我,许了一个年轻军官,与之相隔天涯,两地奔波数载,最恐过中秋。多年后,戍守边防他终于回家,中秋才成了真正意义上团圆的节日。
如今又到中秋,那些琳琅满目的大小超市里,摆满了包装精美口味各异的月饼,农贸市场也有人打起了糍粑,晨起的人们在碓窝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过上幸福日子的人们,并没有忘记八月十五吃月饼打糍粑这个传统节日,他们依然把团圆当成一种虔诚的夙愿和内心最真实的渴求。
想起了早已作古的外公,想起他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讲起的故事,想起他用节省一年的糯米为我打糍粑的场景,想起他为了让我和父母早日团圆,勤扒苦做的日子······
他可能不知道,如今飞天探月已不是神话,相隔千里已然咫尺。团圆,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八月十五月儿圆。想起多年前的中秋,当嘶鸣半宿的虫儿们疲惫了,月亮悄悄爬上树梢,皎洁的月光洒满故乡的田野,静静流淌的小河泛着银光,睡意渐浓的孩子们,听着外公的神话故事,睡进了朦胧的月光之中。
梦里,他们都住进了月宫,变成了飘飘欲仙的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