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天津的诗歌,歌唱天津的古文化歌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天津的诗歌,歌唱天津的古文化歌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天津的诗歌,歌唱天津的古文化歌曲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11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诗歌里的天津》的报道。

诗词歌谣,在历史长河中为人传诵,被人铭记,用精巧的语言构建出彼时的风云变幻和世情人心。穿越时空,重温诗词歌谣里的天津,这是怎样一片真实、热血的津沽大地?

金戈铁马古蓟州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李白《北风行》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蓟州。

燕山高耸,雄关巍峨,在大山和平原交汇处,天津市蓟州区嵌于其间。这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地,因毗邻京城,素有“畿东锁钥”之称。

天津作为一个在史料中可以查到明确建立时间的城市,建城618年。而天津北部的蓟州,则有着更为久远的行政建制史,古称无终、渔阳、蓟州。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初唐诗人陈子昂来到古渔阳时,如此感叹。

诗仙太白的足迹,也曾抵达这里。李白为当地独乐寺写下的“观音之阁”匾额,依旧悬挂于古刹之上,令来往游客喟叹。而那首抨击安禄山挑起战祸的《北风行》,也是他游幽州时所写。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杜甫《渔阳》

安禄山的主力部队就驻扎在渔阳。杜甫的《渔阳》一诗,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十五万之众,从渔阳举兵叛唐。白居易的《长恨歌》,记录了安禄山起兵之事。

一个朝代的三位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仙、诗圣、诗王,给后人留下了天津蓟州发生的这段改变了唐朝命运的历史真相。真笔触、真性情之下,还原出了历史的本来模样,那些文字里的金戈铁马,加厚着历史的记忆。

时间来到明朝,名将戚继光站立在位于蓟州的盘山之顶,用一首《登盘山绝顶》抒怀: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南倭北虏”,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的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危及大明江山的两大难题。

蓟州的重要性再次凸显。为加强北方防务,明朝将长城沿线划分为数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而蓟镇,担起了拱卫京师的职责。

明隆庆二年(1568年),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之乱”的戚继光,奉命北调练兵,镇守蓟镇关隘。并对蓟镇长城沿线进行了包砖大修,期望这道坚固且连绵的长垣,能够保大明太平。

戚继光镇守蓟镇的十多年里,蓟门固若金汤,蒙古部落始终无法攻入。

而这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有一个当代鲜有人知的身份——诗人。实际上,他的诗才,被誉为“格律颇壮”,“近燕赵之音”。

烽火早已远去,长城从中国的军事防御线,演变为草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融合线,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而蓟州的长城,也因为一代名将戚继光,在诗词的世界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贯通南北大运河

运河,与长城一样,亦是人类历史上的工程壮举。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中国的文化血脉。

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由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等地,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中这样评价开通大运河的价值: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千百年来,运河养育了历代的百姓,沿线积累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存。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居于运河重要位置的天津,被称为“大运河载来的城市”。京杭大运河在天津境内分为南运河、北运河两段,总长170多公里,在三岔口汇入海河后经大沽口流入渤海。

如今,在三岔口,“天津之眼”摩天轮跨河而起,成为当代天津的旅游地标。

回到明朝。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而后攻入南京。朱棣登基后,让群臣为三岔河口献名,最终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津渡之地”,天津由此得名。

随着朱棣迁都北京,天津成为京城门户,军事地位更为重要。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在天津设卫。

运河南北全线疏浚通航后,明廷停止海运和陆运。运河作为漕运的主渠道,带动了当地的人流、物流和商贸活动,天津也成为朝廷漕运储粮的基地。

“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

这首流传的民谣,反映了天津漕运的盛况。

明清时期,天津运河都是漕粮抵达京师的要道,在京杭大运河中处于枢纽地位。

“二水斜通海,孤村合抱城。”

明代诗人李东阳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三岔口和天津城的地形地势。

连通南北运河,沟通海运漕运。天津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运河文化应运而生。而码头上的文化,也滋养着这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北方城市,直至今夕。

清代时,直沽漕运达到了鼎盛,三岔河口复现了元代诗人张翥诗文中“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新诗将作如千首,为问郯郎有买无”的景象。

如今,徜徉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杨柳青古镇,遥想李东阳在《过天津》一诗中描写的“千家市远晨分集,两岸沙平夜退潮”。天津那时早晚集市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杨柳青古镇,也在旧貌新颜中,成为游客喜爱的打卡地。

百年风骨大学堂

走进天津大学,北洋纪念亭的穹门之上,“北洋大学堂”五个字和“1895”这个年份,昭示着历史的沧桑。

1895年,由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在天津成立,后更名为北洋学堂。直至20世纪50年代,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天津大学。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念过去之艰难缔造,愿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

——《北洋大学校歌》

由廖辅叔作词、萧友梅作曲的《北洋大学校歌》,体现了其“兴学救国”的根脉。北洋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里程。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严复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

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古文化街上,有一座“严公馆”。百年前,教育家和翻译家严复就住在这里。

严复曾被梁启超誉为“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他任总教习的北洋水师学堂,是中国北方第一所海军学校。

从1881年起的20年间,北洋水师学堂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其中大多成为海军栋梁,许多人阵亡于甲午海战之中。毕业生中,就有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

1900年,北洋水师学堂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之中。从筹设到停办,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相始终。

“鼹饮津沽水,燕居二十春。”

严复的这句诗,浓缩了这段在天津的岁月。

1897年,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这是近代天津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办的报纸,与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办的《时务报》南北呼应,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两大舆论阵地。

1898年,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正式出版发行,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唤醒国人救亡图存。天津一时成为先进文化的中心之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在天津写下《戊戌八月感事》,痛悼六君子。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

临河鸣犊叹,莫遣寸心灰。

——严复《戊戌八月感事》

爱国,是天津学人永恒的主题。

与天津大学毗邻的南开大学亦是如此。南开大学的中心花园东侧,有一座校父严修的半身铜像,与张伯苓校长的塑像比肩而立。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八个字是严修和张伯苓共同制定的南开校训,作为南开精神代代相传。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南开大学校歌》

这首南开大学校歌,创制于五四运动前夕。歌词短小而规整,旋律铿锵而奔放,展现了南开学子的精神风貌。

从1919年至1948年,张伯苓在担任南开大学校长近30年的岁月里,把教育救国作为信念,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等南开系列学校,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

但很少有人知道,张伯苓也是奥运会在中国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曾明确提出,教育一事,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

而“传爱国之道”,是南开大学师生刻在基因里的信念。时光倒转至1935年9月17日,在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时任校长张伯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燃起了热血青年的爱国斗志。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如今,这承载着赤子情怀的“爱国三问”,依然在每个南开学子和中国人的心中激荡。

更多天津的诗歌,歌唱天津的古文化歌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