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朱老总存款高达30多万,是最有钱的十大元帅,为何晚年过得清贫,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朱老总存款高达30多万,是最有钱的十大元帅,为何晚年过得清贫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朱老总存款高达30多万,是最有钱的十大元帅,为何晚年过得清贫

在建国初,从最高领导人,到基层干部,我国明确了24级工资制度,即使是最高一级的工资也只有594元,但是在开国十大元帅中,却有这样一个人,他单单在海外的存款就高达30多万,这笔钱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笔巨款,更别说建国之初了,其实这位元帅就是开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朱老总,按理说他的地位这么高,又有这样一笔巨款,晚年不应该过得这么清贫,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这笔钱又何去何从了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朱老总的生活。

朱老总

寻找革命之路,坎坷而坚定

我一辈子没吃过饱饭,年轻时条件苦没能力吃饱,到老了却又患糖尿病也不能吃饱。晚年的朱老总这样回忆道,回忆朱老总的一生,确实如他所说的一样,1886年出生于佃农家庭,出生时正值晚清时期,朱家跟许多的佃农一样,即使一年到头忙碌,但是最后依然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田,一间房,甚至在除夕夜,被当地地主欺压,一家人被迫分成两家各自谋生,朱老总跟随伯父伯母以及两个叔叔离开了生活九年的地方,正是因为小时候的贫苦经历,深深刺痛了少年的心,一颗反抗的心也开始萌芽。

之后他就被自己的伯父送进了学校,因为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上学的时候,朱老总学习非常努力,但当时清 *** 受列强压迫,跟当时大多数文人一样,朱德一开始也是抱着教育救国的心思,希望从思想上改变人民,于是在1908年毕业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起了一名老师,但是没多久,朱老总就发现想要改变农民的现状,就必须改变整个社会制度,否则做多大的努力都见效甚微。

讲武堂

意思到这一点之后,朱老总在1909年果断弃笔从戎,从四川仪陇老家去昆明报考云南讲武堂,即使到了如今,开车也需要2000公里左右,更别说那个交通不方便的时期了,临走时,还写了一首名句: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来表明自己的信念。

一路上的心酸只有朱老总自己知道,经过了70多天的徒步赶路,终于来到讲武堂,并且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之后就是一路的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以及护法战争,到了1917年已经被任命为靖国军旅长,并兼任泸州城防司令,在职期间,他也一心为民,打土匪,抓治安,给百姓带来了安稳的生活。等到他离开泸州的时候,百姓为他立了两块碑,一个写着“除暴安良”,另一个写着“救民水火”,足以看出当时的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立碑

虽然说在泸州带给了百姓安定的生活,但是当时全国各地都乱成一片,各地都在征战不休,此时的朱老总意识到,旧民主主义革命也救不了这个国家,正当陷入迷茫时,又遇上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在加上之后的五四运动,爷爷看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朱老总的孙子朱和平这样说道。

之后朱老总就踏上了一心为人民、为党的道路。

一心为民,建设民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如何建设国家是高层面临新的考验,一个又一个战场将军开始下沉到基层,参与国家的建设,朱老总也不例外,党讲究的是实事求是,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不能盲目改革,于是朱老总就把目光放在了调研上,目标涉及到方方面面,不论是工业还是商业,农贸还是交通,等等方面都参与调研。并且亲手写了一份又一份的报告。

一心为民

在建设过程中,除了我国的台湾以及 *** ,朱老总走过了我国的每一个省份,仅仅在1956年到1966年间,就外出调查了27次,平均下来,基本上每年都要外出调查将近90天,在这期间,向中央致电24封,调研报告写了13个,每一封都是经过实地考察后,深思熟虑、实事求是后的成果。要知道,在1956年的时候,朱老总已经70岁的高龄了,而且多年的艰苦战争生涯,让他受了一些暗伤,但是他仍然奋斗在建设的第一线。甚至到了88岁高龄时,仍然不忘祖国,亲自到海军视察,并且出海检阅。

除此之外朱老总在生活上也是非常的简朴,时刻记得广大贫苦农民的他,在生活上能简单就简单,朱老总一家是出了名的人多,人一多各方面的花销也多,但即使是这样,自从24级工资制度开始实施后,他就没有领过属于自己元帅级别的工资,只领行政级别的工资,也就是649.6元,但是之后他数次要求调低自己的薪资,从一开始的640多元降到了579.5元,随后在1959年,又要求降到了460元,过了一年之后,又把工资降到了404.8元。

虽然说这些工资在当时足以养活一家子人,但是朱老总依然非常节省,把省下来的钱存起来,当时由于各种物资都不富裕,使用的粮油都有定量,一旦吃完就没有了,而朱家人多,这些粮肯定是不够的,一旦吃完,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以朱老总所做的贡献来讲,即使粮食不够吃,也是有方法来解决的,但是他坚持能省就省,在闲暇之余就出去挖野菜吃,有时孩子放假,也会带着他们一起挖,当时有人评价朱老总,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这句话没有一点夸大的成分,而是真实发生的。

就这样,朱老总从牙缝里一点一滴攒下了两万的存款,在当时的环境下,万元户可是非常少见的,这笔钱足以证明朱老总在生活方面是何等的节省。除了这笔钱之外,朱老总还有另一笔数额高达30万的存款,那么这笔钱是怎么来的呢?

巨额费用,全额贡献

其实这笔钱还是一个女子遗留给他的,这个女子是美国的一个作家,名叫史沫特莱,她1928年来到我国,并亲眼目睹了西安事变的发生,随后她把在根据地的所见所闻,积极地向世界报道,让世界各国了解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在1937年她来到延安,访问领导人,随后她经常找朱老总谈话,并且收集素材,最终完成了关于朱老总的专辑《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

1950年在弥留之际,她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所有的稿费都归朱德将军所有,希望这些能够帮助他实现建设强大和自由国家的愿望。

这本书是在1956年出版的,出版社就把这笔钱的稿费,也就是相当于30万左右的人民币寄给了中国大使馆,但是当朱老总得知后,却并没有动这笔钱,

如果当时朱老总领了这笔钱,那么生活一定过的非常富裕,但是他时刻记着人民,非但没有用这笔钱,反而把这笔钱捐了,用于国家的建设,让大使馆买一些外国的冶金以及化学之类的书籍寄回来,之后这些书籍也分发给相关的研究所或者图书馆。

除了这笔钱捐了之外,他把自己多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两万也毫不犹豫的捐了,1976年,在他生病住院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对身边的人说,要把自己留下的两万块钱捐给组织,当作自己的党费,甚至还对他的孩子说,作为子女接的是革命的班,继承的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不应该是物质与金钱的享受。

生病

如果说朱老总把这笔钱捐了是一个老党员的觉悟,那么他捐了省吃俭用存下的两万块钱,则是一个老党员的伟大。

朱老总的做法,是很多老一辈革命家都会做的事情,他们把自己全部的生命以及信仰都奉献了出去。也正是有了他们浴血拼搏,才搏出了如今的盛世。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的可以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朱老总存款高达30多万,是最有钱的十大元帅,为何晚年过得清贫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