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浅绛彩的崛起
浅绛彩瓷在中国漫长的几千年陶瓷历史长河中从产生到衰落只维持了短短几十年,可谓“昙花一现”。
“浅绛彩“属于粉彩,为粉彩的一种表现技法,是一种与传统粉彩所具有的粉润细腻质感不同的风格。
浅绛彩颜料和工艺上的缺陷是导致其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然而,虽然浅绛彩瓷只盛行了几十年,但其融诗、书、画、印于瓷器上的独特艺术格调开创了瓷上文人画的先河。
不仅拓宽了瓷器釉上彩绘的题材范围,更重要的是这种清新雅致的审美促进了瓷绘艺人摆脱传统瓷器纹样的束缚,追求信手抒写的畅快和个性的表达,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绘瓷艺人的审美思想,瓷上彩绘艺术更趋自由和放松,其对之后兴起的新粉彩瓷绘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何谓“浅绛彩”“浅绛”一词原本是起源于元代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术语,“浅绛山水”是元代黄公望首创的一种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的山水画。
它是在淡墨皴擦勾勒的基础上施以淡淡的赭石、花青、藤黄、水绿等颜色,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淡泊意境的山水作品,由于其淡泊宁静的审美意蕴,深得当时文人的喜爱与追捧。
浅绛彩的起源
社会局面的不稳定俗语说:“乱世出英雄”,纵观中国古今,乱世之中的确英雄辈出,历史的文脉世世代代印证着这句古语,而浅绛彩就是在清末乱世之中陶瓷领域异军突起的“英雄”。
纷争的时代不仅为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发展契机,它以带有文人画审美趣味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迅速崛起。
据《江西陶瓷史》载:“光绪时期还出现了一类创新品种,水墨五彩和软彩,色调淡雅,清新明丽。摹拟八大山人新罗山人等笔意的人物花鸟和浅绛山水等画面,一般多写有题句,并署有干支年款及作画人姓名。
其余的瓷器的绘画风格,深受同时代的赵之谦、虚谷、任熊、任伯年等名家的影响。”
浅绛彩发展优势
简捷方便的绘制工艺由于浅绛彩较之粉彩在当时国内环境下有着巨大的优势,如:清代粉彩瓷绘艺人由于分工细,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数只能专工一种题材。浅绛彩瓷绘艺人则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数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鸟。
粉彩填色之前需要用玻璃白打底,浅绛彩则不用,而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在瓷胎上绘制,所以粉彩有渲染的工艺过程而浅绛彩没有。
清代官窑粉彩瓷器由宫中规定式样,工匠依式样工整描绘,一丝不苟,描完后填色,因此画面很难表现出瓷绘艺人自身的个性特点。浅绛彩则从构图安排、勾画、敷彩、皴擦点染等都由一人独立完成,能充分自由表达画者的艺术风格与个性追求。
浅绛彩瓷正是借鉴了“浅绛山水”中这种文人画的意蕴,它以一种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勾勒好纹饰后,再染以浅淡的赭石与少量水绿、淡蓝、草绿等颜色,然后入窑经750摄氏度左右烧制而成。
浅绛彩崛起的突出特征是其薄而透的色彩和淡雅悠远的水墨韵味。浅绛彩多借鉴宋、元或同时代的文人画式样,将彩料直接在瓷胎上绘画,随意勾、点、皴、擦,染、敷设各种色料,不求形似,注重笔墨情趣,显得放逸而自然,清新而雅致,相比粉彩的“工”更显得“活”。
浅绛彩崛起的另一大特征:
浅绛彩是在传统粉彩基础上的革新,除了在题材、色彩及用笔上与粉彩有区别,其在工艺上的革新并不多,主要体现在黑料的工艺变化。
浅绛彩颜料与粉彩颜料区别在于其黑料中加入了雪白料,使得浅绛彩颜料可以直接绘制与白瓷胎上而省去了用玻璃白打底的步骤。出窑后,浅绛彩的黑料发色浅而淡,其他颜料诸如水绿,赭石等色亦清淡,形成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浅绛彩为何“昙花一现”的原因
浅绛彩颜料易脱落
它从兴盛到衰落一共仅维持几十年,起初由于其独特的文人画审美意蕴迎合了当时社会绝大多数群体的审美要求,甚至达官富商在当时也非常青睐,这使得浅绛彩在瓷上彩绘中大放异彩,上至富商巨贾,下至平民百姓都争相购买由此浅绛彩风行一时。
但人们逐渐发现,这些瓷器上的彩绘文人画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因人为的触摸、磕碰、摩擦和水洗的磨损以及自然条件的各种因素(如潮气、雨、雪等)影响,彩料会慢慢脱落,并且在彩料未脱落的夹缝处极易藏匿灰尘等污垢,使得画面残缺陨碎,脏乱不堪,极其影响艺术效果。由此,浅绛彩便逐渐退出瓷器历史舞台。
颜料自身缺陷
由于浅绛彩是在经高温烧制好的白瓷胎上直接绘制,然后入窑复烧而成,故画面容易磨损,其耐酸、耐碱性也不好,随着岁月的流逝,小的磨损逐渐增多逐渐演变成大的颜色脱落。
并且,浅绛彩与传统粉彩瓷相比,它的光泽度亦不佳,没有传统粉彩瓷的“色泽晶莹亮丽、色域宽广丰富”的艺术特色,所以才会有后来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的崛起。
同时,浅绛彩瓷绘艺人对其颜料性质的了解不够,他们只单纯追求抒写逸趣的艺术效果和自身性灵的舒展,却没有意识到浅绛彩瓷是工艺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他们的瓷绘首先是要依托于瓷上的胎釉。
所以,彩绘颜料与瓷器釉面的结合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他们却忽视了浅绛彩作为一种陶瓷工艺品需要长久保存这一重要因素。
浅绛彩的现状
如今,随着浅绛彩瓷价值的快速攀升,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浅绛彩作品,实际上大都是粉彩的工艺变种。
尤其是色彩,尽管饱和度有所降低,但依然难掩媚俗之色。然而,若论最正统的文人瓷画,当非浅绛彩瓷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