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常德丝弦唱词,常德丝弦表演唱视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常德丝弦唱词,常德丝弦表演唱视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常德丝弦唱词,常德丝弦表演唱视频

引子:

出租车又一次奔跑在机场高速上,笑着问司机:“根据你们的经验,从三元里机场高速入口到机场候机楼要多久?”司机眨巴眨巴眼睛,呵呵一笑自豪的说:“不堵车的情况下,15-20分钟的样子吧。”“哦, 那够快的,看来都是在市区给耽误了。” 说完我再次保持了沉默,这条熟悉的高速公路来来 *** 走过很多次,遇到太多的出租车司机,如果心情好,总是能和司机找到共同话题扯上一个小时,让旅途不会那么寂寞。

突然想起上周乘坐的那辆出租车司机,竟然是参加过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22师的老兵,聊了一路,也聊了很多,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我说我有空了写点关于你的文章,或许你不会看到,我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老兵的敬意。

今天广州气温突降,天空还飘着小雨,瞬间从夏天被拽回到冬天,望着车窗外灰蒙蒙的的天空,不禁想起我还有很多游记没有写。 不会使用华丽的辞藻,也不擅长去描绘美景,只是想把自己所希望表达的东西写出来,写发生过的事情,写那些过往的人,写点自己愿意看文章,告诉自己回忆里还剩下哪些东西。

忽然想起网上一段子,写在这里给阴沉的天气平添几分乐呵:

在广东的朋友真不容易:11月30日28度,12月1日16度,12月2日9度,12月3日5度!昨天单衣风扇热成翔,今天棉衣长裤冻成狗,广东的天气真是个任性的小婊砸,短短几天就把春夏秋冬都过齐了,一年四季都在随机播放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回忆里,花鼓戏余音绕梁

这些年走过很多地方,转过很多山水,却未曾仔细端详过家乡;现如今之游人,多为景、为物、为人而游历,颇少为文化而前往,不曾深入了解地方戏剧,仅仅是跟着小时候的那一点点记忆,在千丝万缕之间找寻忘却已久的旋律。

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去走亲戚或者上赶着去红白喜事,总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主人家请了戏台班子唱戏,咿咿呀呀唱个不停,听不懂的小孩子们要么相逐嬉闹,要么窝在大人们的怀里、膝盖上沉沉睡去,不知这是花鼓戏还是汉剧,也不知是《刘海砍樵》还是《补锅》。对于传统的缺失让我们多少次彷徨其中,这或许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于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传统与现代,进取与迷茫中矛盾着前行。

如有机会到常德,不妨找个地方好好听上一回,补回那曾经丢失的那一部分。

2、剧院中,常德丝弦正酣唱

有幸4月份回到长沙的一个周末,赶上了某剧院的一场演出,撇开为了掌声和欢呼声的搞笑,逗乐节目,常德丝弦《生在潇湘多自豪》让人眼前一亮,其歌词内容丰富,历数湖南名人、名景,唱词严谨,对仗工整,加上丰富的地方语言特色,顿时让我觉得无比亲切。

常德丝弦现场表演

常德丝弦现场表演

3、 常德诗墙寻古韵

沅水边,闲人垂钓处,任凭鱼儿愿者上钩;

沅江上,运沙船上,低沉汽笛鸣,好一派繁忙景象;

诗墙边,孤独背影显沧桑,纵贯古今3000载,字字珠玑。

4、 壹德壹里尽朵颐

到一回常德,怎能错过牛肉米粉;呆一回常德,怎可不去壹得壹呢?

常德米粉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初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后出现了一次人口大迁徙,相传北京西北方长城边上有一回纥人组成的部队,正将姓杨,副将姓马,这支部队奉命南下一直走到江南,在常德澧洲的一个小村庄驻扎下来,回纥人由于长期过着游牧生活,不懂南国农事,吃不惯南国的米饭,一名火军与家属子女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大米煮烂后寄出水分,按照做面条的方法牵扯成丝,而后使用。会和人喜欢吃牛肉,牛肉汤自然成了米粉的最佳码子,牛肉汤泡米粉很快便成了杨马将军部队中的主要食品,现今的常德米粉有各种吃法,一种是将米粉用开水拖下水后放入有调料的碗中,然后加入汤料和码子,这叫汤粉,汤粉中牛肉粉最出名;另一种是在火锅内放入汤料调料炖开后将米粉放入锅内,2~3分钟后捞出食用,这成为炖粉,另外还有干腌粉,炒码粉,炒粉,凉粉等多种吃法,常德米粉是中国鲜湿米粉的代表。

更多常德丝弦唱词,常德丝弦表演唱视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