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喀秋莎》歌曲,喀秋莎中文版原唱视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喀秋莎》歌曲,喀秋莎中文版原唱视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喀秋莎》歌曲,喀秋莎中文版原唱视频

半个多世纪以来,每逢莫斯科的盛大阅兵仪式,必会响起《喀秋莎》的经典旋律。

苏联解体后,这首“神曲”继续在俄罗斯联邦代代传唱,甚至被誉为了“第二国歌”;在国际上,也总被视做一个苏联/俄罗斯的重要标识符号。

非常生动的一个例子就是,2020年12月,国际体育仲裁法院公布了对俄罗斯的制裁——规定直到2022年12月16日前,俄罗斯运动员都不能代表国家参加大型国际赛事,俄罗斯国旗、国徽、国歌等不得出现在比赛现场。

针对这个制裁,俄罗斯奥委会应运动员们的要求,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申请:在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上,用《喀秋莎》替代国歌。

然而,此项申请马上遭到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明确拒绝。理由是,这首歌带着鲜明的国家色彩,不符合相关制裁条例

可见,《喀秋莎》歌曲的国际影响力之大。

最终,冬奥会俄罗斯夺金后奏响的是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然而,俄乌开战后,老柴的曲子,也被禁了

不过,要说这首歌的诞生,跟咱们中国,还很有关系。

1938年,中俄朝边界爆发了张鼓峰战役。

交战的双方为驻扎在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和苏军。

这次战役涉及到了非常复杂的历史纠葛和国际势力划分,最终导致中国吉林和黑龙江省再无出海口——春市离海最近的地方,只有十几公里,但之间却相隔着朝鲜领土。

具体的,都是辛酸泪,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否则再写2000字都捋不顺。咱们重点还是放在《喀秋莎》的诞生上。

张鼓峰战役期间,按照惯例,苏联 *** 派出了一批记者和文艺工作者奔赴远东,深入战地采访报道,以体验生活,鼓舞士气,并搜寻一手素材,用 *** 国主义精神宣传教育。

这其中,就有一位叫做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的诗人。

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1900.1.19-1973.7.20)

伊萨科夫斯基曾长期担任《集体农庄庄员》杂志任编辑,在拥有诗人的敏锐视角和细腻情感的同时,语言还特别亲切平实、接地气,并且很擅长描写乡村生活。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据说这就是在战地采风的诗人从图们江美丽景色中得到的创作灵感。

当年,伊萨科夫斯基另辟蹊径,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描述官兵们的英勇杀敌场面或者战友们之间的同志友谊,而是从侧面入手,描写了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农村姑娘,对离开家园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

这就是诗歌——《喀秋莎》。

喀秋莎,是东斯拉夫民族女性常见的名字“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小名。

一般来说,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昵称是“卡佳(Катя)”,如果是更亲密的人,则会称呼其小名,“喀秋莎”。

典型的,像托尔斯泰名著《复活》里的女主,出庭受审时,被称为叶卡捷琳娜·玛丝洛娃,但私下里,养母和情人,都爱叫她喀秋莎。

当然,对于下图这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德国老家的名字是索菲娅·奥古斯特)来说,估计没什么人敢斗胆叫她“喀秋莎”了。

俄罗剧《叶卡捷琳娜大帝》 第二季 剧照

伊萨科夫斯基将这首诗歌上交组织后,并未引起很大关注,直到1939年4月,诗人在《真理报》文学部结识了作曲家马特维·勃兰切尔。

后者问伊萨科夫斯基手头上有没有什么适合配乐的文学作品。

于是,伊萨科夫斯基给了他《喀秋莎》。

勃兰切尔看了以后很是惊喜,这首诗并不像一般情歌那般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非常大气,适合公开演唱。

经过诗人和作曲家的反复结合,歌曲《喀秋莎》最终问世。

1939年11月,莫斯科的苏维埃宫,民谣歌手莉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了《喀秋莎》。

随后,这首歌被灌制了唱片,在苏联境内发售。

《喀秋莎》歌词简洁亲切,旋律朴实、流畅,很受苏联人的欢迎,成了当时的流行歌曲之一。

然而,这首歌走向世界,却是同战争相连……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闪击苏联。

这时苏联,被打了个猝不及防,非常被动,几乎命悬一线。

1941年7月的一个黄昏,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即将开赴第聂伯河前线。

这些士兵都是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匆忙之间,甚至连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的时间都没有。

出征之际,莫斯科市民们倾城而出为他们送行。

人群里,突然传来了合唱的歌声。

原来,是莫斯科的一所工业学校的女生们列队站在路边,对着那些刚刚穿上军装的男生们,唱起了《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的唱片封面画

正在行进中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们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刷刷地向女生队伍行了个庄严的军礼。

送行的市民们,也都高声唱起了《喀秋莎》。

就这样,在歌声的陪伴中,年轻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悲壮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前线……

两周后,在极为惨烈的乌克兰第聂伯河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

但这场惨烈的战斗意义重大——给德军最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 *** 地迎头一棒,拖住了德军的进攻步伐,为苏军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珍贵的时间。

在当年的交战中,人员数量和武器装备明显劣势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高唱着《喀秋莎》,一次次冲向敌人,让德军不由得胆战心惊。

此后,回荡在乌克兰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喀秋莎》,伴随着近卫军第三师的悲壮事迹,成了一种苏联抗争精神的代表,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在苏军的各个战线上广为传唱。

在那段岁月中,很多年轻的苏军士兵,本身都还没来得及经历爱情和交女朋友,而这首歌里的邻家少女“喀秋莎”,则恰恰就成了他们心中的那个美好的幻想对象。

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让那些他们在极端艰难的战地,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慰藉。

歌唱家莉基雅·鲁斯兰诺娃在前线表演。虽然她此时已经40好几,但依旧是战士们心中的女神

与此同时,《喀秋莎》在欧洲反法西斯阵营中,也广为传唱。

意大利游击队在《喀秋莎》曲调上填词创作了歌曲《风在吼》;希腊民族解放阵线也如法炮制了自己的军歌;而一些波兰、保加利亚游击队则将歌词用作联络暗号。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连许多德国士兵也喜欢上了《喀秋莎》。

一次战斗间隙,在苏联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正在休息的战士们突然听到随风飘来的熟悉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开始,战士们还以为是自己人在唱。

但仔细一听,那歌声竟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

连长拿起望远镜一看,发现在对面的德军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忘情地欣赏《喀秋莎》。

连长顿时怒不可遏,战士们也被激怒了。

他们没有请示上级,直接就向敌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当付出了8个宝贵生命,最终攻入德军阵地时,留声机依然在转动……

后来,上级部门为了这次没有请示就冒然发起的战斗进行了调查。

而那位连长所在团的团长对上级调查的人说:“要处分我来承担,任何一个红军战士都无法容忍,我们的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蹂躏....”

后来,这件事就没了下文,即便是内务部的“蓝帽子”们,也没有再深究过。

“蓝帽子”在苏军中,是个非常令人忌惮的存在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箭炮,在苏联乌拉尔的兵工厂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前线部队。

这种火箭不仅能并排发射,而且移动方便,火力凶猛,发射起来,叫声还特别痛快,战士们用起来都说好。

受尽苦头的德军,将其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而在苏军战士这边,则由其首字母“K”,联想到了心中的爱神“喀秋莎”。

于是,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队里传播开来。

严阵以待的“喀秋莎”

实际上,这款火箭炮是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K”是取自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这只属于一个出厂标记而已。

1945年的春天,又是一个梨花盛开的季节。苏联红军在“喀秋莎”的助攻下,打进了柏林,骄傲地在柏林议会大厦前,由莉基雅·鲁斯兰诺娃亲自带队, *** 合唱起了喀秋莎。

当年现场

后来的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喀秋莎又成了志愿军战士们精神和火力上的双重武器。

“战斗的喀秋莎”启发了新中国第一批自制火箭炮的诞生。

而“歌唱的喀秋莎”,则成了一个令诸多中国人非常神往的“苏联美少女”形象。

朝鲜战场上的喀秋莎火箭炮

多年后,卫国战争的伤痛早已渐渐远去,但人们永远记住了那位名叫“喀秋莎”的少女。

“喀秋莎”,最终成为了苏联乃至俄罗斯的一个代表符号,享誉国际。

当代人的cosplay

也正是如此,在 *** 后的乌克兰,这个前辈们血染过的经典,被列为了“禁曲”。

而“喀秋莎”第一次作为保家卫国的战歌,却正是响彻在曾经的乌克兰第聂伯河畔....

更多《喀秋莎》歌曲,喀秋莎中文版原唱视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