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不少老同志喜欢唱战时歌曲,回忆旧事。我在革命战争时期学唱了不少歌曲,有的经久不忘;有的虽对歌词记忆得残破不全,但曲调仍能哼出来。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1940年春、夏随新四军第六支队老一团于洪泽湖畔学唱的那些歌曲。
当时,老一团作为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一支主力,在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张爱萍总队长的指挥下,在8个月中与日伪、顽军连续作战,任务艰巨,处境艰苦。敌人进行封锁,群众处于青黄不接,部队吃饭,粮食不足;吃菜,油、盐不够;生病、负伤,药品缺乏;进入6月仍着冬装,回归热病蔓延,全团在空前的困难中经受着战斗的考验。
团长兼政委张太生、政治处主任洪流,多次召开政工会议,再三强调不能被困难压垮。他们号召:“以红军长征的大无畏精神战胜困难!”洪流主任说得好:“物质的东西越匮乏,精神的因素越要强调。”他与团长一起强调:“当前最需要、最能做到的是唱内容健康向上的革命歌曲,这是形成“精神因素”的捷径”。他们组织政治处干部和青先队队员深入连队,帮助思想教育,开展文化娱乐工作,教唱革命歌曲。
有些歌,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有助于抗日革命觉悟的提高;有些歌,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卫兵守责》等,可以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有的歌,如《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等,能够激励士气,勇敢杀敌;这些作为连队必会的“保留”歌曲优先教唱,唱熟,唱好。
为了配合时事教育,还在连队教唱《大汉奸汪精卫》、《江南大捷》等歌曲。教唱前先说明歌词的涵义,这样,教一首歌,就等于上一堂政治课、时事课。记得《大汉奸汪精卫》歌词的头几句是:
抗战走上了新阶段,出来个大汉奸,
汪精卫,卖国贼,该死的王八蛋····
指战员们每唱到“该死的王八蛋”这一句时,就像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句歌词时一样,特别加重语气,显示出与鬼子、汉奸不共戴天。指战员们一边充满感情地唱,一边默念着:新四军、八路军只有战胜困难,积极打击日伪军,粉碎顽军的挑衅,才能克服 *** 反动派的投降危机。
后一首歌的歌词有几句是:
······南陵大捷,血战繁昌,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壮烈殉国的吴副团长,他们的鲜血. . . .
大家一唱,就知道:不只八路军在华北英勇作战,皖南新四军也在打胜仗,我们在皖东北的困难一定可以战胜。还有一首配合时事教育的歌,歌名忘了,其中几句词是:
淮河,长江,······
津浦路,淮南路是我们
两条铁的臂膀. . . .
连队一唱这首歌,就知道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坚持淮南根据地抗战的雄心壮志,皖东北与他们仅隔一条淮河,并不孤立。为了让大家认清吃粗粮、淡菜的意义,自觉进食,保持杀敌的体力,还教唱《吃饭歌》。歌词是:
饮食蔬菜,来处非易,
我们应当时时警惕。
反对侵略,抵抗暴敌;
牺牲奋斗,救国救已。
歌词简短明确,曲调激昂有力,短短的32个字把饭菜的来历和意义提示得清清楚楚。连队开饭时,先齐唱此歌,再共同用餐,只听吃饭声,别无任何声。连队干部反映:“有了这首歌,粗饭变甜,淡菜变香。”
当时,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抒情歌曲连队能否学唱?团首长认为,内容健康向上的抒情歌曲可以在连队教唱。于是,下面几首歌曲逐渐在连队教唱:
《暴风雨来了》。那时的淮河,由于新黄河巨流的灌入,浊浪滔滔,滚滚东去,曲折入海。老一团青先队曾在淮河北岸的双沟镇的淮河大堤上,面对汹涌澎湃的淮河水流引吭高歌。此歌开头的几句歌词是:
“暴风雨呀来了,暴风雨呀来了!
淮河的水呀滚滚沸腾,
我们的血也滚呀滚沸腾!···· ”
原以为这歌只适于文艺单位,未料到在连队也受到欢迎。
《囚歌》。这首俄罗斯革命歌曲,也在几个连队自发地教唱。记得开头的歌词是:
“茫茫的西北利亚,
是俄罗斯受难者的坟,
多少英雄的战士,在这 ····
谁作我们的伴?是天边的白桦林;
谁送我们的行?是东流河水声,河水声。”
无产阶级革命的歌曲,飞越了国界,在中国 *** 领导的新四军中引起了共鸣。战士们有时齐唱,有时三三两两地合唱,唱得是那样的悠扬悲壮,减少了非无产阶级思想浸蚀之机。
《洪泽湖渔夫曲》。这是一个话剧的插曲,具有民谣风,曲调优美抒情,内容紧扣皖东北人民生活艰苦、但抗日热情高涨的实情,很受指战员们的欢迎。凡是当时战斗在皖东北的人们,都会记得这首歌:
洪泽湖,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就在洪泽湖的水中央。
春夏秋冬不管热和冷,
从早到晚不管风和浪。
划着船,带着网,
打得鱼儿养活爹娘和儿郎。
叫声爹娘,叫声儿郎,
叫声打鱼的同行,
洪泽湖是我们的家乡,
我们不能让鬼子到这里来胡闹乱抢。
我们要团结起来,
把洪泽湖保卫像铁桶一样!”
这首歌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紧密联系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实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加上它引人爱唱的曲调,自然成为生命力很强的革命歌曲。
多少年过去了。回想往事,我仍认为这些革命歌曲的战斗性和感召力,配合着指战员们战胜困难的韧劲,帮助老一团胜利地度过当时的惊人困难,赢得了该团“洪泽湖8个月苦斗”的殊荣。
编发:拂晓哨位
作者:闻一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