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视频(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资料),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视频(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资料)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视频(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资料)

此前盘点过兴全及东方资管的主动基金经理,今天来聊聊易方达。易方达作为公募基金中总管理规模与主动权益管理规模双双第一的基金公司,旗下除了有张坤及萧楠这样人尽皆知的顶流基金经理之外,还拥有众多知名度没那么高但却颇具特色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投资者越来越在乎管理规模的当下,这些非顶流的特色化基金经理值得更多关注。

一、基金经理及产品数量并不多,马太效应无处不在

易方达主动权益管理规模虽大,但如果对比汇添富,富国等同行,基金经理及管理产品数量并不算多。

截至8月底,易方达共33位主动权益(不含固收+及FOF)基金经理,其中包括26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5位量化基金经理以及2位QDII基金经理。这33位基金经理共管理有88只基金产品,合计管理规模4250.25亿,其中张坤、萧楠、陈皓和冯波四位基金经理合计管理规模为2337.59亿,占上述总管理规模的55%。由此可见,马太效应无处不在。

具体规模如下表(括号内为8月底各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

主动权益:张坤(971亿)、萧楠(530亿)、陈皓(439亿)、冯波(398亿)、祁禾(351亿)、张胜记(263亿)、何崇恺(225亿)、刘武(129亿)、郑希(105亿)、郭杰(98亿)、贾健(97亿)、杨桢霄(86亿)、刘健维(82亿)、孙松(76亿)、杨宗昌(64亿)、杨嘉文(63亿)、林海(45亿)、武阳(44亿)、葛秋石(43亿)、林高榜(29亿)、付浩(22亿)、于博(22亿)、张琦(21亿)、兰传杰(19亿)、王元春(12亿)及蔡荣成(8亿)。

注:(1)对于部分多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在计算管理规模时将其归为实际责任基金经理(如果容易确定)。

(2)9月份易方达对部分主动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整,葛秋石、兰传杰和付浩三位已不任职公募基金,新提拔包正钰为基金经理,兰传杰的基金被杨宗昌接管。因此部分基金经理的实际管理规模有变化。

量化:杜才鸣(16亿)、殷明(1亿)、官泽帆(6亿)、黄健生(6亿)和王建军(9亿)

QDII:杨添琦(8亿)、毕仲圆(8亿)

主动基金和量化基金差异较大,我们分开来聊。

二、主动权益:整体呈现低换手的成长风

盘点易方达的26位权益基金经理,他们整体大多呈现出低换手的成长型风格,均衡及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则相对稀缺。此外,随着近几年赛道股投资的兴起,易方达在TMT、大制造、新能源、消费、医药、周期及金融等板块均有相应的主动基金产品进行覆盖,在具体实际投资业绩上,则有所分化。

如果剔除纯粹专注于特定行业主题的基金经理,可以按照投资策略将易方达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分为长期价值、高成长、均衡偏成长及均衡四类风格。

上述四类风格各自的特点:均衡风格的最典型特征就是行业配置离散,在单一行业的配置比例不高;均衡偏成长风格则是在行业在保持均衡的基础上相对偏向成长。长期价值和高成长风格与均衡风格不同,它们在行业配置上并不会进行刻意的分散化,很多时候甚至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至于长期价值和高成长的区别,长期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主要配置一些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但增速未必高的板块进行长期持有,以期获得公司长期业绩增长带来的投资回报;高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则通过集中配置一些当前景气度高且增速快的行业进行投资,以力求让组合业绩在中短期获得较好的锐度,进而在长期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

(1)长期价值型基金经理

对于易方达的长期价值型基金经理,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张坤和萧楠,他们通过长期高仓位持有白酒股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在这个持有过程中他们展现了非常好的定力,不论是白酒股基本面遭遇暂时的困难还是白酒股中短期因市场风格的原因跑输市场,他们均对白酒这样的消费股不离不弃,正因此以及叠加近年来白酒股的强势表现,使得他们一战封神,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号召力。哪怕近两年长期价值型风格业绩不理想,张坤和萧楠受到的质疑也远远不及其他买入持有型基金经理。

如果对比张坤和萧楠两位,相对而言萧楠对于长期价值的坚守没那么纯粹,在投资上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今年萧楠管理的全市场基金易方达瑞恒取得了11.36%的正收益,原因是萧楠在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一季度大比例提升了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配置比例,目前在食品饮料和采掘两大板块各自占比分别在40%左右。当然萧楠对于传统能源的配置到底是偏短期还是长期,有待后续进一步观察。

除了上述两位,易方达还有三位基金经理我认为可以归为长期价值风格,分别是郭杰,孙松和张胜记。

郭杰曾任易方达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以及消费行业研究组长,在2017年及之后郭杰开始成为长期价值投资的信徒,通过长期持有高确定性的东西如白酒及互联网平台等,以获取到稳定的投资回报,他管理的易方达国企改革在食品饮料板块上的持仓比例保持在60%以上,另外还在2021年新发了一只叫易方达长期价值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及之前的郭杰则完全呈现出另外一种投资风格,即高换手、低持仓集中度、偏爱小票(比如重仓了全通教育、机器人、湘邮科技等个股),对于这一点,郭杰在访谈中也直言不讳的予以承认,认为2015-2016年的不佳业绩促使自己转型。

孙松从业时间较长,先后从事过交易、研究、市场及投资等工作,目前他管理公募的时间较短,其代表作易方达新常态呈现出长期价值风格的特点,其重仓的个股如贵州茅台、隆基股份、招行及长春高新等个股尽管仓位不那么极致,但持仓基本不受股价波动所干扰。

张胜记的代表作为上证50指数增强,该产品虽为指增产品,但采用的是基本面投资思路,通过长期系统性的高配基金经理看好的个股以及低配基金经理不看好的个股以获得超额收益,像贵州茅台和伊利股份长期得到高配,投资换手率保持在极低的水平,这与量化选股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鉴于指数本身的换手率很低,基金经理对各股票根据其基本面进行长期系统性的高配或低配,这同样可以归类为长期价值型风格。

图1:易方达上证50指数增强各期持仓

(2)均衡(偏成长)基金经理

在易方达管理规模最大的4位主动基金经理中,张坤和萧楠是长期价值风格,冯波和陈皓则是比较典型的均衡偏成长风格,这两位基金经理在单一行业的配置比例很少超过30%,从未超过40%,而且这两位基金经理在单一行业上的配置比例并不稳定,各期浮动较大,这是长期价值型基金经理与均衡偏成长型基金经理的显著差异。在具体配置上,冯波更为偏向于消费及医药这样的非周期板块

(2020年6月至今冯波在食品饮料板块上的持仓保持在30%左右),陈皓则更为偏向电子、计算机及电气设备这样的成长板块,在消费和医药板块上的配置要显著低于冯波。如果将这两位长期业绩突出但投资偏好有所差异的基金经理进行搭配,相信能够显著降低行业的波动性。

除了上述两位基金经理外,王元春和葛秋石我认为应该同样可以定义为均衡偏成长选手。在2020年及之前,葛秋石和王元春相对偏长期价值,后随着2021年“茅指数”出现显著调整,与长期价值型基金经理选择“硬扛”有所不同的是,王元春和葛秋石选择大幅降低投资组合的持仓集中度,白酒在组合中的权重得以大幅降低。不过因王元春在对组合进行分散配置后整体还是偏向龙头公司,最近两年的投资业绩并不理想;相对而言葛秋石在科技板块配置比例显著提升,为组合贡献了不少的回报。

除了上述四位基金经理均衡偏成长风格外,杨嘉文则是一位特别典型的均衡风格基金经理,这在以成长为底色的易方达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存在。杨嘉文管理的易方达科瑞在单一行业的配置比例从不超过20%,前六大重仓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化工、银行、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农林牧渔,既有价值板块又有成长板块,在保持行业分散的同时又做到了风格的均衡。正因为杨嘉文均衡配置的投资特点,在2019-2020年的业绩锐度不及他的易方达同行们。

(3)高成长型基金经理

易方达的高成长型基金经理非常之多,这些基金经理在行业配置上非常集中于成长板块,如果按照具体行业投向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新能源和TMT两类。

重仓新能源的基金经理非常之多,像祁禾、贾健、刘武、刘健维和武阳五位基金经理的代表作当前在新能源板块上的配置比例均高达50%以上,一些基金经理对新能源的配置比例甚至更高。具体到这五位基金经理,祁禾和贾健在新能源板块上的配置具有较好的持续性,不太会因新能源行业一时的波动而改变对这个板块的配置,对此可以理解他们对于新能源板块的长期看好。刘武、刘健维和武阳三位在新能源板块上的配置则存在着大起大落,存在着一定的投机成分,对此我认为非常值得商榷。

这里说下武阳,尽管他管理的易方达瑞享I今年取得了10%的正收益,但他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言行不一致。先看投资层面,武阳代表作最新公布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8只投向了新能车板块,合计权重占比近60%,这当中还有好几只锂资源股;此外他还以10%出头的仓位均匀的配置了6只交运股(5只航空股,一只高铁股)。而他在接受金融圈女神经的一次访谈中有这么一段话描述了他的特点:

既要空间又要稳定性,武阳承认,标准的确是“很苛刻”,他更在意在终局形态下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的确定性。投资就是一场与各种不确定性的对抗。所以,个股集中度高是一种结果,“符合那么多条件的好机会非常少”。

的确,武阳不拘泥于估值,以市值空间为先;同样地,ROE指标,他看重的是根据理性与逻辑推导出的“终局ROE”,即高ROE在未来稳态期的壁垒,有无竞争者及技术变革的冲击。

总而言之,武阳是一个对个股质量苛刻、注重长期价值的成长股基金经理。

这里面既讲到了对个股质量苛刻、又讲到了ROE、还讲到了稀缺,不乏各种高大上的描述。然而看他最新的持仓,则完全不搭边。尽管今年业绩突出,但在我看来不值得信任。

至于重仓TMT的基金经理,主要有郑希和蔡荣成两位。蔡荣成管理产品时间较短,暂时不做讨论。我认为郑希是一位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TMT基金经理,他管理的易方达信息产业具有非常好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如果大家长期看好TMT产业,该主题基金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4)其他基金经理

除了上述三类基金经理外,还有一些基金经理定位于具体的行业或者主题,不便进行归类。

军工板块:何崇恺

周期板块:杨宗昌、兰传杰和张琦

金融板块:林高榜

医药板块:杨桢霄

在这些基金经理中,像何崇恺和杨宗昌在他们各自聚焦的行业主题中取得了相对不错的超额收益,并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而像兰传杰及林高榜在周期和金融板块中的投资业绩则相对不太理想。

三、“散装”量化(指增)

对不少量化头部公司而言,其旗下量化产品均由一个灵魂人物进行总负责,各产品采用的投资策略基本相似,像富国(李笑薇)、景顺长城(黎海威)、华泰柏瑞(田汉卿)及西部利得(盛丰衍)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而在易方达基金,并未产生量化投资的灵魂人物,大家各自为战,粗略观察目前有四路人马采用不同的思路在进行指增产品的运作。

张胜记:如上文提及,目前采用主动选股的思路管理指增产品,目前负责有上证50和沪深300的指增产品,换手率极低。

杜才鸣\王建军:目前管理了易方达沪深300量化增强和易方达量化策略,其投资风格与张胜记近似,他们在接手易方达沪深300量化增强后换手率出现大幅度降低(年度换手率在2倍以内,略高于张胜记)。此外易方达量化策略作为跟踪沪深300的量化产品,前十大持仓占比接近50%,且显著偏向成长风格,似乎与不少的主动基金无异。

黄健生\官泽帆:这两位此前在管理多只量化基金后最终与杜才鸣\王建军彻底分了家,目前他们两位仅管理易方达中证500量化增强。黄健生有巴克莱以及华泰柏瑞的工作经验,从具体投资来看与巴克莱三剑客的基本面量化投资基本趋同,年度双边换手率在6-7倍之间,选股以基本面因子为主,人工干预较少。

殷明:他目前仅管理易方达易百智能量化策略,其年度换手率在12倍以上(双边),可谓妥妥的量化基金。从投资风格来看,殷明对于基本面选股指标的关注要比黄健生\官泽帆少,更为注重大数据、机器学习、另类数据等更偏交易型定量化的选股方法。

由上,我们不难发现这四组基金经理在指数增强的选股方法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隔,指数增强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也许正因为底层逻辑不一样,才使得他们管理的基金泾渭分明,各自为战。这样做有利有弊:

好处在于一个基金公司可以提供各类风格的指增产品,投资者可以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

当然坏处也很明显,公司的指增产品线过于杂乱,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团队的割裂化也使得公司层面囿于资源约束,很难给投资者提供采用同一套投资理念并同时覆盖大中小盘等多个代表性指数的指增产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除了不少投资者知道易方达的上证50指数增强外,对于公司的其他量化产品几乎没有印象,选择指数增强产品大家很少会想到易方达。

四、总结

本文对易方达旗下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进行了系统梳理。由于易方达的基金经理在各个基金上的任离职较为频繁,很多任职期限较长的基金经理缺乏连续的投资业绩;再加上不少基金经理对外接受的访谈有限,很难对他们的投资理念做系统性了解;此外也囿于篇幅,未对每个基金的投资操作进行详细的展开。

经过本文的分析,可总结易方达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呈现如下几方面特点:

(1)整体风格偏向成长,估值容忍度较高。像长期价值、均衡偏成长及快速成长这几类基金经理都可以归类为成长风格,在这些基金经理之间除了少数投资风格鲜明外,很多基金经理辨识度并不高。个股投资上整体偏向于中大盘,基金经理挖掘的中小盘黑马股并不多。与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扎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易方达的均衡型、均衡偏价值型及价值型基金经理几乎为空白,只有杨嘉文可以归属于这三类风格中的均衡风格。

(2)在不少赛道上均有相应的布局。易方达在周期、制造、TMT、新能源、金融、医药、消费及军工等板块均有相应的专职基金经理,投资者很容易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赛道型产品。不过问题在于这些赛道基金中整体延续了易方达的低换手风格,在近两年个股轮动速度加快的行情中部分产品业绩在同行中缺乏竞争力。

(3)量化团队分散。易方达针对指增产品有四组团队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覆盖,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指增产品,坏处则在于不能让公司的量化产品打造出品牌效应,也使得公司层面缺乏采用同一策略覆盖各种指数的指增产品。

全文完!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收藏、关注四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视频(易方达基金经理介绍资料)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