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书中这部分章节的题目是“清欢岁月两相知”,我把这个稍微改动了一下,新的题目是“曾经沧海终相知”。
就像所有有情人一样,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生活里也会遇到困难和考验。
最初在青州归园的日子里,李清照心境恬淡,还将书房命名为归来堂,又将居室命名为易安室。
他们在这里读书、收藏、填词,春花秋月,女子笔下的长长短短的句子,成了岁月的注脚;赵明诚开始了《金石录》的写作,李清照倾力协助。
然而他们的开销,经济上越来越困窘。要过日子,还要收藏文物,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来说,实在是件难事。正好这时,赵明诚接到了出任莱州太守的诏令。
两人也就此天各一方,也是新婚后,最长时间的分别。
这时的李清照写下了婉约的词,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尤其是那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对这首词赞赏不已,自愧填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闭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所有的词里面,只有三句绝佳。他说的,正是李清照这首词的末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样的评论估计让赵明诚自愧不如,甚至会在内心有些不爽,夫妻长久不见,原本的书信诉衷肠,也变成了诗词大会的比拼。
再加上夫妻长久不在一起,在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赵挺之延续子嗣的观念下,赵明诚也不会单身一人上任。
所以,在李清照赴莱州与赵明诚相聚的时候,她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甚至和赵明诚团聚时,也会敏感地意识到赵明诚情感上的疏离。
也许美好的情感和爱情已经成为了“曾经”,也许他们也明白自己不会是对方的“唯一”。
两人就这样静默着,他不说,她亦不问。这就是她的态度,爱情里面,这就是最后的尊严。
李清照将种种失落,也写入词里,甚至也写在《金石录后序》里,“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清淡简单,是她喜欢的生活,以她的 *** ,不会因为屋子里陈设朴素而抱怨。当然,她也不会因赵明诚忙于俗务而心生怨怼。可是是这首诗里,她不仅满是埋怨,还从人生情趣方面,对赵明诚进行了指摘。
最终,她选择了洒脱面对,赵明诚虽然身边有了侍妾,却并未疏远她,两人终于和好如初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两人的情感经历波折,最终以志趣相同,有着共同的交流再次和好,究竟是否如初,似乎不好揣测,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李清照是大度而洒脱的,不得不受着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作者是这样评价他们的“重新相知”的:
所谓幸福,不是良田千顷,不是广厦万间。
或许,也不是良辰美景下的私语缠绵。
只是心有灵犀的烟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