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柳成荫
江苏十大面:苏州昆山奥灶面、苏州枫镇大肉面、镇江锅盖面、常州银丝面、无锡老式面、南京皮肚面、盐城东台鱼汤面、扬州阳春面、南通曹公面、淮安长鱼面。
如果问我喜欢哪几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扬州阳春面、淮安长鱼面、东台鱼汤面。并不是作者挑剔,而是喜欢清淡的口味,喜欢原汁原味的享受。但我喜欢的,不一定别人喜欢,正如别人喜欢的,我不喜欢一个样。
笔者是吃货一枚,我曾经和一个开连锁面馆的老板探讨个一个问题,说是开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江苏十大面”面馆,把这十大面全部纳入店中,生意是否会火?老板笑了笑:想法是好的。言下之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想想也是,本地人习惯了本地的口味,有着浓浓的家乡情节,自然会品尝家乡的味道,即使偶尔心血来潮,最多也就尝一下,但绝不会有第二次;外地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想尝尝当地的风味,即使明知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得尝一下,绝对不会在异乡尝自己家乡的风味。
就拿我居住的常州这个小区来说,一排沿街店铺开了两家面馆,且两家面馆相隔不远,一家是苏州人开的东吴面馆,一家是本地口味的八仙面馆。东吴面馆装修精致古典,八仙则毫无装修,只是墙面刷白。然,东吴面馆冷冷清清,八仙却生意火爆。
我也曾去过东吴面馆尝过,他家的特色是“焖肉面”。肉是好肉,五花肉,白卤的;面也是好面,爽滑;汤头也好,鲜味足。然,肉是冷的,大冬天一大块凉凉的五花肉,着实难以下噎。和老板理论,老板说焖肉就是冷的。罢了罢了,你说得有理。不适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你说生意会好到哪里去?
那有人要问了,既然常州银丝面是江苏省十大面,又是常州十大面,更是老字号面馆,你为何不喜欢呢?不妨听我道来。黄河西路上、奥林匹克花园旁边有家“常州银丝面馆”,走进店内,银丝面已不再是银丝面了,成了中式快餐,面条只是个衬托,主要经营的是炒菜、点心,已找不到曾经吃面的气氛和常州面食文化了。你说,专业吃面人士会喜欢吗?
在常州,几乎每家开得成功的面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东方面馆,牛骨头清汤面,汤味纯正,牛肉咸香;谢公阳面店,鳝丝面,汤浓乳白,口感醇正;盛兴面馆,猪爪面,肥而不腻,汤头醇厚;龙凤面馆,肥肠面,浓油赤酱,常州情怀;坂上东街面馆,猪头肉面,肉味醇香,汤头清澈……
常州是座吃面条的城市,面条是常州早餐的灵魂,不少外地品牌的面馆纷纷涌到了这座城市,想捞一桶金,如:前文所说的“东吴面馆”。于是, *** 拉面来了、镇江锅盖面来了,结果拉面没拉出人气,锅盖没盖得住食客,半死不活。
众所周知,河南烩面在全国是有名气的,比较出名的有裕丰源、汇丰源、巴老三、76人等烩面馆,尤以羊肉烩面为最。新北区有人开了第一家河南烩面馆,刚开始生意火爆,我也曾去尝过,味道还不错。但能开多久?我预计,不会太久。现在食客多,那是因为你才开业,这是餐饮的自然规律。周围人都尝过之后,那就风平浪静了。果不然,过了一个冬天,关门大吉。
后又有河南人想开家河南烩面馆,我和他直言,千万别用“河南烩面”四字作为招牌。因为常州人习惯了自己口味,用上“河南”二字,即使你做地地道道的常州味道,也难见得有生意,“河南”二字把食客拒之门外啊。其采纳了我的建议,开业三年了,生意还算稳定。不过,这家面店追求的常州本地口味。
幸好,我没在常州开一家家乡的“鱼汤面馆”,要不也是竹蓝打水。
再来说说老家的东台鱼汤面。清乾隆年间御膳厨师的作品,鳝鱼骨、野鲫鱼、老母鸡、猪棒骨吊的汤,可谓“营养大全”了。汤质乳白醇香,面条筋道爽滑,实是面中精品。曾带过常州一位朋友去尝过,尝后揺揺头:有点腥。浓油赤酱吃习惯了的人,你说能不腥吗?正如老四川人尝淮扬菜一样,食之无味啊。
就拿淮安长鱼面来说,野生的黄鳝去骨,划成条,在滚汤中烫熟,长鱼软滑细嫩,完整地保存了营养不流失,不能不说不是好味道。然,常州鳝丝面则不一样。鳝丝在油锅里炸酥炸脆,再在卤汤中滚得胀开,鳝鱼的软嫩失去了,但当地人喜欢这种口感。这就是两地口感的差异。如果把常州鳝丝面搬到我的老家去,肯定没有食客;老家的长鱼面搬到常州来,也是如此。
常州人吃面是吃的菜,老家人吃面是吃的汤。在常州食客眼里,万菜皆可入面,大肠、排骨、大肉、爆鱼、鸡腿、鸭边腿、素鸡、百页……吃面完全着重“浇头”。老家人吃面必喝汤,营养都在汤里,那是面的灵魂。面条吃完,头一仰,半碗面汤落肚,荡气回肠。
什么是美味?你喜欢的就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