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
了解一件事情
莫过于它的来龙去脉
了解一座城市
莫过于它的前世今生
本文穿插翔实史料
带你进入时光穿越
领略昨日旧城风貌
领略余江历史的浮光烁影
看城市在发展长河中的华丽嬗变
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印迹"
邓家埠,与道教龙虎山相邻,是余江城区所在地。这座小城有条河,名曰白塔河,绵延数十公里,自南向北穿城而过,缓缓汇入信江,最终流向鄱阳湖,奔向长江。
邓家埠,是一座以埠命名的小城。我在邓家埠生活了近四十年,与大多数人一样对其来历了解不多。历史悠久固然是一种光荣,但年代过于久远了再不确考恐被后人忘怀。中国人喜欢寻根问祖,于人如此,于城亦是如此。为什么叫邓家埠?这样的疑问常在我脑海翻转,从埠到城,它一定会有很多的故事;从埠到城,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切口,去了解这座城的文化历史脉络。
余江《邓氏宗谱》记载:“成九好行善事,因地透抚信通衢,搭盖茅房施茶施履,商旅遂以邓埠名焉。”意思是说:成九公(即邓兴桓)喜欢做善事,又因他所居之所东靠信州西接抚州,交通便利,于是搭建茅棚向路人送茶水买草鞋,来往各地做买卖的商人便以邓埠为名。
邓兴桓的祖父闰九公,是余江邓氏始祖。闰九公在南宋时期(公元1170年前后),由金溪县黄通乡白马峰云林,赘饶州安仁十一都盘石艾氏。共生七子,次子层六公为邓兴桓之父。从邓氏族谱记载中可以看出,最早以邓埠为地名应该在南宋嘉定年(公元1210年)之间,即先有市再有埠。
有埠必有河。流经城区的白塔河是我们现在的母亲河,在汉朝叫云锦水,云锦水的来历有史料可考,这里不再详表。至于何时改称白塔河,有一种说法是,自从河西岸建了一座白塔以镇水泛,人们便开始称白塔河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白塔村就倚靠在河岸,倚仗村名叫河名,慢慢人们习惯称白塔河。两种说法官方史料没有明确记载。
《余江县志》记载:“白塔河是信江一级支流,主流经毕家站附近进入本县,南下洪湖、马荃、邓埠、坞桥、平定、潢溪等地汇入信江河。本县流程41.5公里。上游多急滩礁石,水流湍急,船舶难航,只可浮运竹木筏排;下游河面较阔,高水位季节,可航行木船。”
邓家埠刚好处在白塔河中游,青田港与白塔河在此交汇,河岸宽阔,河水丰盈。邓家埠东居马岗岭下,白塔碧波环绕,四周稻浪起伏,地势较为开阔平坦,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独特。
随着邓家埠码头开埠,周边地区和本县境南片沿岸物资以及上游“三溪”( 贵溪、资溪、金溪)与东乡等地的竹木、山货主要经水路到邓埠市集散运销各地;商贩经营的货物均由邓家埠通过水路转运。邓埠市逐渐形成了商贾云集,自由贸易繁华集市。
邓埠因市得名,因埠而兴,码头文化是邓埠人的根脉。据《余江县志》记载:“邓家埠共有三个水运码头:一是渡口码头,又称上井码头;二是双井码头,又称中井码头;三是下码头,又称下井码头。解放后因多处修渠、筑坝,白塔河断航后废。”
由于南北贸易往来活动频繁,许多商贸者干脆在邓家埠堤岸周围建造房屋,形成永久居住与固定经营的店铺,时间慢慢推移,房屋越建越多,规模越建越大。
根据江西通志,续收《四库全书》史部记载:“嘉靖十八年(1540)安仁县将县烝署、典史署、千总署从锦江镇移驻邓家埠。嘉靖二十四年(1545),江西布政司在本县邓家埠设捕盗通判一员,派抚州、饶州兵勇驻扎,并建衙署办公(通判厅)。”
也就是说,到了到明朝时期,邓家埠已是店铺林立,不管是集市贸易还是人员往来,都已经有相当规模,以至安仁县衙干脆将县烝署、典史署、千总署从锦江镇移驻邓家埠,从而成为县城之外官府派兵驻扎防守,派捕盗通判现场办公,维持社会治安的重点管理与防范地区。翻阅厚厚的同治版《安仁县志》,一张邓埠老街巷的平面图跃入眼前,我突然感到历史并不遥远,以至一些街面还印有明朝时的模样或者有清朝时的标记。
那么,清朝时期邓家埠的街巷是什么模样呢?清朝同治年间,邓家埠沿河有一条主街,若干条小巷,沿主街大致分布一甲到七甲。
一甲,在以前的蔬菜队与原自来水公司西南片,据说沿河南岸有一个白塔村,原址在原自来水公司内,现已绝迹;
二甲,在原邓埠粮管所至上井(打鱼队)一片;
三甲,是大街,从上井(打鱼队)到现在的果喜桥头(中井)以南片;
四甲,从果喜桥头(中井)以北,现在的菜市场一片,(三甲、四甲是最繁华的街道);
五甲,在老制药厂后面(即原老冰棒厂与1962年建造的老工人影剧院,现在的亿都)一片;
六甲,在老粉丝厂(仙水饮料厂,靠近同乐园)一片;
七甲,从老浮桥(下井)向西延伸的一条巷子与老工人影剧院、老粉丝厂相邻。同乐园以前是一片低洼沼泽地,内有一方小水塘,邓家埠街的排水大部分从此处流入白塔河。清朝,实行“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邓家埠共有七甲一保。甲有大有小,按700户每户4口平均计算,邓家埠最多不超过2800人。
到了民国34年(1945)邓家埠正式设镇,辖9保。虽管辖范围增大,但街道变化不大,主要街道有:大街、草鞋街、沙塘街、七甲里、横街、过岗亭、后街、桶匠街、篾匠街、火神庙、何家桥等11条街和树竹行、猪牛集、鸡崽集、籽粒集、柴集5个专业市场。
最宽的7米,最窄的3米,最长的710米(大街),最短的96米。房屋结构承清制,以砖木结构为主,街市店铺多是骑楼式2层楼房。
其他砖瓦平房居多,串堂两进与三进的也有。房屋多是4榀搭一舍(厨房)、3榀、5榀的,还有少数“一颗印”(即进门见天井)和串房2进(天井在前后堂中间)或3进的砖瓦土库屋。街道零乱、弯曲,民房低矮,路圩兼用,除浮桥到大街一段中间嵌2尺宽麻石独轮车道路面,其他多为素土路面。
街区总面积不到0.2平方公里,房屋面积约4.95万平方米。此外,清朝末年,在下井码头下游30米处,沿河北端(七甲里)搭建竹木排伐连接浮在河面通行,横跨白塔河两岸。民国3年(1914)改为木质浮桥,1992年废。
清末与民国时期邓家埠的工商贸易。根据《余江县志》记载:“清末,邓家埠的工商贸品种繁多,已经出现了铁器、木器、蔑器、烟丝、榨油、理发、裁缝、鞋油、土砻、纸伞、豆腐、染布、花炮、棉棕,蜡烛、神香、剪刀、铸造、纺织、小五金等从事日用品生产工业作坊。”比如坞桥打铁夏家出产的剪刀、车鞭、琴仂和纺纱铁针以及邓家埠的铸锅畅销临近县、区。
还有一些远近闻名的传统产品:肖同丰的“痳芯饼”、邓家埠的“绿豆粉丝”、邓埠壕口的“米糖”以及边钢斧头,万火炉铁锅等产品,酿酒作坊就有2家。
这时期,还有一部分樟树籍药材商在邓家埠开办了 “蔡庆堂”“ 仁源堂”“张开泰药店”等中药店;另一批丰城籍聂姓人员在邓家埠开办榨油坊;信丰人在邓家埠从事打铜器打锡器生意。
民国初期,邓家埠又逐渐形成了生产桶器、蔑器、草鞋、豆腐、米酒、铸锅等产品的专业街市,生产方式都是单家独户,前店后坊,主要是手工制作。
民国27年邓家埠的裁缝万鹏山购买一台进口“帆船”牌缝纫机,是本县第一个使用缝纫机缝制衣物之人。
民国32年,县人吴良聘在邓家埠办起了“同兴”粉丝行,年产粉皮2万斤,粉丝5万斤。之外,邓家埠还建有乾丰栈、徐福太、吴良聘、王槐等粉丝行4家,产品远销福建。
1949年解放后,县人民 *** 接收粉丝行,组建县粉丝厂。
解放后,邓家埠的分为四条街道:胜利街、和平街、解放街、车站联合街。全镇共有1273户,人口4449。1961年11月18日,经江西省 *** 批准,余江县城由锦江迁至邓埠镇,邓家埠才正式华丽转身,由埠到城。
进入90年代,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余江县做出了开发中州新区,改造旧城,拓宽干道的城市重点建设战略决策。
1992年,中州新区开发工程动工。1994年,城市建设实行“拆宅空基,以地建房,以房兴市,以市聚财”的发展模式。分别实施五项(沿河路改造,站前路改造,车站广场综合拆建,观音阁大桥、韬奋大桥工程)重点工程建设。
这期间,是邓埠城拆除老房子规模最大的一次,沿河街(浮桥至上井)一线被拆除;浮桥至粉丝厂一线被拆除;胜利街基本全部被拆除改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拆除屋4.23万平方米。至1998年,县城邓埠镇建成区达4平方公里。
2005年县城建成区又拓展至5.2平方公里,主要街道18条,总长16198米,总人口5.4万。2015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又将沿河街南段一片(上井至蔬菜队以及原和平街)老旧房屋全部拆除,除现保留的柴集巷以外的老街已踪迹全无。
2010年磨仂州大桥、城南大桥的建成,磨仂州开发,余江一中、余江四中、马鞍岭森林公园、韬奋公园相继建设竣工,余江区行政单位集中进入经济大厦办公,城东新区已成为余江城重点发展区域,涵盖了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绿地公园、居住等多种功能。
而今的城东新区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科技园区,洁净的沥青路面,车辆川流不息,让余江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余江区邓埠城区面积由民国时间街区总面积不到0.2平方公里扩展为现在将近14平方公里,约8万人的一座两河四岸秀美、和谐、宜居的现代园林城市已成现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人造就什么样的城。国有国魂,城有城魂,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之所在。
邓家埠经过800多年的发展,生生不息的文明进化史,孕育出了余江城独特的气质。余江人民自古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民风淳厚、乡贤辈出。
历史上涌现了周珣、汤汉、倪镗、桂萼、李存等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名人学士;近代又涌现了邹韬奋、吴迈等为代表的风云人物。
他们为不平而呐喊,为不公而抗争。一代又一代精于商贸的江右商帮,他们笃信“厚德实干、义利天下”的赣商精神,不失以诚做事、以信立天下的忠厚仁德,也不缺商贾旅途上敢想、敢创、敢干的实干。中童眼镜商人“一副担子满天飞,走遍南北和东西”,雕刻艺人凭借精湛技艺,产品销售全国各地的。
改革开放以来,余江通过求学、经商、创业等多种途径走出去的人员数以万计,遍布国内外。他们无不体现出余江人的憨直,朴素,敢想、敢创、敢干的精神特质。
古时候的“埠”渐行渐远,流淌了千百年的白塔河,这是余江城的文化命脉。
尽管在历史上遭受过劫难,清朝咸丰五年至同治三年间,太平军数次攻打邓家埠;1938至1942年间,日本侵略者也数次来此烧掠过;解放前邓埠区域又成了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
灾害是一种磨难,更是一种锤炼。1955年冬,在党和 *** 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 *** 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螺战役。“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于1958年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面对这场重大灾害的考验,蕴涵其中“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余江血防精神却始终昂然屹立。
对于一座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可以是一条老街(柴集巷),可以是食物的味道(茄子干),也可以是不同的方言(邓埠腔、锦江腔),也可以是一座浮桥,这样的生活场景,总能让人迅速找到熟悉感和融入感。
当我在柴集巷与老居民闲聊时,一位居民告诉我一件事:“前几天有一位60多岁的画桥籍老人,挑着一副担子,问,邓家埠在哪里?”他回答说:“就是这里。”老人摇摇头说:“这里不是邓家埠,没有看见浮桥。”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家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来过邓埠了,他的脑海里依然保存着四十年前邓家埠的模样,我有些震惊。
这座满载着历史与回忆的邓埠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诉说着她的昔时繁华与陈年往事,并不断赋予这座城市新内涵、新活力。日负一日年负一年的积累,刻录着时代的变迁,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命运。
来源:幸福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