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性格、技能、智商、知识、能力……哪样最重要?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本文是来自前外交官王文勇先生的观点,供阅读。
01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英文世界里育儿手册汗牛充栋,中文世界也多如牛毛。有人认同积极引导,有人希望顺其自然,很多观点相互矛盾,部分分歧来源于人类心理探索还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更多分歧来源于隐含的教育目标不一致。什么是对孩子好?十个人能有二十种观点。
我无意介入这一问题的辩论,因为教育目标取决于父母的价值观,而一个人很难改变另一个人的价值观,即 “什么对他是重要的”?比如财富、名声、自由、亲情、爱情、权力等等……
人与人的区别在目标选择的优先次序,如民间传说,老婆和老妈落水先救哪个,有钱不帅帅却没钱的男友该选谁,本质是价值观优先次序的问题,几十年潜移默化早已定型,试图改变成年人价值观是徒劳的。
我所谈及的理念和方法,是基于以下目标,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乐观、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剩下的,得靠他自己。这几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其它的是衍生问题或者对我不重要。
如果你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哈佛耶鲁,长大要当大官大款名人,要找欧洲贵族联姻,麻烦你出门右拐上机场高速去找朗朗的爸爸。我绝无指你目标有错的意思,只是说,那不是我的目标,这篇文章会浪费你的时间。
铺垫半天,进入正题——
我们同孩子亲密接触的时间,从他们出生算,到十五六岁,这是为人父母影响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时间窗口。再以后,孩子们会对外部世界和他们的恋人更感兴趣。
我碰到过不少父母,同他们青春期或成年孩子无法交流,甚至有年老的父母突然试图同其子女建立亲昵的关系,让其成年子女毛骨悚然。大多因为,机会窗口错过,修复起来格外困难。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这个时间窗口,有助于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02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性格
我一直相信性格决定命运。技能、智商、知识都排在后面。
我们没有必要也无可能把桔子改造成苹果,但无论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都可以培养自信、乐观、和面对挫折的坚韧。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有安全感,是自信的起点。
我非常喜欢一本书,叫 Unconditional Parenting ,推荐给愿意深究的朋友。性格包括他的品行和内在价值,重要的是,孩子长大之后,无需在他人眼中才能找自己存在价值。
Unconditional Parenting
乐观很重要,可以在别人看不到机会之处看到希望,在面对挫折时不会轻言放弃。对这一结论的研究感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Martin Seligman的 Learned Optimi *** :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 ,和另外一位作者的 How Children Succeed ,他认为孩子的意志、好奇心和品行,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远高于其他因素。
Learned Optimi *** :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How Children Succeed
性格的影响常在无声之中。曾经见过一个德国母亲带二三岁的孩子,小朋友走路啪嗒摔倒,趴在地上要哭,母亲站着没动,微笑鼓励她自己站起来,孩子费力爬起来又笑嘻嘻往前晃。我见过在相似情形下,很多其他父母惊惶失措跑过去,又搂又抱又哄,孩子反而开始嚎啕大哭。性格,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形成的。
鼓励孩子,是影响性格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表扬孩子努力,他会认为,能否做好一件事,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夸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掌握之中。聪明孩子为保持看起来聪明,躲避风险避免出丑,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而且,不要轻易拿孩子去和别的孩子攀比,激励孩子比过他人,貌似增加动力,但有后果。攀比式表扬,孩子可能只在乎相对地位,而非把掌握某种能力作为目标,只要做得比别人好,他即失去对工作的内在乐趣,不愿持续学习和寻找挑战。
这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奖励的作用。教育孩子有时变成对父母的极限测试,奖励成为东西方学校和家庭的通用办法,似乎是个捷径,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奖励,常把孩子对学习、工作本身的关注,转移到奖品上,比如为了得到一个iPad而考满分。
寻求短期甚至即刻的满足会得不偿失。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设置目标,体会到战胜挑战内在的快乐,比设奖励更重要。有兴趣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可以参考Punishment By Reward 。
Punishment By Reward
今天逐渐富足舒适的社会,通过营造艰苦环境磨练性格,对中产阶级独生子女而言已无可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遥远的传说。但体育是一项绝佳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增强健康,而且可以磨砺性格,学习如何同他人合作、如何解决冲突。
我每每看到小朋友,在球场上赢球后的欢喜,输球后的悲伤,和人冲突后的委屈,欢笑和泪水如此强烈。此时的体育,对我而言,是人生最好的隐喻。全力以赴,输了,爬起来继续;赢了很开心,但也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做喜欢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
体育用精巧的方式把生活缩短到一个可以理解的场景,其实给了孩子一个对人生体验和洞察的机会。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挑战和困惑时,我发现用体育来打比方,往往让他容易理解豁然开朗。George Lakeoff写过一本书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曾经下过一个断言,人类是通过比喻/隐喻理解世界和他人,我深以为然。美国作为一个最强盛的国家,其国民对体育的崇尚,也非偶然。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03
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
性格健康是最重要的,对我而言,下一个就是技能,远比知识重要。所有技能中,学习能力最为重要,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可持续的竞争力。
富兰克林说:tell me, I may forget; teach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learn。意思是你光说给我听,我会忘,让我自己参与尝试才是真的学习。东方父母多急于把自己对生活经验的结论强加给孩子,似乎是捷径。其实这剥夺了孩子通过试错学习的机会。
经验,无法被结论替代,何况很多父母的「结论」未必是对的。或者在过去是对的,但现在外部约束条件变化了。有时候,需要让孩子犯自己的错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常识和判断力。
我家孩子小时在伦敦同英国孩子玩,小朋友争相把沙子往嘴里塞。英国妈妈说,让他们往嘴里吃一次,下回就知道不好吃,会改掉。孩子不到两岁即上蒙台梭利幼儿园,那里所有餐具是瓷器而非塑料。老师说打碎一次,就能从后果中学习小心。
还有一个例子,孩子小时对厨房的烫手东西充满好奇心总要伸手去抓,大人怎么也拦不住。于是有一天,我决定邀请他,伸手摸了一下餐桌中间的热汤碗,他此后即提高了警惕,总是绕道走。有些经验,不能被父母的结论替代。
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两句,“富不过三代”是个高度相关的话题。它绝非只是中国问题,美国人有一模一样的谚语,Rags to riches, back in three generations.
按理说富家子弟占尽优势,有钱、有关系、上最好的学校,不应该出现这种几代而衰的情形,应该子子孙孙无穷尽才合逻辑,但现实并非如此。我的观察,恰恰是处处有人提供便捷径,他们中大多人,被剥夺了试错的过程,缺乏对常识的理解,从而渐渐失去对这个世界基本的判断力。
04
阅读非常非常重要
学习能力是个很大的话题,我的经验中,阅读非常重要。英语世界人口每四人有一个是功能性文盲,虽然识字,但阅读困难,被认为是贫富分化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孩子考试成绩基本不是中国孩子的对手,但在阅读的质量和数量上,平均水平远远领先中国孩子。
阅读重要的道理不难理解,个人的经验至关重要,但个体接触的人和事范围有限。阅读,为我们同人类心智史上最聪明的头脑,提供了对话的机会。我们大多数人是凡夫俗子,胸襟、眼界、和价值观基本是被周围的环境塑造,而环境不理想时,读好书,是少有的逃生通道之一。
关于如何教孩子阅读这个问题,美国教育界过去二十年爆发旷日持久的辩论,被称为阅读战争。一派主张整体语言法,在听说读写上下文让孩子猜;一派主张自然拼读法,让孩子通过拼读音节识字。
美国国会由此委托国家儿童健康发展研究所,检视历年来科研成果,提供阅读教育报告。在高度政治化氛围中,专家开了一份谁也不得罪的建议,大多也是常识。比如: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每天一起读书,大声朗读故事,多读有节奏押韵的书,系统介绍字母和声音之间的关联,不断介绍并熟悉新词汇,并教孩子怎么把一个字用在词组、句子和故事里,教孩子思考阅读内容,一起去图书馆。
感兴趣详细研究的同学,可以参考他们的报告: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 *** 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
想仔细研究阅读教育的同学,推荐Dianna McGuinness的 Why Children Can’t Read 。
在某个年龄,孩子会问一百万个为什么,一个问题会用一串为什么追问到底。此时他好奇心的窗户打开。每个问题都是孩子学习的绝好机会,我以为父母应耐心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回答,如果回答不了,去查 *** 回来再答。若在孩子想学习时无耐心教;而孩子不想学又灌,事倍功半。孩子越大,可以慢慢鼓励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05
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为人父母的责任之一,是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天赋和潜能,而非把父母一厢情愿的梦想强加给孩子。那些在父母的逼迫之下功成名就的例子,有,但凤毛麟角,他们的背后,有数以万计的伤痕累累被毁掉的孩子。拿孩子去做一个大概率会失败的事情,恐怕非明智选择。
同情和理解对小朋友很重要。小孩子因不能准确表达感受而常有挫折感,他们的小小内心也是一个惊涛骇浪的世界。父母应先试图理解孩子,再寻求被孩子理解,然后讲道理。第一步总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已经了解他的挫折、悲伤、郁闷,确认这一步是避免鸡对鸭讲的基础。然后确认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最后一步才开始讲道理。
父母有责任去发现哪些适合一对一教,哪些适合一群孩子一起学,做对四两拨千斤,选错了千斤拨四两,这些因人因事而异。因材施教,有一个很好的英文翻译,虽然罗嗦一点,我觉得把意思讲得更明白:if your child can not learn the way you teach, you must teach the way he can learn. 即: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用你教的方式学,你则需要用他能学的方式教。
让小朋友敞开心扉,需从他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慢慢谈到大人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方向相反。比如:谈论他喜欢或者强烈不喜欢的孩子,小朋友往往滔滔不绝;把他喜欢和不喜欢的孩子的行为编入他最爱的故事里,让他捧腹大笑,则开启了谈话的大门。
自信心和独立判断能力,来源于每天的日常生活的点滴。我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告诉他,十八岁后他自己单独做决定,十八岁前父母做最后决定,他可以参与讨论,讲道理,提要求,不用畏惧挑战父母的观点。我小心不用“听话”要求我家小朋友。
孩子未来,是个很大的话题,需要父母帮助思考。最佳选择是三个圆交汇重叠处,第一个圆让他写满「我最喜欢的」,第二个圆写满「我最擅长的」,第三个圆写满「社会的机会」。
这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需长期思考,且随时间在变化。孩子在一生中,有很多次选择,遗憾的是,今天这个社会,多数人既不知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自己擅长什么,但都在追逐社会热门。所以,满大街都是不快乐的人。
06
改变同学校交往的方式
我们可能无力改变学校的教育理念,但可以改变我们同学校交往的方式。
现代教育是工业文明产物,以生产线批量培养标准产品为特征。主要目标是消除文盲,提高literacy,为生产线提供熟练工作人员。而literacy是识别、理解、交流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如数学、科学)的能力。并不总是有利于解决问题或者培养创造性等非批量问题。
东西方面临同样的挑战。单个家长若与整个体系对抗,要求学校和老师改变他们的传统做法,胜算不高,除非你是郑渊洁,让孩子回家上学自己教,但那样的代价是剥夺了他同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
在家长无力选择与体制对抗的假设条件下,最优策略是把精力集中于学校不擅长的领域:性格塑造,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校的归学校,家长的归家长,绕着学校的指挥棒转,把所有课外的时间都花在如何让孩子课内胜出,我认为是投资回报最低的做法。我希望孩子能用20%的时间把学校80%的功课解决了,剩下80%的课余时间,他可以去踢球、游泳、下棋、发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做法,对家长的考验是顶住老师的压力,不传导叠加到孩子心灵上,孩子可能非常敏感地感觉到这种压力。当老师因孩子成绩不够好而给家长施加压力时,父母回家接着训孩子非明智之举。其实,顶不住压力的时候,想一想,多年以后,还有谁在乎你小学初中的成绩呢?
家长也无需贬低学校教育,在孩子心中制造困惑;当老师在学校让孩子反复练习数学题,父母可以在家想出更有趣的活动,帮助他解决生活或游戏中的困难。
在适当的年龄,带孩子旅行不仅增加他的乐趣,我意外发现,孩子性格在旅行中变得更为从容。在自然博物馆、科学馆、技术馆,孩子总是流连忘返。对年龄小的孩子,远比美术馆、历史博物馆更加直观。
一有机会,我则每晚和小朋友耳鬓厮磨,躺在床上读书讲故事,其乐无穷。我们一起读唐诗, 读到王昌龄,他很喜欢,说口感很好。一起读李煜的诗,讲到李煜从皇帝到囚徒,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故事。小朋友泪如雨下嚎啕大哭,说他很同情这个诗人… … 关灯后,他则把脚蹬在我肚子上,再呱唧呱唧把他的同学和老师编进故事。
纪伯伦在诗歌《先知》中有一个比喻,他说,父母是弓,孩子是弓上射出去的箭。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左右他未来飞行的方向,“我们只能给他爱,而不能给他思想,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
我想,七零后这代人,可能是最后一代需要尽孝,陪着父母老去,却是第一代不能期望我们老时,儿女还在身边的人。这些每日快乐的厮磨,或许是未来心底最柔软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