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杨燕)一个有十万人居住的标准街道,要配备多少个社区医疗中心、图书馆和体育设施?城市中不同性质的建筑之间最多要相隔多少米,才能为城市发展留足空间?公共停车场要怎么设置才合理?市规划委编制的2016年版《厦门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获市 *** 批复,从1月3日开始执行。《规定》不仅回答了上述问题,更为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规范”。
《规定》涉及面广,研究体量大,经历了漫长的修编过程。2011年起,市规划委启动多轮审批改革,对审批内容及程序进行调整,其间规划委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审批规程、技术指引等规范性文件,同时,国家、福建省推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出台多项技术标准、规范、规定等。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城市规划管理能与时俱进,更贴合实际,市规划委在2013年开始启动《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年版)》修编工作。
2014年至2015年6月,市规划委通过赴外地考察,研究国外先进理念,向厦门十大建筑师、两位境外建筑师征询意见等多种方式,使《规定》有了雏形。去年,市规划委梳理历年政策法规文件,分专业向全市各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座谈沟通,经过专家评审,《规定》终于成为我市一项规划方面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规定》将绿色建筑、海绵城市低冲击开发、轨道交通、公交优先、慢行系统、综合管廊等先进理念纳入技术规定,这些“新事物”在厦门的落地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