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掌握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动脉血压的形成: 动脉血压通常指主动脉血压。 (1)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2)心脏射血:动脉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 作为血液流动的动能,推动血液向前流动;转化为大动脉扩张所储存的势能。 (3)外周阻力: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缓存心动周期动脉压波动幅度;使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的连续血流。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昼夜波动,双峰双谷 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100~120mmHg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时的血压 60~80mmHg 脉压(脉搏压):收缩压 - 舒张压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脉搏压100mmHg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搏出量增加时,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升高较小,故脉压增大。 收缩压的高低反映了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心率加快时,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舒张压明显升高,脉压明显减小。 (3)外周阻力:影响舒张压为主。 外周阻力增大时,舒张压明显升高,脉压明显减小。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了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使脉压明显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匹配情况: 循环血量减少,容量变化不大,动脉血压下降;容量明显增大,循环血量不变,动脉血压下降。 二、掌握静脉血压及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CVP: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正常值:4~12cmH2O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15~20mmHg。 中心静脉压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心脏射血能力减弱,中心静脉压升高 2静脉回心血量过多或者回流速度过快,中心静脉压升高。 中心静脉压反映了心脏功能状态和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有较大的可扩张性。人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心脏以下静脉扩张,多容纳400~600ml血量→回心血量减少→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称为直立性低血压 (二)静脉回心血量 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三泵二体) 静脉回心血量在单位时间内等于心输出量,其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回流阻力。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 血管系统内充盈程度愈高,静脉回心量就愈多。 血量增加或者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 (2)心肌收缩力: 心脏收缩力强→舒张期室内压较低→对心房及腔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大→静脉回心血量↑ 右心衰→体循环淤血、下肢水肿 左心衰→肺淤血、肺水肿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4) *** 改变(直立性低血压) (5)呼吸运动 吸气时胸膜腔内压降低→中心静脉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呼气时则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呼吸泵 三、掌握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一)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经毛细血管壁滤过到组织间隙形成的。 组织液绝大部分呈凝胶状,不自由流动;组织液的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蛋白不同 有效滤过压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过多会导致水肿 1、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液静水压之差,促进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因素。心衰、肿瘤压迫——水肿 2、有效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之差。 限制组织液生成的力量。 3、毛细血管通透性:过敏、炎症 4、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