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2年春天,还没从“天下一家”的奥运梦想里缓过神的我们,迅速被抛进一个硝烟四起的平行世界。有人隔岸观火,有人被不安感吞没。无论你是哪一种,可能都是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了:身处历史的变局之中,个体的力量该怎么去抗衡这个时代?2003年上映的德国电影《再见列宁》,或许早就给出了答案。
● 柏林墙、世界杯、男孩的初夜、童年合影,《再见列宁》把大时代变迁与小人物的记忆感性地糅合
《再见列宁》上映那年,80后大多刚刚成年,90年后仍在童年,少部分00后刚刚在啼哭声中出生。电影以柏林墙倒塌为背景,讲述一对东德母子如何面对社会巨变的故事。轻松、好笑、drama连篇,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政治片的外壳下,其实一点都不“政治”。● 《再见列宁》醒目的社会主义美学海报
历史的更迭流转,被浓缩到一个家庭内部的美丽谎言上时,一切庞大严肃的追问,都显得温柔、细小而近在咫尺。
现在,或许正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再去谈谈这部温柔的政治片。
墙倒的那一年
●《再见列宁》之外,真实历史中柏林墙两端的激荡记忆
‘停下来!’墙凄厉地叫喊着,‘我要倒下来了!’但为时已晚。百万颗心已经找到彼此。这墙在倒下以前,早已先毁。- MJ《Berlin 1989》
1989年11月9日,是值得全世界记住的历史性时刻。分隔东、西德的那堵169.5公里长、4.2米高的墙终于被推倒。
美国学者Thomas Friedman在《世界是平的》一书里列出“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其中“柏林墙倒塌”位列榜首。直到今天,这个瞬间仍然是历史与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上图:柏林墙倒塌一年前的1988年,MJ曾因在柏林演出被东德列入秘密档案;下图:David Bowie以东西德情侣故事为灵感创作歌曲《Heroes》,并在1987年重回柏林演唱,许多东德人在墙的另一头听完了演出
28年来,柏林墙都是一个缩影,象征着超级大国的争锋给世界带来的分裂。墙倒下的那一刻,人们欢呼、流泪、彻夜狂欢。他们亲眼见证一个旧体制逝去,一个新时代开启。
●《再见列宁》中涌现的文化符号和母子情感起伏彼此呼应
《再见列宁》里,东德男孩Alex从小生活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可他并没有长辈那样深刻的体制意识。对他来说,列宁、航天梦、可口可乐、汉堡王、色情杂志,完全可以共存。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当社会剧变袭来,他平静地接受了现实。
但他知道,母亲不会这么想。
● 年轻时的母亲心系“祖国的花朵”们
母亲Christiane是一个“嫁给社会主义”的东德坚定拥戴者。
柏林墙倒下这前后8个月里,她因意外昏迷。等她终于醒来,世界已然变天。柏林墙塌、昂纳柯下台、可口可乐“入侵”东德,“一切信仰随风而去”……
● 童年的Alex还是一个热爱🚀的东德少先队员,母亲醒来后东德已经消失
● 昔日高楼上庆祝东德成立40周年的标语,变成了可口可乐的巨幅广告🥤
为了不让刚苏醒的母亲再受更多精神 *** ,Alex决定给母亲打造出与昏迷前一模一样的世界——他在79平米的房间里,亲手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东德。
Alex把房间布置成东德风格、雇少先队员给母亲唱东德的歌,甚至和朋友一起拍摄制作假的电视新闻,把世界篡改成了母亲可能会接受的样子。
● 为母亲一个人拍摄的“洋葱新闻”🧅
怎么解释两德统一?他找来昔日自己的童年偶像、国家英雄宇航员扮演国家首领,借他之口,讲述了柏林墙倒塌的另一个虚构版本。
● 在Alex为母亲编造的虚构版本里,柏林墙倒塌是因为东德主动敞开怀抱迎接西德的“难民”们,让他们逃脱资本主义的“牢笼”,过上幸福理想的生活
就此,一个名为“东德”的泡沫小宇宙建成了,并顽强地坚持到了母亲生前最后一刻。
墙消失后,世界变好了吗?
●《再见列宁》片头设计
2003年上映后,《再见列宁》在欧洲前前后后拿下三十多个奖项。公映首月,它的德国本土票房就超越了《哈利·波特》。
《再见列宁》的热映把“东德热”推上了 *** 。这种怀旧风潮,早在东西德合并之初就出现过。
年轻人不喝可口可乐,而是选择东德产的Vita Cola;家家户户不开小汽车,而是开着象征落后的拖车,在城里窜来窜去。还有东德的服装、童谣、腌黄瓜,都随着人们愈演愈烈的怀旧情绪火热了起来。
干嘛这么怀旧?西德为东德注入了大量活力,这有哪里不好吗?事实上,当民主与资本真的涌来,生活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发展。
我当年怀揣的梦想与此完全不同。我们期待的是,让中欧重新焕发活力,恢复昔日辉煌。这个梦想并未实现。- 前东德民权领袖Jens Reich失业潮、消费差异、被迫取消的文化,都让东德人产生一种经济生活上的失落和政治悲观情绪。东德人讨厌西德人总用一种怜悯的目光俯视他们,而西德人讨厌东德人占据他们的生活资源和空间。
相看两厌,蜜月期很快过去。
● 最初的理想总是美好的
围绕着地缘政治、历史发展、意识形态、创伤记忆……吵啊吵,从来没消停。说白了,内心的墙并没有随柏林墙而倒下。相反,在德国之外,“柏林墙”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种族隔离、教派冲突、阻挡移民、信息安全……全球化承诺要让世界更小、更扁平,但它反而激起了无数人的征服欲:他们要把世界区分开来。
再见,全球化
2020年《经济学人》5月刊,封面是一个被剥开的地球。杂志标题是:再见,全球化。
逆全球化的趋势下,不同国家、不同信息来源、不同叙事方法,拼凑出截然不同的世界。愈演愈烈的信息战到今天还在发酵,谁在讲述真正的故事?
● 母亲存了40年的东德货币,因为昏迷中没有赶上最后的兑换期限,而在一夜间沦为了废纸
《再见列宁》里,虽然信息的冲突以一种温和且温情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它也有一定隐喻:我们既是Alex,也是母亲。一边利用信息差构造自己理想的世界,一边在别人的解释中迷失。
信息过载和断层造成的“撕裂感”,电影里处处都是。在Christiane意外走上街的瞬间,这种撕裂到达 *** 。巨大的列宁胸像被直升机吊着从她眼前飞过,带着他所象征的一切,告别曾经信仰他的人民。
●《再见列宁》里,母亲“跟列宁说再见”的高光时刻
都说历史掌握在解释者手里。当我们自以为了解历史时,我们相信的东西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别人想让我们相信的?这样的认知割裂,该怎么解决?
《再见列宁》的回答是:在动荡的时代里,比起“主义”,更关注活生生的“人”。
● 西格蒙德从人人爱慕的宇航员变成了努力维持生计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代东德人在统一后对变幻的社会感到无所适从的缩影
● 开出租车的昔日航天英雄温柔地忆当年
Alex对东德的记忆,不是领袖们的豪言壮语,而是和母亲相处的点滴。被遗忘的航天英雄提起往昔,记住的不是众星捧月,而是荣耀和家之间的距离。
把宏大的变革投射到小人物身上,让普通人的遭遇填充历史记忆。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平凡的亲历者、历史的边缘人。
渺小的我们,庞大的时代
●《再见列宁》中的一家人彼此依偎的时刻
许多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电影,都以小人物为主角。
《窃听风暴》《血战钢锯岭》《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甚至《蝙蝠侠大战超人》开头5分钟备受好评的原因,都是因为初次在超英电影里以平凡人的视角,呈现超级英雄带来的破坏。
● 上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下为《血战钢锯岭》
这类题材巧妙地把严肃、沉重的叙事,悄悄藏在了主角身后。我们跟着角色的经历、情感和思想变化看下去,获取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世界的角度,也有机会发现一些历史没告诉我们的事。
人其实都很渺小。
就像宇航员乔装成国家领袖时说:从宇宙飞船上看地球,人渺小到仿佛没有意义。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人与体制、国家的关系,就像鸡蛋和墙。你砸过去,墙安然无恙。
● 母亲最终坦白,自己同样隐瞒了孩子们。父亲并非抛下家人叛逃西德,原计划应该是父亲先去,母亲随后带着孩子们一起离开,而自己也并非对社会主义毫无保留
大提琴家马友友一直坚持一种人生哲学:首先将自己看作一个人,其次才是身份、性别、职业和其他。
以这样的角度看世界,一切就都与我们有关;远方的纷乱和身边的不公,就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痛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才有可能超越自我为中心的限制。
● 庆祝统一的烟火腾空,母亲也早已知晓一切
● 按照母亲的愿望,Alex把她的骨灰装进童年时载着理想的火箭,冲上了天空
人的生活、人的思考、人的感受……这些看似没那么庞大的琐碎细节,才是我们作为个体可以把握的。当争夺结束、对立的意识形态被淡忘,能留在记忆里的,只有这些本以为渺小的东西。
就像Christiane知道真相后,看着儿子了然于心的微笑。Alex的谎言深处,是爱、关注、责任与希望。母亲正是出于同样的感情,保护、成全了这个谎言。
这是他们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寻找到的安于自我的方法。
🌍
你看过《再见列宁》吗?
在不断变迁的大时代里,
你和家人之间
有什么无法忘却的瞬间?
编辑 - Soda撰文 - Aria D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