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小时候,我很怕进医院,尤其是怕穿白大褂的大夫,每次快到医院门口时就大哭,一直哭到离开医院。因为怕疼
长大后,这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学习、工作、成家、养子变成了我的主业。那时年轻,身体健康状况也好,所以很少去医院,偶尔去一下,也只是看看住院的朋友。
晚年了,在选择养老的地方时,除了考虑找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其前提条件是离医院近一点,因为怕死。
由于我没有过多地接触过医院和医生,家里亲属也没有一位学医的。所以,在医生队伍里没有我的关系,更谈不上认识哪位专家名医。
我想,像我这一类情况的人,其比例不在少数。
人到了老年,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不爱的,现在 被迫得接受。以前不认识的名医专家,现在总想着能套上近乎。
新建的胡大一心脑血管康复中心就在五指山市,门诊大楼也即将落成。最可喜的是全国心脑血管专科的泰斗胡大一教授,就在这里座堂行医。这是我们这些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福音、也是海南人民的福音!
作为有十多年心脑血管病史的我,在内地多家医院分别找不同的医生看过病。如果将内地一些大夫看病时对病人的认真细致程度,以及大夫本身掌握的知识面和临床经验等与胡大一团队相比较,那是存在很大的差别。
在内地很多医院给病人看病,基本上都要接受先打点滴的治疗方案。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意被大夫安装支架的病例不少。但是科学严谨的治疗方案,不是说给所有的患者都必需要打吊瓶、安支架才算治疗,这是医德和医术的问题。一个大夫医术不高可以慢慢学习提高,但是医德则需要大夫自身的德行和修养的具备,需要不唯利是图,需要抛开商人的理念而改用真正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信条。在眼下的经济大潮中,无非对大夫也是一种考验。
我在内地某家医院看病,因为当时化验血脂有些高,吃了两个月的阿托伐丁降不下来,大夫就让我直接打pcsk—9抑制剂。我虽不懂医学,但是我明白,这是在治疗方案上又给我上了一个台阶。就好比血糖高的患者,在吃降糖药效果不大时开始打胰岛素了,也意味着自己的病更严重了。
我当时拒绝了大夫的提议,而采用了胡大一专家团队的建议,加服了麦折布依。一个多月后,我的血脂指标基本正常。这就是大夫和大夫,医院和医院之间的比较。
能用药物调理的尽量用药调,不用手术治疗的则尽可能不手术,以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达到最佳效果。这是海南二院心脑血管专科的胡大一团队,为病人服务的基本理念;另外还有一个全新的理念叫做双心康养,这也是胡大一教授的伟大之处,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也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