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这是一首名叫《打靶归来》的军歌,节奏欢快,铿锵有力,带给我对军旅生涯最深刻,最温馨的回忆。日月如梭,它的旋律不仅始终萦绕耳际,甚至歌词,也铭记我心,数年不忘。当然,这并不是我的记性有多强,而是它所代表的那段岁月,给了我过于深刻的印象。
对《打靶归来》最初的认识,来源于新兵连的拉歌。之前曾经排练过很多军歌,如《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战友之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等,每天晚饭后,队部黑板上写着曲谱、歌词,战士们坐着小板凳,列队排练军歌是必修科目。中队长照例强调,说军歌不仅要唱出感情,更重要的是要唱出 *** ,唱出气势。然后高举双手,慷慨激昂地挥舞着,指挥着我们敞开喉咙,放声高歌。很多次,当我们展开自己最宽厚、最高昂的嗓音,甚至有些声嘶力竭地吼唱开来,歌声如巨浪澎湃,仿佛将屋顶也要掀开时,中队长才满意,大赞不错不错。我不明白,唱歌为啥要费这么大的劲呢。以至唱完,应该说是吼完一声歌,战士们都感觉嗓子干涩痒痛,忍不住想咳嗽几声。难道就不能像舞台上的大合唱那样舒缓,那样声情并茂吗。这个想法被随后的拉歌否定了。
部队每周都组织看电影、听报告等集体活动,活动开始前,常常由各中队组织拉歌,也就是比赛唱歌。有某个中队向其他中队邀歌,指挥员打着节拍,战士们异口同声喊:“×中队,来一个!”“来一个,×中队!”“让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被邀请的中队往往受不住如此盛情,起头高唱,引来掌声、喝彩声不断。待唱至一半时,其他指挥员也会起头,让自己的中队齐声高歌,我们称之为追歌,且追唱的往往声音更加粗犷、宏亮,如暴风般汹涌而来,将前边中队的歌声压制得体无完肤,不得不尴尬收场,还惹来哄笑和倒彩。而我们中队,往往扮演着追歌的角色,拿手武器便是《打靶归来》。我们喜欢这首歌的原因,不仅在于它铿锵坚定、积极乐观的旋律和意境,很大程度上,更在于歌词的短小精悍,不像有些军歌,动辄三四段,不但歌词记不住,还极易造成虎头蛇尾之势,唱得越久,往往气势越弱,自己费力不说,还惹来哄笑,甚至淹没在其他中队的歌声中不能自拔,显得吃力不讨好。而《打靶归来》的短小精悍,恰恰便于凝聚全队力量,蓄势而发,特别是结束的“一二三四!”短促有力,势如破竹,完全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条件,使我们在拉歌时屡屡胜出。我们这才明白过来,中队长平时严格要求,原来是战前磨刀呢。
不知不觉之间,《打靶归来》实际上成了我们的队歌,无论参加集体活动,还是出操、练习队列,唱《打靶归来》成了我们最喜欢、最拿手的项目。如今,离开军营已经多年,听摇滚乐,听流行乐多了,可这首《打靶归来》仍然是让我印象最深,也带给我太多回味,太多感触的歌。每当听到驻军偶尔唱起这首歌时,我定会伫足倾听,任刻骨而温暖的情感漫上心头,轻轻地拍打着,触摸着我清晰而又模糊的记忆之舟。
□张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