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国家特级语文老师(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国家特级语文老师(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国家特级语文老师(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

看点 随着新课标出台,语文学科地位越来越高,可语文教育的困境依然明显。长久以来,语文学科因为停留在文字层面、作为应试工具而存在,竟让孩子畏惧母语、畏惧经典。如何追求理想中的语文教育?外滩君专访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首席语文教师王君。她的“青春语文”课堂,以心灵素养和幸福素养为目标,打通语文的活法和教法,让经典文本与孩子的生命相融合,可谓别开生面。

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柯察金 编丨Jennifer

今年春天抛出的新课标,就要在秋天落地实施。语文科目的总课时增至20%~22%,妥妥占据“C位”。无怪乎许多人都说,语文越来越重要了。

语文的地位提高,当然是好事:孩子学好语文,不单是为从容应对考试,也是获得真正受用一生的财富——语文是门特别的学科,入眼、入脑,也入心。一次精彩的课堂,往往会给孩子的灵魂留下经久不衰的震荡与回响。

可也恰是心灵小路,最为“曲径通幽”:语文教育的上限太高了!名篇常有,好课难求。

更多时候,我们困惑于传世经典何以未能化作精神养料,反倒变成孩子被动接受的课业负担?孩子何以畏惧阅读,畏惧写作,畏惧“周树人”,畏惧自己的母语?……

而在语文的第一线,有这样一位老师:一头干练的短发,一张亲切的娃娃脸,把每一次教学现场,都变成春风化雨的生命现场。

她坚信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孩子;她的课堂有深度有广度,也有浓浓的思辨和满满的幸福;她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不是终点,必须得更进一步,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探索生命幸福之道……

近日,外滩君拜访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首席语文教师王君,切身感受到名师的风范与智慧。

王君:

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

入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

北京大学等全国多所大学

特聘“国培”专家教师, *** 硕士生导师

三尺讲台,耕耘三十载:90年代下乡到重庆的乡镇中学,王君凭借出众的教学能力和一级一级的赛课,从农村一路到市普通中学、重点中学,再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到现在的清澜山。教过的学校涵盖所有类型,教过的学段覆盖小、初、高到研究生……

透过王君老师对多年教学经验与心得的分享,我们也寻到了语文教育的另一番样貌、另一重高度。

打通活法和教法,

让文本为孩子而服务

王君老师的课,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青春洋溢——师者有神,学生有光,整个课堂像是一泉活水。

实际上,她曾对自己的教学有过一个著名的提炼和概括,正是“青春语文”四字。“青春语文”不是某种理论,而是一种追求,是对理想中语文教学生命状态的直觉。

为什么孩子会不喜欢语文,甚至讨厌语文?王君认为,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和学习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然而语文“教学”其实没有意思。

长期以来,大部分老师是在教语文知识、应对考试,但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工具,还是思维工具,情感工具——一定要把语文“教学”变成语文“教育”,一定要让孩子觉得,眼前的文本与他们息息相关,或者说就是为他们而服务的。

王君老师公开课

以王君老师的一堂经典课为例——这堂课正是她下意识地达到心灵素养和幸福素养的目标——要打通语文的活法和教法。

她敏锐注意到,现在的孩子对于语言暴力缺乏自觉的认知,很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接收者、传递者以及受害者。暴力系于语言,亦解于语言,一节真实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熏陶情感和教孩子为人的群文阅读课《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便应运而生。

王君老师巧妙选取了《范进中举》《孔乙己》与《窃读记》(出自《城南旧事》)三篇极其经典的文本,借以分别阐释亲人之间的语言暴力,群体对个体的语言暴力,以及大人对孩子的语言暴力。

而让孩子与文本联结的最好方法,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王君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循循善诱,给孩子创设语言暴力的实情实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代入角色中,深入体会人物的形象。

比如让学生扮演胡屠夫(小说里范进的丈人):

王君:(描述过胡屠夫的职业后)要演绎这段话,请问你表情是现在这样温润如玉吗?

学生:不是。

王君:那应该是什么表情比较合适呢?

学生:气愤,愤怒的表情。

王君:对的,气愤的感觉,你会气愤吗?

学生:会。

王君:我再问你,你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范进和你对话,你在教训他,速度是快还是慢?

学生:速度快一点好。

王君:你的感觉是完全正确的,那语调高好还是低好?

学生:哦,语调应该下沉一些。

王君:(笑)看来你还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一般骂人都是吼叫,音调高……

这种有趣的课堂互动,真正做到入情入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拥抱文本、亲吻词句,切身体味不同形式的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孩子们也感受到,冷冰冰的铅字似乎一下子活起来、立体起来,同自己生活和生活经验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王君与青春语文》王君著

王君老师强调,唯有让文本与孩子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老师与学生之间、语文与孩子之间,才不会“隔着”。

说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之间到底有无主次之分?在王君看来,这两者之间的争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如果任何一堂语文课只强调工具性,或者干脆把工具性丢掉只谈人文性,都是大有问题的一堂课。

“出现这种犹豫与争论,一定是因为我们的老师仍不够成熟。但凡一堂好课,一定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情感,语言和审美之间的自然融合、自然平衡,而不是互相‘打架’。”

语文教育,

应追求“空明之境”

语文的特殊性还在于,其涉猎极广、发散性极高。但一节语文课,是否真能如“野马脱缰”?这也是王君在给年轻教师们做培训或讲座时,着重强调的一个方面——“聚焦”。

小的层面看,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大的层面看,人的生命有涯。以有涯随无涯,唯一的办法是聚焦:从日常生活开始,就要聚焦;在课堂上,一定要聚焦在某一个点上,去把它搞透。

“一堂课最怕的,就是啥都讲,但啥都蜻蜓点水没讲明白——所有不好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聚焦。”

王君老师公开课

那么,怎么聚焦?聚焦和发散什么关系?王君老师讲苏轼的课堂案例,或许足以解此疑惑。

《记承天寺夜游》,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篇;苏东坡,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士。这样的文、这样的人,可延展、可发散都太多太多——王君老师如何切入,又如何将其讲得出彩?

全文百余字,王君老师独拎出两个字——“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就这么一个词,一个支点,撬动了整堂课、整篇文。课之伊始,她便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月是空明之月,人是...之人?

学生们开动脑筋,答“悠闲之人”、“寂寞之人”、“乐观之人”、“豁达之人”……并给出论据。王君老师一一点评,或提出问题,或加以赞许,并在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月是空明之月,人是空明之人。

王君将上课比作“烹菜”,一百来字的课文,要怎么烹调才好吃?拿苏轼这堂课来说,最妙即是抓住“空明”——“空”字容易被理解作“什么都没有”,但其实在说文解字里,“空”是承担,有所承担,才能进入一种渺远空灵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苏东坡眼前的月是空明之月?那是因为他这个人是空明之人!

有了这个“空明”,整堂课的立意一下子支撑住了,思路鲜活了。而在此基础上的发散,也变得驾轻就熟。在聚焦的基础上,王君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拓展:要怎样看苏轼这个人?

她提供了一个条理清晰的思路,研究一个男人,就是看他跟世界的四个关系:

首先看他怎样对待女人,这决定着一个男人的质地;

其次,看他如何对待父母、兄弟,经营大家庭;

再次,看他在职场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同事;

最后,关键要看他如何对待自己,心理学上有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用这样一棵思维之树加以串联,孩子们更了解苏轼这个人,也更体会到苏轼之“空明”,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再只是字词句段,而是境界高好几层。

王君老师说,语文的状态最好的是苏轼赏月的状态:空明之境,空明之友,空明之眼,空明之心……慢慢地稳稳地,中庭信步,深夜不倦、不惑。

“课,一清如水;人,明心见性。”

让老文本出新意,

贴近孩子的生命发展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语文难,古文尤其难。提起经典,我们动辄言“浩如烟海”,但在孩子看来,或许是种隔着千年的陌生感和疏离感。

王君老师很多精彩的课堂,都是在讲古老的文本,但在她的课上,孩子们却同样是津津有味、讨论热烈。

比如讲韩愈的课文,《马说》《师说》等等,已被讲过千遍万遍,王君老师却另辟蹊径。

她联想到近几年很火的“吐槽大会”,灵光一现:

韩愈不就是史上最强的“吐槽者”么?韩昌黎最有力的创作,不都是对他当时政治文化强有力的思辨么?这些实际上就是在吐槽,高级的吐槽!

于是便设计《向韩昌黎学“高级吐槽”》的写作型文本课程:从“吐得巧妙,构思新”“吐得精准,逻辑严”“吐得酣畅,表达爽”“吐得成功,结果好”四个层面,引导孩子沉入文本,再一次打通文本与现实。

又比如讲刘禹锡,王君老师取了个惊为天人的主题叫:《这么爽的人生,你敢不敢要?》,看似“雷人”,但上完课后孩子们会发现,老师的点拨实则一针见血,把刘禹锡其人其诗归结得恰到好处:

刘禹锡少年成名,19岁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22岁进士及第,后来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王君带学生梳理了刘禹锡一生的诗路,诵读他最经典的14首诗歌——一品再品,刘禹锡过得确实很爽啊!一是身体好,二是才华高,三是价值观坚定。一辈子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

但“爽”完以后,王君老师接着展示了刘禹锡人生境遇的另一面:屡遭贬谪,连带家人颠沛流离……如此的活法,赞同么?想要么?

在孩子们但议论纷纷中,她继续补充:刘禹锡这个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怎么忍。然而连《清平乐》中的宋仁宗都是要忍的。不忍的一面是活得很开心,但另一面,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顺着刘禹锡,王君老师接着延伸,谈到刘的“铁哥们”柳宗元。如果说是刘禹锡的一生是首酣畅的进行曲,那么柳宗元几乎算是抑郁症患者。主题陡然一转——《这么“不爽”的人生,我们敢不敢悟?》

王君以三步,让孩子快速品味柳宗元的代表作:

展示几首《江雪》的英文翻译,看哪首译得最妙;

播放几支唱《江雪》的歌,看哪支唱得最好;

又拿出几幅画《江雪》的图,看那幅最贴近诗人心境……

咀之嚼之,孩子们直观地进入到柳宗元的精神世界,看到的是他与自然相互对峙而非融合的孤独姿态。这时候回过头再看苏轼的“空明”,也愈发能理解人生的“另一种段位”——旷达。

王君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总是巧妙赋予文本一个较高的主旨,让经典文字旧貌焕新颜,极快地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贴近孩子的生命发展。

如此丰富的素材,如此深入浅出的思考,到底是怎么办到的?王君老师表示,生活中到处都是素材,不是找不找得到,而是用不用心找。

即便课堂之外,她也始终保持着以语文思维看待世界,时刻把生活中的事物与经典文本结合起来。她有两句深刻的话:“优质的文本自身就是一种教学法”;“万事万物皆是文本”。

《更美语文课》王君著

我们的语文教师,

到底还差在哪些方面?

对于新课改,王君老师表示欢欣鼓舞,因为这其实也是多年来,她在语文教育的第一线所一直倡导与践行的。但改革的信号枪往往跑得比现实快,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否已经准备好前行?

提及语文教师队伍,王君老师谈了四点肺腑之言:

第一,大部分老师的视野与格局尚未放开。

60、70乃至80后出来的老师,“都是被应试教育绑着的一批人”,而且自己意识不到被绑着。思维方式,备课方式,讲课方式,都还延续着以前那一套,难以实现自我解放,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文化积淀不够。

“包括我自己,越教到后面,越觉得我们的文化积淀,语文学科本位的素养都是不够的——作为语文老师,真的是必须让自己成为一条大江大河,而且是永不枯竭的大江大河。”

语文老师是最需要时时刻刻都在学习的一个职业。她坦言自己如果哪天没读书,就会觉得自己这一天都白过了。

王君老师

文化积淀不够,将是致命的短板:无法在文本中看出东西,找出新意,遑论让文本走进孩子的心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三,太保守。

有些老师固执地要捍卫所谓“语文学科的本体”,比如不要丢掉传统的文字书写,不要干扰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这些都没问题,但不要把大千世界拒之门外。应该坦荡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老师教书的方式也一定要和孩子未来面对世界的方式、未来的生存方式同步。

王君一直有个理念,叫“素养打通,素材打通”:语文课堂的素养不光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历史素养,心理学素养,政治素养,甚至数理化素养,即多学科联合、多素养联通;

至于素材,只要是能够为语文所用,不论音乐、视频、网站……都可以拿来,把教室的墙“推开”,让课堂开放。要让学生以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去学习语文。“如果你看到的永远只是语文课本那点字,真的就是‘画地为牢’了。”

第四,老师自己活得不够丰富。

王君老师强调,作为老师,要在自己的条件之内,尽可能地活得无限丰富。“如果语文老师自己活得不够精彩,那么他的语文课也很难真正精彩。”

她最自豪的事情便是通过自己的生命状态,影响和改变了很多师生,“共同倡议,建立了一种活法,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方式。”

她是个长跑爱好者,每天不管多忙,至少都要跑5公里。在学校,课间短短的10分钟,跟学生们一起在走廊练习深蹲;工作之余节假日,也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跑步,一起健身。

王君老师生活照

此外,这么多年来,王君老师笔耕不辍,把写作当成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一部分,迄今已出版过24本专著,在杂志、媒体上的刊文从未间断……她也鼓励身边的老师一起读书写作,有十多位老师在她的帮助下,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在她眼里中,一个老师怎么活,他就会怎么教。活得青春灿烂,就教得青春灿烂;活得老气横秋,也就教得老气横秋。生命的状态即是课堂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与年纪无关。有白发苍苍的“青年”,也有青春洋溢的“老人”。

“课堂的迟暮衰朽,已经让长期身处一线的我们自己都忍无可忍了,追求‘青春’的课堂,也许是我们自我救赎的路径之一。”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更多国家特级语文老师(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