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元宵节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重大节日,所以人们常说“元宵胜春节”。那么,元宵节起源于何时,民间又有哪些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呢?2月5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记者采访了著名民俗学专家、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齐守成。
齐守成介绍说,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之,这一天被称为“上元节”。又因正月为农历元月,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这一夜又称“元夕”或“元宵”。西汉时,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到了东汉明帝时期,由于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家中都挂彩灯,可谓举国上下张灯结彩,官员士族与民同乐。从此,正月十五逐渐演变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元宵节也称“灯节”。伴随着时代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亦越来越浓,灯节持续的时间也从汉代一天,延长至明代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 *** 。至清代,又增加了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元宵花灯种类繁多,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智慧与技能。花灯或仿照事物形象编制成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
历代文人墨客描绘、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不胜枚举。其中,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清代姚元之的《咏元宵节》:“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等等,都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灯节之夜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清道光年间,姚元之任督察左督御史,其诗“四平街外月如霜”一句中的“四平街”即是指今天的沈阳中街。据齐守成讲,彼时沈阳,每逢元宵佳节,花灯似海,人如潮涌。节日期间,各路才艺人等聚集在沈阳中街、北市场等地,搭高台、设三官,耍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以此庆祝过去一年人寿年丰,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们生活更上一层楼。对此,姚元之曾赋诗云:“三官台前大街中,萧鼓清歌落半空。正是早春残雪里,诸花似树报年丰。”
元宵节除了赏花灯,另一项重要民俗就是吃元宵。正月十五这一天,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但都寓意“团团圆圆”,希望家人能够团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如今,沈阳市委、市 *** 十分重视市民节日文化生活,春节期间在沈阳北市场举办了皇寺庙会,白昼为市,夜间燃灯,龙飞凤舞,热闹非凡,规模之盛大前所未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众多沈阳市民及外地游客来此打卡,纷纷争睹沈阳民俗文化的风采。其间,沈阳北市场的皇寺庙会还与上海豫园的城隍庙会等一起登 *** 电视台,成为展示新时代沈阳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元宵佳节与立春节气紧密相连,人们在欢庆元宵佳节的气氛中迎来了2023年春天。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迎着春风,追随着春天的脚步,去探索,去努力,踔厉奋发,共同创造沈阳美好未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吕良德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