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罗盘颂(前左一)与龙岗居民组成的皆歌队。
极具代表性的龙岗皆歌词曲。龙岗融媒记者 尹萌 摄
巫云瑞(前右二)和皆歌队一起展示皆歌表演。钟致棠 摄
龙岗皆歌是在龙岗地区流行的一种客家山歌。它与赣南、粤东一带的山歌一脉相承,但又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两句标志性衬词:“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皆”者,都也,意为人皆可歌。凭借着衬词,皆歌成为易学好记、朗朗上口的山歌,在演唱过程中,常常是一人唱来众人和,人人能唱、人人爱唱,因此得到“皆歌”的美名。
2007年1月,龙岗皆歌录入深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唱歌仔来唱皆歌(衬词:金牡丹哪!)
龙岗皆歌像条河(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流水百年歌不尽(衬词:金牡丹哪!)
唱出人间好事多(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在龙岗,有这样一种独具龙岗风情的客家山歌,它就是龙岗皆歌。
龙岗皆歌四句一段,主歌词可以千变万化、信手拈来,两句衬词始终不变、反复唱颂。独特的结构中蕴藏着龙岗人的生活智慧。“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龙岗人都齐声唱和的衬词里,始终带着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浓浓企盼。
岁月遗珍:
数度起落难掩皆歌风采
龙岗皆歌始兴于清末民初,先是由民间表演队伍“八音仔”演唱,而后才逐渐流传到民间。在约百年的时间里几经兴衰,但始终是龙岗本土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1941年中秋夜,龙岗龙东村民丘锦容还是个14岁的毛头小伙子,他跟伙伴们一道前往老龙岗榕树头的山歌会上“凑热闹”,第一次听人唱皆歌。“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这两句衬词令他印象极为深刻。回到家中,他问起父亲丘锡昌,才知道那是皆歌。
据丘锡昌老先生回忆,皆歌一度是龙岗墟周边的“八音仔”的拿手好戏。“八音仔”是由乡间会唱歌、会弹奏的人组成的音乐表演队伍,专为周边富裕人家的婚宴、寿诞、添丁演唱助兴,也为70岁以上逝者的“喜丧”吹打。丘锡昌老先生的父亲就曾跟随“八音仔”队伍演出过,因而也会唱皆歌。由此看来,皆歌在清末民初时就颇为流行。
但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战乱,民不聊生,婚丧嫁娶中请“八音仔”表演的人家越来越少,皆歌也一度少有耳闻。
但皆歌独特的艺术形式,注定了它能够一鸣惊人。在1941年以后,随着榕树头山歌会的兴起,它也在龙岗再度流行。据龙岗新生社区居民刘东老先生回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龙岗皆歌唱得尤为火热,广场上常有皆歌节目演出,台上演员一开腔,台下观众便一齐唱和,“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气氛十分热烈。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受“文革”影响,皆歌被当作“靡靡之音”,无人敢唱。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龙岗人又重拾热情。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住在龙岗老街一带的刘瑞芳回忆,每到八九月,夜夜都有人在街头唱皆歌。老人们习惯吃完饭就搬张凳子坐在街边,随口唱着“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这两句衬词就这样刻在了龙岗客家人的记忆里。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到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皆歌等客家山歌日益边缘化,所幸有一批皆歌爱好者口口相传。2000年以来,在 *** 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保护下,皆歌的传承工作才正式开展起来。
数度起落,难掩龙岗皆歌风采。凭借着独具特色的龙岗皆歌,龙岗在客家山歌“圈内”始终有一席之地。早在1954年,龙岗就承办过山歌擂台赛,到了1958年中秋节,更有龙岗镇塘唇巷群众自发组织“驳唱山歌会”,热闹非凡。1978年中秋夜,龙岗文化站在龙岗墟灯光球场组织了一场千人山歌会,吸引了周边镇村及外县山歌手来驳唱,你方唱罢我登场,足足唱了一个月,龙岗皆歌大放异彩,就连外地山歌手也忍不住跟着唱和。2003年,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在龙岗举办,龙岗皆歌也登台亮相,用别具一格的山歌展示出客家韵味、龙岗风情。
独具特色:
两句衬词展示龙岗风情
曾经,皆歌唱田园风光、唱辛苦耕作;如今,皆歌唱现代都市、唱幸福生活。与时俱进的主歌词配上流传百年的固定衬词,变化的是龙岗人越来越美满的生活,不变的是龙岗人对幸福生活的盼望与追求。
龙岗皆歌一般四句一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每句后半部分带有固定的衬词。其中第一、第三句的衬词为:“金牡丹哪!”,第二、第四句的衬词为:“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例如:
阿哥有心妹有意(衬词:金牡丹哪!)
唔怕山高水又深(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山高妹会来开路(衬词:金牡丹哪!)
水深哥造船载人(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皆歌的衬词虽固定,但主歌词却往往是即兴创作的,看似随意,却需要扎实的客家文化底蕴和一定的文字功底,需要同时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的说法,唱起来才能朗朗上口。因为它内容多变的特点,尤其适合随口唱和,有的皆歌爱好者一生可能创作成百上千首皆歌,但很少会写下来,因此较难完整流传后世。
透过少量流传下来的“老歌”,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时龙岗一带人们的生活图景。例如,解放初期龙岗河河水丰盈,可通小船,常有人撑船到龙岗墟,所以就有一首《河畔情歌》传唱甚广:
一条竹篙长又长(衬词:金牡丹哪!)
阿妹撑船到龙岗(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山好水好人又好(衬词:金牡丹哪!)
拣只阿哥做情郎(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龙岗街道公共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黄伟从事皆歌保护工作多年,他认为,从这首皆歌里,就能够找到皆歌一度风靡的“秘诀”。首先是贴近本地人生活的歌词,很容易引起共鸣。其次它固定的衬词易学好记,一人唱起很容易引起群声和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到现在,龙岗墟一带四五十岁以上的本地人,大多都还记得这两句衬词。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起个头,人人都能跟着唱。这便让“皆歌”二字名不虚传。
龙岗皆歌虽然基本一个曲调、两段衬词,但根据内容和情绪的变化,既可以欢快激昂,又可以低沉伤感,这一特点令其在民间婚丧嫁娶中都有运用,在现代艺术表演中也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半夜鸡叫》《歌唱蔡娇娘》《清水河边看鸳鸯》等龙岗皆歌作品先后走出龙岗,走上省级舞台。2003年,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团根据龙岗皆歌创作的《客家妹嫁老公》歌舞尤其成功。告别亲人时的哀怨愁苦、出嫁时的欢快喜悦、抢逗新娘时的幽默诙谐……均能通过龙岗皆歌充分展现。该节目在2003年获得深圳市第六届“鹏城金秋”艺术节汇演优秀节目奖,在2004年获得“中国梅州首届国际山歌节”金奖。
曲折传承:
客家儿女坚持继承与创新
龙岗皆歌主歌词应时而变、即兴创作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不断创新,但也为传承增加了难度。可喜的是,近年来, *** 部门已经开始有计划地保护和传承,为皆歌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2000年以前,龙岗皆歌的传承工作几乎仅靠民间皆歌爱好者口口相传,许多都是父传子、子传孙,如丘锦容一家。近年来颇有名气的皆歌爱好者还有刘东、罗观球、邓维新等,但最具影响力的要数龙岗皆歌传承人罗盘颂。
在龙岗区委区 *** 、龙岗街道的支持下,罗盘颂经常走上舞台、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表演皆歌,让这种独具龙岗特色的艺术形式频频走进大众视野。2003年,他参与了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团歌舞《客家妹嫁老公》的编排。来到龙岗参观、旅行的国内外客人当中,有不少曾在龙园、鹤湖新居见到过罗盘颂,他常穿着客家服饰,或打起快板,或扬声清唱,虽年及古稀,仍意气风发。幽默风趣的歌词信手拈来,甚至还用客家话夹杂着英文一路欢歌。他还经常邀请中外游客一同唱起皆歌,用体验式表演推广龙岗传统艺术。
2008年,皆歌传承工作开启了新的局面,在区、街道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皆歌走进龙岗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加入到唱皆歌、写皆歌、演皆歌的活动中来。该校邀请罗盘颂授课,新生入学后立刻开始学习,有特长、兴趣浓厚的,还可加入山歌队,在龙岗中学建校周年庆、科技节、社团展演等重大活动中亮相。
龙岗中学曾邀请赖房千等名家作词,师生们也动笔创作,为皆歌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其中一首《我是幸福读书郎》尤其受到师生们喜爱,成为一代代龙岗中学学子的青春记忆:
我是幸福读书郎(衬词:金牡丹哪!)
阳光大道上学堂(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生在盛世好时代(衬词:金牡丹哪!)
未来栋梁在成长(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平台,传承本土文化,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龙岗皆歌已经成为初中生活的一个符号,带着这份记忆,他们对龙岗文化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龙岗中学音乐教师罗卡君看来,皆歌是历史留给龙岗人的财富,传承皆歌则是龙岗音乐教师和龙岗学子的使命。
除了走进校园,龙岗区还在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专门设置了龙岗皆歌传习室,邀请皆歌传承人在这里教龙岗少年学皆歌。客家民俗博物馆还组织青少年成立了客家山歌表演队,向国内外来宾展示皆歌。
2019年,罗盘颂过世,龙岗街道五联社区居民巫云瑞接过了传承龙岗皆歌的重任。他经常走访粤东地区和香港等地,每到一处,都会留心收集山歌词曲,也将龙岗皆歌带到海内外其他城市。目前,巫云瑞在深圳龙岗、东莞凤岗等地都组织了客家山歌队,他还走进龙岗区盛平小学,教娃娃们唱龙岗皆歌。在盛平小学,许多来自外地的“新龙岗娃”也用不甚流利的客家话唱起了龙岗皆歌,他们为古老的龙岗歌谣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孩子们喜欢,家长们也很支持,传承传统文化,是新老客家人共同的心愿。”
看似通俗浅显的龙岗皆歌却蕴藏着龙岗人的历史和智慧。龙岗皆歌的曲调里,烙印着客家人迁徙的足迹;龙岗皆歌的歌词里,描绘了龙岗人生活的画卷;龙岗皆歌的结构中,蕴藏着龙岗人的人生哲学和文艺情趣。在龙岗代代传承、不断创新的皆歌,继承了山歌的韵味,更展现了新龙岗的独特风情。
乡愁故事
罗盘颂的皆歌情
据罗盘颂生前口述,他与皆歌的故事始于1953年。那一年他只有6岁,一位叔公编箩筐时的哼唱引起了他的注意。一直到年过花甲,他还记得那段皆歌:“丹竹一条直笔笔,金牡丹哪!破成竹笏把箩织,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竹箩担谷转屋卡,金牡丹哪!煮饭食饱肚哔哔,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
叔公把皆歌融入到自己的劳动中,巧妙地串起了现实与艺术,自得其乐地唱出了生活的旋律。这样的画面让年幼的罗盘颂大感叹服,立刻在叔公的指引下,结合自己手中的“活计”,用皆歌唱起了制作客家陀螺的过程。就在那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罗盘颂找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音符”。
1967年到2007年,罗盘颂历任龙岗中学教师、宝安县文化局文艺队创作员、龙岗文化企业龙园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一直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和传承龙岗皆歌。尤其是2007年退休后,他更是全心扑在皆歌传承工作中,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演出,并定期到学校指导教学。
2008年到2019年,罗盘颂一直是龙岗中学的指导老师。提起他对龙岗皆歌的热爱和对传承事业的坚守,该校年轻教师们无不赞叹。“学校邀请罗盘颂老师来上课,他是逢请必来,也不肯让学校派车接,总是自己踩着一辆自行车,准时到场。”
孩子们也很喜欢罗盘颂爷爷,因为他虽然年纪大,却不是“老古董”,经常结合当下流行的事物唱作,赋予了龙岗皆歌许多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同时,他举止儒雅,一身书卷气,课堂上很会调动气氛,在他的身边,往往欢声笑语不断。他常说:“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让皆歌呼吸新空气,增强时代感和适应度,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喜爱皆歌,传承皆歌。”
2019年,罗盘颂过世,享年72岁。斯人已去,但他身上那龙岗皆歌传承人的热情与执着,永不褪色。
来源:龙岗融媒
龙岗融媒编辑:孙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