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项英和陈毅率部队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1936年9月,蒋介石调集嫡系部队第四十六师,对赣粤边游击队进行第二次大“清剿”,步步进逼游击队根据地。陈毅进入革命生涯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刻。
主力红军从苏区转移
那时,陈毅住在离大余县城约15公里的梅岭的一个山沟里。一天下午,原来被派到敌军做兵运工作的陈海送了张纸条说,中央派人带来了重要指示,要负责同志到大余县城去接头。没想到,此行让陈毅经历了一场生死劫。
陈毅
陈毅抵达大余县城时,才得知陈海已叛变。当他返回梅岭时,叛徒陈海已经把告密信送出,项英、陈毅的驻地迅速被敌人包围。敌人以5个营的兵力在梅岭搜索,为躲避搜查,陈毅和战友果断地昼伏草丛,夜里转移,与敌人周旋。
一连20多天,游击队丝毫不敢动烟火,也没有粮食可吃,只能嚼野果和野菜充饥。一天,陈毅蛰伏在草莽中,旧伤隐隐作痛,胃病重新复发。焦虑中,陈毅突然诗思泉涌,顷刻之间,把十几天的诗句联接成章,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然而,陈毅留下“绝笔”的当天,敌人并没有进山搜查,直到第二天,山里都十分平静。原来这一天,正是1936年的12月12日。
这一天中国出了一件大事:蒋介石在西安被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抓了起来, *** 急忙从游击区周围撤走。所以,陈毅因为西安事变大难不死,他临危不乱的大将之风和诗人的美名也很快在我军当中传颂开来。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前往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第二天,新四军在陈家祠堂的军部大礼堂,为周恩来举办了一场欢迎晚会。晚会气氛活跃,热闹非凡。从江南前线回来的陈毅也被拉上台唱歌。
皖南新四军军部
陈毅从容不迫地用法语高唱一曲《马赛曲》,迎接周恩来这位与他一起留法勤工俭学的老同学、老战友。激昂慷慨的歌声以及战士们的掌声,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 *** 。
陈毅嘹亮的歌声,让在场的许多新四军战士都非常感慨地说,也想有一支自己的《马赛曲》——新四军需要一支自己的军歌!这一提议很快就被采纳。
*** 曾经说过:“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爽直。”所以当周恩来建议让陈毅为新四军军歌作词之后,大家都觉得他是最合适的人选。陈毅也是当仁不让,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周恩来与皖南新四军合影
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尽管战务繁忙,陈毅仍利用作战间隙抓紧对歌词进行构思。他在歌词中写到:
光荣的北伐行列中,曾记着我们的威名。
我们继承着革命者受难的精神,在南国的罗霄山,锻炼成为钢铁的孤军。这里有革命的反帝的歌声烂漫,飘扬海外,散播农村,我们送出了抗日先遣的万里长征,我们留下来坚持斗争,招引那民族再团结,雄鸡破晓,伟大的抗日之声。
八年抗战,新四军共抗击日军16万人,占侵华日军总数的22%,抗击伪军23万人,占伪军总数的23%,在华中敌后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八年间,新四军进行了两万四千余次战斗,毙伤俘日伪军47万多人,自身也付出了伤亡8.2万余人的重大牺牲。而这支《新四军军歌》雄壮激昂的歌声,汇成强大的声浪,响彻华北、华中的战场,一直陪伴着这支铁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新四军演艺队吹奏新四军军歌
当年陈毅写下的这段词,并不是我们后来传唱的新四军军歌歌词。而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四军军歌词作者的表述都存在着争议,一种说是“陈毅词”,而另一种说法是“集体改词陈毅执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敬请收看今晚(10月23日)20:00CCTV-4《国家记忆》之《歌声里的记忆 新四军军歌》。
文字&编辑:温馨 主编: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