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17岁冠心病的早期症状(17岁冠心病怎么引起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17岁冠心病的早期症状(17岁冠心病怎么引起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7岁冠心病的早期症状(17岁冠心病怎么引起的)

本篇开始,连续4期讲1987-1990中国经济第八次波动中的价格闯关,本期介绍第1期,价格双轨制的出现(共2566字,阅读需18分钟)。

01

农村改革

价格出现“双轨制”

中国经济出现双轨制,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

农村价格“双轨制”起源于农产品提价。1978年为了逐步缩小工业、农业“剪刀差”,对工农产品价格进行了测算。结果是:

我国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约为25%~30%。

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约为15%~20%。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同国际上比较明显偏低。1976年的收购价格:每百公斤小麦,西欧各国13.20~19.90美元,美国、加拿大为10.50~12.10美元,我国为8.22美元;玉米收购价,美国9.10~10美元,我国5.56美元。

当时,各方对提高农产品价格看法并不一致,有些部门还持有异议。

有人认为“农产品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为了稳定物价,不宜提高农产品价格”。

有人建议“应采取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为主、提高农产品收购价为辅的方针,国家少吃亏,农民也满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粮食统购价格从1976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油料、糖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也要分情况,逐步提高。”

粮食收购价格形成统购价、超购价,“双轨制”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随后又出现市场价格。

02

工业改革

价格“双轨制”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始于鼓励石油增产。

1981年,为了解决原油产量长期徘徊局面,参考当时农村包干取得的成绩,国务院批准石油工业部1亿吨产量包干,完成包干后的原油,按当时的国际价格在国内销售,也可以出口。

1982年,大庆油田超产原油在国内每吨644元,其他油田按胜利油田超产每吨532元出售,而当时这两大油田在计划内生产定价每吨100元。

1983年,为了缓和国内成品油供不应求的矛盾,允许部分出口原油“以出顶进”。国内生产成品油,按照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内销售,出现了成品油的双轨价格。

同年,国家为了 *** 统配煤矿增加煤炭生产,对22个矿务局超核定额的煤炭,增加25%~50%定价,煤炭也出现双轨价格。

1984年,为搞活企业,改变国家对生产资料价格管得过死问题,给了企业部分产品销售、定价权力。企业自销产品不得高于国家定价20%。

由于当时市场上许多商品供不应求,成交价往往超过20%。有的中介,以高于国家定价20%从工厂购进,再以高价卖出牟取差价暴利。

国务院研究后认为,与其让中间环节抬价牟利,不如让生产企业直接卖高价得到好处,于1985年取消了加价20%的限制。

随后,价格双轨制迅速扩张到所有产品,按市场价格销售比重越来越大。

与生产资料“双轨制”相随,大量生活资料、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也出现了价格“双轨制”。

1984年后,物价改革时快时慢,但每次物价改革,就会引发一轮搭车涨价之风,国家对少数商品调价,演变成了几乎所有商品涨价。于是,国家开始对某些紧俏商品采取“双轨制”,即一部分在计划内以较低价格出售,其余部分在计划外以较高价格出售。

于是,票证再一次大行其道。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双轨”,一直持续到1992年以后。而农产品的价格“双轨”,持续时间则更长。

价格“双轨制”对 *** 生产,搞活流通,逐步理顺价格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种渐进的改革产物。

“双轨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打开一个缺口,使计划外的生产资料进入市场调节轨道,并通过市场调节价格,局部地协调了国家、企业、个人经济利益关系。有了“双轨制”这个桥梁,由官定价格过渡到市场价格,整体比较平稳。

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对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因为在计划体制外的乡镇企业,理论上是不可能拿到国家计划分配的生产资料。

03

“全面好”

“四过一乱”

价格“双轨制”,在 *** 生产同时,又因滋生 *** 而遭人诟病。1988、1989年,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大量“官倒”“卖批文”等现象出现,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甚至引起了社会动荡。

1987年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1985年,全年货币投放速度明显低于1986年。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矛盾并未解决。

其一,社会总需求、供给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形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局面,引发了严重通货膨胀。

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过热状态,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消费基金过度增长,连续4年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供需差1983年为4.7%,1987年扩大到13.6%。

为了适应不断膨胀的投资、消费需求,货币增长一般高于经济增长。1987年底,货币流通量已达1454亿元,比1983年增长了174%。货币超发带动物价普遍上升。1987年在没有大的改革措施情况下,全国商品零售物价连续3年爬升,年均上升了7.3%。

而上涨最快的是食品价格,肉禽蛋类为16.5%,鲜菜类为17.7%,这对普通家庭生活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1987年成为第二个物价上涨高峰年。

其二,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重新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1986、1987年,工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6.5%;而农业增长速度则大幅度跌落,分别只有3.5%和4.7%,其中粮食仅增长2.8%。人均粮食由1984年的395.5公斤下降到1987年的376公斤,下降了5%,我国粮食再次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

其三,经济秩序紊乱,国家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能力减弱。

在经济管理体制过渡阶段,市场调节、行政调节界限模糊,加之缺乏监督,对利益的追求促使部门、企业、个人钻头觅缝“寻租”权力。

凭借谋取“双轨制”在通货膨胀下的巨大差价。各种“官倒”、依附于“官倒”的“私倒”,短期内聚敛巨额财富,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据估计,“双轨制”下每年的价差、利差、汇差总额达2000亿~35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30%。

上述状况被称为“四过一乱”,即过旺的社会需求,过快的工业发展速度,过多的信贷和货币投放,过高的物价涨幅,混乱的经济秩序。

针对“四过一乱”,1987年计划会议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采取“收紧财政和信贷,控制需求,稳定物价,保持经济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当时,以薛暮桥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不能靠通货膨胀来维持高速增长,也不可能在通货膨胀下理顺价格。提出了“釜底抽薪”观点,建议用3年时间压缩基建投资,降低货币发行量,消化隐性通胀,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理顺价格,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

预告:下一篇,1987-1990第八次波动,价格闯关(2)—真正的“惊心动魄”。

更多17岁冠心病的早期症状(17岁冠心病怎么引起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