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核电科学家詹文龙,中国核电科学家排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核电科学家詹文龙,中国核电科学家排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核电科学家詹文龙,中国核电科学家排名

1964年

在新疆罗布泊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人们记住了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

但是很少有人听过

这背后还有这样一位奇女子

一次次从零开始

为国家隐姓埋名30多年

用“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

她是王承书

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

1

“不可多得的人才”

1912年

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

当同龄人都在吟诗作画时

她却沉浸在

数学、物理的领域中不可自拔

1930年

王承书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

作为全班唯一的女性

她的成绩超过了所有人

1934年

王承书以全系第一的成绩毕业

并获得学校最高荣誉

“斐托斐”名誉学位

两年后

又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

在这里

她遇到了一辈子的知音伴侣

——张文裕

1941年

王承书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

丈夫张文裕辞去国内工作

陪她前往美国学习

王承书师从

国际物理学权威教授乌伦贝克

开始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研究

留美期间

凭借极强的数学天分

她提出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

轰动世界

这一观点至今仍在沿用

导师评价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承书让西方科学界深信

只要她能坚持下去

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她却放弃了这条道路

于1956年回到了祖国

和她一起回来的

还有装满300多个包裹的书籍和笔记

2

“我的事业在中国”

王承书虽然在外求学

但心系中国

一直关注着国内的情况

渴望学成之后报效祖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王承书本打算和丈夫张文裕

立即回国

但是由于有孕在身

只得推迟了归国时间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

中美关系也出现恶化

热爱祖国的中国学者不仅归国受阻

还面临着受到迫害的危险

众所周知

在钱学森计划回国时

时任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发布声明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

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

也不能让他离开”

和钱学森同志一样

当时有一大批爱国科学家

受到美国 *** 的迫害

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这其中就包括王承书

1956年

王承书和张文裕终于实现了

回国的心愿

王承书目光坚定地说

“虽然中国穷

进行科研的条件差

但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

我要亲自参加到创造条件的行列中

我的事业在中国”

她坚信

只有 *** 才能带领中国强起来

自己也要出一份力!

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一定将党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竭尽所能

最好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3

一生的三次“我愿意”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回国后,她在笔记中写下

“1956年10月6日是我难忘的一天

在离别了十五年的祖国国境上

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

心里说不出的兴奋

我要为国家做贡献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1958年

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

聚变能被认为

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也称人造太阳

但当时这一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

也是王承书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

对46岁专业已经定型的她而言

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

面对钱三强的邀请

王承书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

钱三强与王承书

我改行了比别人损失要小

随着国家原子弹的研制

进入攻坚期

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

却进展缓慢

如果将原子弹赋予生命

那么高浓铀就是其体内流动的血液

1961年3月

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

希望她负责高浓铀研制

这一次

王承书再次说出“我愿意!”

王承书后来曾对人说:

年近半百,转行搞一项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一想,当时谁干都不容易,何况我在回国之前就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

“我改行了比别人损失要小

既然都是从头做起

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也能做”

第二次选择

仍是短短三个字“我愿意”

然而,这次的选择意味着

她要从此隐姓埋名

王承书告别丈夫和孩子

悄悄来到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

那时党中央决定第一颗原子弹

要在国庆十五周年前后爆炸

作为原子弹燃料的浓缩铀当然是重中之重

进展缓慢

当时铀炼厂的状况可谓惨不忍睹

苏联为中国提供的铀提炼厂还没有建成

就撤走专家、带走图纸

设备被丢弃在大西北的荒原之中了

几乎成为了一堆废铁

这一切都需要王承书

和她的同事们“起死回生”

1963年底,高浓铀投入生产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指日可待

一个浓缩铀样本

1964年1月14日

504厂成功取得

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

为原子弹爆炸

提供最根本的燃料保证

以身许国,三十年如一日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掌握高浓铀研制技术的国家

王承书带领团队交付产品的时间

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人

终于等到了那一声东方巨响

而此时的王承书面对的

却是继续地隐姓埋名

从事核事业研究

这是钱三强向她发出的第三次邀请

这一次

她坚定地说出了第三个“我愿意”

在她笔记的扉页里

有一张已经发黄的字条

上面写道

“在无论任何条件下

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

将我的身心献给党

由于长期操劳

晚年的王承书患上眼疾

但她却以浪费为由

拒绝昂贵进口药的治疗

因为保密的原因

王承书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王承书收到病危通知时

她留下遗嘱

将自己一生积蓄的十万元

一分不剩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

并且把遗体捐给医院研究

书籍和笔记留给科研工作

去世前她在寄给学生的信里写道:

“我一生平淡无奇,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贡献,谁又没有贡献?而且为国家做贡献,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何况是一个 *** 员。

将我的身心献给党,为共产主义,为解放全人类的光荣伟大事业,奋斗到底。

我愿意!

我愿意!

我愿意!

在新中国崛起之路上

有无数像王承书这样的无名英雄

向王承书致敬

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更多中国核电科学家詹文龙,中国核电科学家排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